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344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所述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重力坝底部的导流底孔;一期横向围堰,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支流上,二期横向围堰,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上,纵向围堰,其上游端设置在主河流与支流的交叉岸坡处,以及导流明渠;所述导流明渠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与支流两条河流,使导流明渠在重力坝分期施工期间实现双向过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Construction diversion structure of gravity d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diversion structure of a gravity dam. The dam construction diversion structure including diversion tunnel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of the dam; a transverse cofferdam,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ributaries of the gravity dam, two transverse cofferdam, the main river in the upstream of the dam on the upstream cofferdam, cross slope at the end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River and tributaries, and diversion open channel; main rivers and tributarie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dam diversion channel communicated with the two rivers, the diversion channel in gravity dam during construction stage to achieve two-way flow.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
本技术为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坝址位于河流交汇部位的山区小型重力坝工程。
技术介绍
坝址位于河道交汇部位的重力坝施工一般采用分期导流,以分二期施工为主。导流明渠布置一般利用垭口、溪沟以及旧河道等进行导流,明渠布置需衔接进水和出流水流,采用以上要求明渠的不足之处在于导流明渠仅为单向过流,作为一期重力坝施工导流,二期施工时已经废弃,无法重复利用,为保证重力坝二期施工,河道来水均由另一侧已施工完成的一期重力坝底孔过流,此时需在二期重力坝上游修筑较大型围堰,施工工程量大且工期损失较多,同时,一般二期重力坝施工完成后场内施工道路已拆除或已淹没,不利于二期围堰拆除后出渣。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210449599.8公开了一种宽河床坝式水电站导流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a、在河道一侧先修筑导流建筑物;b、修建导流建筑物同时,在河道另一侧河床进行临时围堰施工;c、待临时围堰施工完成后,临时围堰与河岸围成基坑抽排水,进行重力坝的施工;d、导流建筑物具备过流条件后,延伸临时围堰上游段和下游段至河道对岸,形成上游主围堰和下游主围堰;e、对上游主围堰和下游主围堰之间基坑进行抽排水形成干地施工环境;f、上游主围堰和下游主围堰之间进行重力坝或厂房的全面施工。该专利适用于宽河床坝式水电站采用分期导流方式布置的枢纽布置设计及施工,不能适用坝址位于河道交汇部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的导流明渠双向流通,重力坝一、二期施工期间该导流明渠结合下游两侧河流内(主河流与支流)分期修筑的横向围堰可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由此可以极大地降低施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设置在重力坝底部的导流底孔;一期横向围堰,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支流上,二期横向围堰,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上,纵向围堰,其上游端设置在主河流与支流的交叉岸坡处,以及导流明渠;所述导流明渠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与支流两条河流,使导流明渠在重力坝分期施工期间实现双向过流。本技术的施工围堰修筑于紧邻导流明渠的下游河流内,围堰填筑工程量显著降低,也便于后期施工完成后拆除。采用该施工导流结构不仅可以简化前期临时工程施工程序,加快工程施工速度,同时有利于后期横向围堰拆除,降低施工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导流明渠的进出口紧邻所述一期横向围堰和二期横向围堰。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明渠开挖成型的坡度为平坡。优选所述导流明渠的边坡坡比为1:0.3-1:1.0。更优选所述导流明渠的边坡坡比为1:0.4-1:0.6。优选地,所述导流明渠的横断面为梯形断面、矩形断面或复式断面。优选地,所述一期横向围堰和二期横向围堰的堰顶高于正常水位0.5m以上。根据本技术的两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纵向围堰的下游端直接与重力坝的导墙相连,或纵向围堰的下游端通过导墙与重力坝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纵向围堰的下游端直接与重力坝相连。由此,导流明渠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与支流两条河流,在重力坝施工期间,分别于明渠进出口处分期填筑横向围堰,改变水流方向,使明渠在重力坝分期施工期间双向过流(导流明渠内水流在重力坝一期基坑施工期间由支流流向主河流,二期基坑施工期间由主河流流入支流),同时与已填筑的上游端位于主河流与支流交叉岸坡处的纵向围堰(导墙)相配合以保证重力坝左右岸基坑干地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已有的施工导流结构相比,本技术结合工程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在重力坝一、二期施工期间导流明渠结合下游两侧河道内分期修筑的围堰可以达到双向过流的目的,同时施工围堰修筑于紧邻明渠的下游河流内,围堰填筑工程量降低。采用该施工方法不仅可以简化前期临时工程施工程序,加快工程施工速度,极大的降低临时工程施工成本,并且有利于后期围堰拆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典型导流结构示意图(坝址位于两河交汇处下游);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典型导流结构示意图(坝址位于两河交汇处);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典型导流结构示意图(坝址位于两河交汇处上游)。在图中:1-导流底孔;2-导墙;3-纵向围堰;4-一期横向围堰;5-二期横向围堰;6-导流明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如图1-3所示,使导流明渠在重力坝施工期间可以双向过流,此方法可大幅度降低导流工程施工工程量,同时便于后期围堰拆除,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简化临时工程施工内容,缩短工期的目的。所述导流明渠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两条河流(主河流与支流),在重力坝施工期间,分别于导流明渠出口下游填筑一期及二期横向围堰,改变渠内水流方向(导流明渠内水流在重力坝一期施工期间由支流流向主河流,二期施工期间由主河流流入支流),同时与已填筑的上游端位于主河流与支流交叉岸坡处的纵向围堰相配合,以保证重力坝左右岸基坑内干地施工;所述导流明渠纵向开挖成型坡度为平坡(或接近平坡,纵向坡度≈0);所述围堰可采用编织袋装开挖弃渣堆筑的小型粘土心墙围堰形式(4、5级建筑物),堰顶高于明渠设计水位0.5m以上。本技术适用于坝址位于河流交汇部位的山区小型重力坝工程。本技术的布置要点如下:一、导流明渠布置导流明渠需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与支流两条河流,导流明渠纵向开挖成型坡度为平坡(或接近平坡,纵向坡度≈0)。二、围堰布置横向围堰布置于导流明渠进口下游,尽可能接近导流明渠进出口部位,纵向围堰上游端位于主河流与支流的交叉岸坡处,明渠开挖深度大于导流明渠设计水位0.5m以上,围堰采用编织袋装开挖石渣堆筑的小型粘土心墙围堰(4、5级建筑物),堰顶高于导流设计水位0.5m以上。三、导流明渠断面形式选择及导流设计水位计算明渠的断面形式一般选择梯形断面,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即边坡稳定要求)还可选择矩形及复式断面。对于该梯形导流明渠,水深采用下式迭代计算:式中hkm—临界水深比,hkm=hk/b;hk—临界水深;b—明渠底宽;m—断面边坡系数;Q—导流设计流量。对于平坡明渠,水深采用hk,上式hkm初值用1.0带入,通过2~3次迭代即可得结果。由此确定导流明渠深度及围堰高度h(明渠坡顶及围堰堰顶均高于明渠设计水位0.5m):h=hk+0.5;导流明渠边坡的坡比按照地形及地质条件选定,取值为1:0.3-1:1.0。施工时段安排如下:S1、导流明渠6在重力坝一期施工开始之前开挖;S2、纵向围堰3在重力坝一期施工前填筑修筑完成;S3、重力坝主体施工前于支流内导流明渠6进出口下游尽可能靠近导流明渠进出口处修筑一期横向围堰4,使支流内水流由导流明渠6进入主河流,通过重力坝未施工区,保证重力坝一期基坑内干地施工;S4、重力坝一期施工完成且导流底孔1具备通水条件后,拆除一期施工围堰,同时在主河流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重力坝底部的导流底孔(1);一期横向围堰(4),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支流上,二期横向围堰(5),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上,纵向围堰(3),其上游端设置在主河流与支流的交叉岸坡处,以及导流明渠(6);所述导流明渠(6)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与支流两条河流,使导流明渠(6)在重力坝分期施工期间实现双向过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重力坝底部的导流底孔(1);一期横向围堰(4),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支流上,二期横向围堰(5),其设置在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上,纵向围堰(3),其上游端设置在主河流与支流的交叉岸坡处,以及导流明渠(6);所述导流明渠(6)连通重力坝上游的主河流与支流两条河流,使导流明渠(6)在重力坝分期施工期间实现双向过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明渠(6)的进出口紧邻所述一期横向围堰(4)和二期横向围堰(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明渠(6)开挖成型的坡度为平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明渠(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军刘磊陈维超贾旭熊曙梅程亮胡旦赵清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