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334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2:38
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测力支座,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端之间的距离为弹性可变的,其包括:底盆,具有底壁和侧壁,以及二者围成的容置空间,底壁构成第一端;弹性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底盆的底壁,其外侧壁与底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变形空间;力扩散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弹性板的左端面;负荷传感器,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力扩散板的左端面;衬板,右端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负荷传感器的左端面,左端伸出底盆的容置空间;减摩板,右端面固定于衬板的左端面;以及顶撑板,其右端面抵顶减摩板的左端面,其左端面构成第二端。本案还提供一种大承载力和大弹性变形量的防撞击支座。

Horizontal collision bump resilient support

A horizontal anti-collision high elastic force bearing, which ha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elastic variabl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basin, having a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surrounded as well as the two holding space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end; elastic plate, bottom bas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bottom wall of the basin at the top and bottom, a deformation space between the medial wall of the outer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basin; the stress diffusion plate, a bottom basin containing space, the right end against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top plate; the load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asin, containing space. The left end of the right end butting force diffusion plate; lining plate, the right end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of the bottom basin, the right end against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top load sensor, left out of the bottom basin containing space; the antifriction plate, the right end is fix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lining board and the supporting board, The right end faces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anti friction plate, and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friction plate is composed of second ends. The case also provides an anti-collision bearing with large bearing capacity and large elastic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支座,特别是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主要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的水平向防撞击。
技术介绍
随着桥梁的设计与建设技术的发展,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的跨越能力越来越大,一些已建成的跨海悬索大桥的跨度甚至已超过了1公里。其中,以大跨度的悬索桥为例,其梁部采用的是重量较轻的钢结构,而支承悬索的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满足温度升高时梁伸长的需要,梁与塔柱之间还需要留出一定的间隙。由于此间隙的存在,梁在水平风力等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横桥向弯曲变形而撞击塔柱,为了防止撞击,需要在梁与塔柱之间设置大承载力、同时具有大弹性变形量的弹性支座。而所需要的弹性支座的承载力与桥的跨度有关,最大可达千吨以上,需要的弹性变形量可能超过20mm。如此大的承载力,同时又要求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是弹性支座设计的困难所在。目前,有一些承载力较小的高弹性支座采用过蝶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尽管将多个蝶型弹簧拼装起来可以提高其整体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量,但是,由于蝶型弹簧的这些特点:单个蝶型弹簧承载力小,弹性变形量也小,如直径250mm的蝶型弹簧,其承载力只有25吨左右,弹性变形量也很小,若要获得一个承载力超千吨、弹性变形量超过20mm的高弹性支座,需要将很多个蝶型弹簧拼装起来,会使得拼装后的尺寸很大而无法安装、结构会很复杂,造价也将很高,因此是不可行的。综上所述,目前尚没有既具有大的承载力,又具有大的弹性变形量的弹性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和更大的弹性变形量,且其结构简单、稳定、体积更小。(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测力支座,其具有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和相对可动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弹性可变的,其包括:底盆,具有底壁和侧壁,以及二者围成的容置空间,底壁构成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弹性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底盆的底壁,其外侧壁与底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供弹性板变形的变形空间;力扩散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弹性板的左端面;负荷传感器,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力扩散板的左端面;衬板,右端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负荷传感器的左端面,左端伸出底盆的容置空间;减摩板,右端面固定于衬板的左端面;以及顶撑板,其右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顶减摩板的左端面,其左端面构成相对可动的第二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底盆的底壁外周延伸有外凸缘,供安装第一端;和/或顶撑板的外周侧设有安装孔,供安装第二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变形空间为设于底盆的内侧壁的凹槽。凹槽优选为口大底小的梯形槽。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凹槽为部分环槽或整体环槽。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凹槽与底盆的底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衬板的右端面设有第一凹槽,负荷传感器的左端嵌设于第一凹槽中。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衬板的左端面设有第二凹槽,减摩板的右端嵌设于第二凹槽中。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顶撑板与减摩板之间还设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左端面与顶撑板固定连接,右端面与减摩板之间抵顶连接。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底盆、力扩散板、衬板和/或顶撑板为钢材质,弹性板为橡胶或聚氨酯材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弹性板、力扩散板和/或衬板的外周壁与底盆的容置空间的内周壁之间抵顶接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具有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和相对可动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弹性可变的,其包括:底盆,具有底壁和侧壁,以及二者围成的容置空间,底壁构成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弹性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底盆的底壁,其外侧壁与底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供弹性板变形的变形空间;衬板,右端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弹性板的左端面,左端伸出底盆的容置空间;减摩板,右端面固定于衬板的左端面;以及顶撑板,其右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顶减摩板的左端面,其左端面构成相对可动的第二端。较佳的,衬板的右端面平面抵顶弹性板的左端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测力支座,其可以由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结构物(如斜拉桥或悬索桥的塔柱),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结构物(如斜拉桥或悬索桥的梁部),预压缩于二者之间,当梁部发生纵向延伸(如日照等原因引起的热胀)时,顶撑板和衬板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并始终保持塔柱对梁部的弹性水平支撑,当梁部发生横向偏移(如单侧日照引起的单侧热胀延伸会导致梁部的弯曲,水平风力也会导致梁部发生横向偏移)时,可以预设足够的预压缩量,使得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测力支座始终保持对梁部的弹性水平支撑,即保持与梁部和塔柱始终不脱离,起到较佳的防撞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弹性板和预设的变形空间的结合,使得当弹性板被进一步压缩发生变形时,会逐渐填满变形空间,在变形空间被弹性材料填满之前,由于变形空间的设计,使得弹性板提供稳定的适当的弹性支撑作用,当变形空间被弹性材料充满后,支座则具有显著增大的承载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既可以在梁部发生轻微变形时,提供适当的稳定的弹性支撑作用,又可以在梁部发生突然变形时,提供足够大的弹性支撑作用,达到防撞击的效果,而且,变形空间的大小可以根据预计的压缩量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由于设置了负荷传感器,还可以测试弹性支座承受的水平荷载,当不需要测力时,只需去掉负荷传感器,并将衬板右端面改为平面抵顶弹性板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位置III-III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位置I-I、II-II的半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撑板;2:不锈钢板;3:减摩板;4:衬板;5:负荷传感器;6:力扩散板;7:弹性板;8:底盆;9:变形空间;11:第一结构物;12:第二结构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测力支座(以下简称水平支座),其具有相对地面固定的第一端和相对第一端可动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弹性可变的,其包括:底盆8,呈盆状或桶状,具有底壁和侧壁,以及二者围成的容置空间,底壁构成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底壁的外侧贴合固定于第一结构物11;弹性板7,设于底盆8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底盆8的底壁,其外侧壁与底盆8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供弹性板7变形的变形空间9;力扩散板6,设于底盆8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弹性板7的左端面,来自第二端的载荷通过力扩散板6扩散到弹性板7的整个左端面,使其受力均匀,令水平支座具有稳定的整体结构并能均匀稳定的传递力,达到平稳地弹性支撑、防撞的效果;负荷传感器5,设于底盆8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力扩散板6的左端面,借此可以测试弹性支座承受的水平荷载;衬板4,右端设于底盆8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负荷传感器5的左端面,左端伸出底盆8的容置空间;减摩板3,右端面固定于衬板4的左端面;以及顶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具有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和相对可动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弹性可变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盆,具有底壁和侧壁,以及二者围成的容置空间,底壁构成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弹性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底盆的底壁,其外侧壁与底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供弹性板变形的变形空间;力扩散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弹性板的左端面;负荷传感器,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力扩散板的左端面;衬板,右端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负荷传感器的左端面,左端伸出底盆的容置空间;减摩板,右端面固定于衬板的左端面;以及顶撑板,其右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顶减摩板的左端面,其左端面构成相对可动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具有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和相对可动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弹性可变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盆,具有底壁和侧壁,以及二者围成的容置空间,底壁构成相对固定的第一端;弹性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底盆的底壁,其外侧壁与底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供弹性板变形的变形空间;力扩散板,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弹性板的左端面;负荷传感器,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力扩散板的左端面;衬板,右端设于底盆的容置空间,其右端面抵顶负荷传感器的左端面,左端伸出底盆的容置空间;减摩板,右端面固定于衬板的左端面;以及顶撑板,其右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顶减摩板的左端面,其左端面构成相对可动的第二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底盆的底壁外周延伸有外凸缘,供安装第一端;和/或顶撑板的外周侧设有安装孔,供安装第二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变形空间为设于底盆的内侧壁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凹槽为口大底小的梯形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凹槽为部分环槽或整体环槽。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凹槽与底盆的底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方向防撞击高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琦黄茂忠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