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5366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和设于帽体侧部的密封套,帽体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帽体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依次设有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主封闭组件上设有与副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主穿刺部,副封闭组件上设有与主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穿刺部,主穿刺部和副穿刺部交错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可提高电池体内排气压力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的组成部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电池用防爆盖帽。
技术介绍
电池是人们最常用的便携式供电设备,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可充电的电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电池在进行充电时一般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所以在充电过程中整个串联电池组内会存在着较大的充电电流。当电池组出现过充时,电池的电压会随着极化的增大而急速上升,并引起电池内电解液的快速分解。分解现象会释放出极大的热量和大量气体,使电池的内压急剧增加,最后产生电池爆炸的现象。为了避免电池过充时出现的爆炸现象,现有的充电电池中一般会设置防爆装置,利用电池过充时产生的内压顶开防爆组件,并使气体从排气孔排出电池体。然而,传统的防爆组件存在着两个重大缺陷。其一,传统的防爆装置一般采用撑破式排气结构实现,通过电池体内气压的不断增大,使防爆片在防爆痕处断裂,从而实现气体的排出。然而,受加工手段及防爆痕位置的限制,防爆片的断裂压力很难精确控制,从而导致防爆装置可承受的压力也不尽相同,使电池的排气压力差异较大。其二,防爆痕断裂的压力受加工精度的影响极大,在加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因防爆痕过深或过浅而导致电池体内的排气压力过小或过大,从而很难保证电池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如何确保电池体内排气压力的稳定化,是目前充电电池加工的重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电池体内排气压力稳定性的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和设于帽体侧部的密封套,帽体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依次设有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主封闭组件上设有与副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主穿刺部,副封闭组件上设有与主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穿刺部,主穿刺部和副穿刺部交错相对设置。进一步说,主封闭组件包括设于帽体下部的固定板及设于固定板上并与副穿刺部位置相对应的主密封膜,主穿刺部设于固定板上。更进一步说,固定板的下部设有与副封闭组件的滑动部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块。更进一步说,主密封膜为无弹性密封膜。进一步说,副封闭组件包括设于主封闭组件下部的滑槽、设于滑槽内并与电池体内连通的滑动板及设于滑动板上并与主穿刺部位置相对应的副密封膜,副穿刺部设于滑动板上。更进一步说,副密封膜为无弹性密封膜。根据上述结构作进一步优化,主穿刺部在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之间距离的长度大于副穿刺部。根据上述结构作进一步优化,密封套把帽体、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的侧部包覆。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电池防爆盖帽进行改进,其优点如下:1、本技术的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中,采用主封闭组件、副穿刺部以及副封闭组件、主穿刺部组成两对交错刺穿机构。利用电池体内的气压推动副封闭组件沿滑槽移动,并使副穿刺部受压刺穿主封闭组件。随着副封闭组件的进一步移动,主穿刺部受压刺穿副封闭组件。通过上述封闭组件的交错刺穿,使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的被刺穿处在电池体内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大,从而提高气体经排气孔排出的速度,确保电池体内气压触发防爆装置的压力稳定性,杜绝了电池体内排气压力差异的出现。2、本技术的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中,采用了滑槽和定位块的组合定位机构。首先,滑槽能为副封闭组件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提供形变行程,使其能在气压作用下顺利往主尖刺部处滑动,以改善尖刺部刺穿副密封膜的可靠性。其次,定位块能对副封闭组件的滑动起定位作用,使主密封膜和副密封膜之间形成排气通道,电池体内气体能快速经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的通孔排出。该结构能真正实现电池体内的气压积累至一定数值即可进行自动排气,有效改善了电池体内排气压力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弹性密封片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如下:帽体1、密封套2、排气孔3、主穿刺部41、固定板42、主密封膜43、限位块44、副穿刺部51、滑槽52、滑动板53、副密封膜5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技术的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主要包括帽体1和密封套2。密封套2设于帽体1的外沿,其用于帽体1和电池壳体之间的密封。帽体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3,为了使排气过程更顺畅,排气孔3可设于帽体1凸起部的边缘处。帽体1下部设有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沿电池轴线方向依次设置,从而构成帽体1、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的顺序叠放结构。主封闭组件上设有主穿刺部41,主穿刺部41与副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而副封闭组件上设有副穿刺部51,副穿刺部51与主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在本技术中,主穿刺部41和副穿刺部51以交错相对的方式设置。利用电池体内的气压推动副封闭组件沿滑槽52移动,并使副穿刺部51受压刺穿主封闭组件。而随着副封闭组件的进一步移动,主穿刺部41受压刺穿副封闭组件。通过上述封闭组件的交错刺穿,使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的被刺穿处在电池体内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大,从而提高气体经排气孔3排出的速度,确保电池体内气压触发防爆装置的压力稳定性。本技术的主封闭组件包括固定板42及主密封膜43。其中,固定板42设于帽体1下部;主密封膜43则设于固定板42上,且其与副穿刺部51位置相对应;主穿刺部41则设于固定板42上,其与固定板42可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方式制造。固定板42用于对主封闭组件进行定位,主密封膜43则用于使电池体内与外界间形成气密腔体,主穿刺部41的装设是使刺穿元件的位置固定化,避免在后续刺穿过程中主穿刺部41产生位置变化而导致副封闭组件不能被顺利刺穿。固定板42的下部设有限位块44,限位块44与副封闭组件的滑动部位置相对应。限位块44能对副封闭组件的滑动起定位作用,使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之间形成排气通道,能真正实现电池体内的气压积累至一定数值即可进行自动排气。为了使主密封膜43受压后能顺利被副穿刺部51刺穿,主密封膜43可采用无弹性密封膜。本技术的副封闭组件包括滑槽52、滑动板53及副密封膜54。滑槽52设于主封闭组件下部;滑动板53设于滑槽52内,且其与电池体内连通;副密封膜54设于滑动板53上,并与主穿刺部41位置相对应;而副穿刺部51则设于滑动板53上,其与滑动板53可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方式制造。滑槽52可对滑动板53起定向作用,使滑动板53沿电池轴向方向上作往复滑动。滑动板53用于驱动副密封膜54和副穿刺部51,在电池体内气压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滑动板53带动副密封膜54和副穿刺部51往主封闭组件方向移动,实现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在主穿刺部41和副穿刺部51的作用下交错刺穿。副密封膜54则用于把电池内环境和外界隔开,并在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均被刺穿后形成导气通孔的作用。副穿刺部51的装设同样使穿刺元件的位置相对固定,以保证其在移动过程中的刺穿效果。为了使副密封膜54受压后能顺利被主穿刺部41刺穿,副密封膜54同样可采用无弹性密封膜。本技术中,主穿刺部41在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之间距离的长度大于副穿刺部51。该结构使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产生先后刺穿的顺序,从而保证两个封闭组件的刺穿动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1)和设于帽体(1)侧部的密封套(2),帽体(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依次设有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主封闭组件上设有与副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主穿刺部(41),副封闭组件上设有与主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穿刺部(51),主穿刺部(41)和副穿刺部(51)交错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1)和设于帽体(1)侧部的密封套(2),帽体(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依次设有主封闭组件和副封闭组件,主封闭组件上设有与副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主穿刺部(41),副封闭组件上设有与主封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副穿刺部(51),主穿刺部(41)和副穿刺部(51)交错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封闭组件包括设于帽体(1)下部的固定板(42)及设于固定板(42)上并与副穿刺部(51)位置相对应的主密封膜(43),主穿刺部(41)设于固定板(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交错刺穿排气的电池防爆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2)的下部设有与副封闭组件的滑动部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块(44)。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民黄垚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金泰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