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234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06:58
本专利公开了门窗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使副框结构所形成的安装框架与门窗组件的轮廓相匹配;步骤S2:将玻璃安装在门框上,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调整门框上的垫块,完成门窗组件的组装;步骤S3:将组装完成的门窗组件平推入副框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步骤S4:再使用门框与墙体的密封胶固定副框结构。可以方便门窗组件的组装,能够加快玻璃安装在门窗框上的速度,降低玻璃在门窗框上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安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与门窗有关的特殊设备或措施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由于外墙窗台渗水,因此门窗被损坏,污染了整个门窗,这是一个较难解决的质量通病,也是业主投诉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随着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建筑物外的门窗做的越来越精细化、标准化和工厂化,同时,业主也对其门窗位置、尺寸及有关功能的要求越来越细致。在建筑房屋的门窗洞口建成后,由于门窗洞口的尺寸并不是很规范,因此很难精确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在门窗洞口安装门框时也比较困难,因此一般会在门窗洞口位置安装副框,使得对门窗组件起到一个定尺定位的作用,从而能够比较精确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可以增强门窗安装的规范性,提高门窗组件安装效率。在现有的结构中,一般首先将门窗框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之后再将玻璃安装在门窗框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玻璃安装十分不便,而且容易出现玻璃划伤等问题,使得安装效率较低,而且玻璃破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门窗安装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窗组件安装效率较低,而且玻璃破损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案中的门窗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使副框结构所形成的安装框架与门窗组件的轮廓相匹配;步骤S2:将玻璃安装在门框上,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垫块上设有环氧沥青漆涂层,调整门框上的垫块,完成门窗组件的组装;步骤S3:将组装完成的门窗组件平推入副框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步骤S4:再使用门框与墙体的密封胶固定副框结构。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门窗安装工艺在安装门窗组件时,是首先将门窗组件的门窗框和玻璃组装好后,才整体安装在门窗洞口处的副框结构上的,而在玻璃组装的过程中,由于门框上的垫块采用环氧沥青漆涂层,可防止门窗框与玻璃之间产生摩擦,造成玻璃边受损,因此,使组装更加方便,能够加快玻璃安装在门窗框上的速度,同时降低了玻璃在门窗框上的安装难度。由于将门窗组件在安装副框结构上之前已经提前组装完毕,因此在将门窗框安装在副框结构上之后,无需再安装玻璃,能够避免在玻璃安装过程中造成玻璃划伤或者破损的问题。进一步,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测量门窗洞口的尺寸;步骤S12:在门框的侧边固定好连接木砖;步骤S13: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加工副框结构,副框结构截面的宽度为30mm~50mm,壁厚大于1.5mm;步骤S14:在副框结构上加工辅助安装部。在门框上固定木砖是为了更好定位加工副框结构。进一步,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垫块的规格尺寸、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制;步骤S22:玻璃尺寸应符合每边搭接量5~7mm,玻璃与门窗框前后余隙5mm;玻璃与门窗框之间采用胶条固定;步骤S23:玻璃单边与胶条四周接口应成45°对接。在门框上安装垫块,是为了加强玻璃与门框稳固性。进一步,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在副框结构上设置弹性定位销,弹出弹性定位销;步骤S32:将门窗组件从室内到室外平行推出,使门窗组件外檐碰触弹性定位销;步骤S33:调整门窗组件与门窗洞口之间的间隙;步骤S34:弹回弹性定位销。将门窗组件可之间从室内推向室外,直接将弹性定位销安装,操作方便简单。进一步,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1:将多个副框结构沿门窗洞口的周向设置;步骤S42:使位于门窗组件上的销轴与各副框结构上的销轴孔一一对应并进行对正;步骤S43:将各销轴下拨,使销轴的一部分位于副框结构的销轴孔内,一部分位于门窗组件上。进一步,所述步骤S1之前,用保温材料填嵌墙体与门框边的缝隙,再用密封胶填嵌墙体与门框边的缝隙,且密封胶预留一部分在墙体与门框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门窗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使副框结构所形成的安装框架与门窗组件的轮廓相匹配;步骤S2:将玻璃安装在门框上,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垫块上设有环氧沥青漆涂层,调整门框上的垫块,完成门窗组件的组装;步骤S3:将组装完成的门窗组件平推入副框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步骤S4:再使用门框与墙体的密封胶固定副框结构。实施例2: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测量门窗洞口的尺寸;步骤S12:在门框的侧边固定好连接木砖;步骤S13: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加工副框结构,副框结构截面的宽度为30mm~50mm,壁厚大于1.5mm;步骤S14:在副框结构上加工辅助安装部。实施例3: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垫块的规格尺寸、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制,平开窗的开启扇需要用玻璃垫块垫对角,防止开启时下垂;步骤S22:玻璃尺寸应符合每边搭接量5~7mm,玻璃与门窗框前后余隙5mm;玻璃与门窗框之间采用胶条固定;步骤S23:玻璃单边与胶条四周接口应成45°对接,玻璃两侧的密封胶条应接口严密,无脱槽、压边现象,胶条松紧适度。在平开窗、固定窗的玻璃压条装配后应牢固,对接处间隙不大于0.2mm,且不宜过长。实施例4: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在副框结构上设置弹性定位销,弹出弹性定位销;步骤S32:将门窗组件从室内到室外平行推出,使门窗组件外檐碰触弹性定位销;步骤S33:调整门窗组件与门窗洞口之间的间隙;步骤S34:弹回弹性定位销。实施例5: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1:将多个副框结构沿门窗洞口的周向设置;步骤S42:使位于门窗组件上的销轴与各副框结构上的销轴孔一一对应并进行对正;步骤S43:将各销轴下拨,使销轴的一部分位于副框结构的销轴孔内,一部分位于门窗组件上。实施例6:所述步骤S1之前,用保温材料填嵌墙体与门框边的缝隙,再用密封胶填嵌墙体与门框边的缝隙,且密封胶预留一部分在墙体与门框边。专利技术人为了证明环氧沥青漆涂层具有防止门窗框与玻璃之间产生摩擦,从而避免玻璃边受损,作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本试验采用PARC378电化学阻抗测量系统,阻抗测量在室温敞开的条件下进行。测量频率范围为105HZ—108HZ,其中高频段为105HZ—106HZ,由锁相技术完成,低频部分FFT技术完成,测量信号为幅值6mv正弦波,每个试样选取60个频率点进行测试,电解池采用为测量涂层性能而特制的电解池(有机聚氯乙烯管),测量面积为11.94cm2,电解质为3%NaCI溶液。待涂膜完全干燥后,用3%NaCI溶液将涂层浸泡起来,通过测量不同浸饱时间涂层电阻的变化。测试时间一般为40分钟,每次测试前均要待开路电位稳定以后,方可开始测试,试验初期,可每天测一次,以后可把间隔时间拉长,一般按上次测试结果确定试样的测试周期。本实验涂层的环氧树脂的重量份数:19、26和35,涂层需要在3%NaCl溶液中浸泡16d、21d。说明:环氧树脂的每一重量份数为4g。实验结果:表1为涂料中Rp、Cp与涂料厚度的关系根据表1中不同膜厚的环氧沥青漆涂层经过相同的浸泡时间后,涂层的孔隙电阻即随膜厚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随膜厚的增加,涂层的抗渗透性能增强。从涂层电容值增加的幅度来看,26份数环氧树脂的涂层电容增加幅度较19份数环氧树脂小,说明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窗安装工艺

【技术保护点】
门窗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使副框结构所形成的安装框架与门窗组件的轮廓相匹配;步骤S2:将玻璃安装在门框上,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垫块上设有环氧沥青漆涂层,调整门框上的垫块,完成门窗组件的组装;步骤S3:将组装完成的门窗组件平推入副框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步骤S4:再使用门框与墙体的密封胶固定副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门窗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副框结构安装在门窗洞口处,并使副框结构所形成的安装框架与门窗组件的轮廓相匹配;步骤S2:将玻璃安装在门框上,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垫块上设有环氧沥青漆涂层,调整门框上的垫块,完成门窗组件的组装;步骤S3:将组装完成的门窗组件平推入副框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步骤S4:再使用门框与墙体的密封胶固定副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测量门窗洞口的尺寸;步骤S12:在门框的侧边固定好连接木砖;步骤S13:根据门窗洞口的尺寸加工副框结构,副框结构截面的宽度为30mm~50mm,壁厚大于1.5mm;步骤S14:在副框结构上加工辅助安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垫块的规格尺寸、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制;步骤S22:玻璃尺寸应符合每边搭接量5~7mm,玻璃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欧帆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