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394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包括主车和多个副车,所述主车包括主车架和主车厢,副车包括副车架和副车厢,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铰接有前连接板,在副车架的前端均设有后连接板;所述主车厢与副车箱、副车箱与副车箱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连接,在主车厢的后端、副车厢的前端和副车厢的后端均安装有卷闸门,在副车架上安装有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可以通过第一液压缸缩回或伸出;从而实现了一种结构紧凑、客流量适应性好、适于乘客快速逃生的城际公交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交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
技术介绍
在一些大城市联系周边城镇的公交线路一般较长甚至超过100Km,中间设有多个站点,由于路线较长,往往会出现某些站点乘客相对较多,有的站点乘客相对较少,而现在城际公交车的调度主要是采用固定发车间隔的刚性发车模式,这就造成了城际公交车部分路段或时段乘客严重不足,运输的经济性和效率不高,不能根据站点预计乘客的多少进行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现代空调城际公交车的窗户往往因固定无法打开或不便打开,当城际公交车内发生火灾或出现有毒气体时,传统公交车的车门因拥挤而不能正常打开,人在有火灾、有毒气体的车内不能快速逃出车外,即使利用公交车上的安全锤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砸碎窗子玻璃,而且砸碎的窗户玻璃不仅逃生通孔小,而且碎玻璃易划伤人的皮肤,老弱病残孕幼乘客也不便从窗户逃出。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应对公交车火灾的装置,但这些装置设计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可靠性差,往往还是通过窗户逃生,不便于大量乘客快速逃生;而应对乘客流量随机波动的新型城际公交车还没出现这种应急装置,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紧凑、客流量适应性好、适于乘客快速逃生的城际公交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客流量适应性好、适于乘客快速逃生的城际公交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包括主车和多个副车,在主车和多个副车上均安装有上下门,所述主车包括主车架和主车厢,副车包括副车架和副车厢,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铰接有前连接板,在副车架的前端均设有后连接板,在前连接板的后端设有喇叭状开口,在喇叭状开口内设有前厚后薄的前楔形连接头,在楔形连接头上设有第一竖直穿孔,在后连接板的前端设有与喇叭状开口相配合的喇叭状插舌,在喇叭状插舌的前端设有与前楔形连接头相配合的前薄后厚的后楔形连接头,在后楔形连接头上设有与第一竖直穿孔相配合的第二竖直穿孔,在第一竖直穿孔和第二竖直穿孔内配有连接杆;所述主车厢与副车箱、副车箱与副车箱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连接,在主车厢的后端、副车厢的前端和副车厢的后端均安装有卷闸门,在副车架上安装有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可以通过第一液压缸缩回或伸出。优选的,在主车厢的后端和副车厢的后端饶周向安装有前曲面弹性膜片,在副车厢的前端饶周向安装有后曲面弹性膜片,在弹力的作用下前曲面弹性膜片和后曲面弹性膜片压紧而形成压紧机构。优选的,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固定有用于控制连接杆进出第一竖直穿孔和第二竖直穿孔的第二液压缸;所述主车和多个副车之间均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以控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副车内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优选的,在主车厢和副车厢内均安装有烟雾报警器。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喇叭状开口和楔形连接头具有对准作用从而保证了主车和副车、副车和副车之间快速准确地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站点乘客量的多少适当及时地调整副车的数量,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各个车厢能够快速脱离保证了最快速度地疏散乘客降低损失,从而实现了一种结构紧凑、客流量适应性好、适于乘客快速逃生的城际公交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主车1和多个副车5,在主车1和多个副车5上均安装有上下门,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架和主车厢,副车5包括副车架和副车厢,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铰接有前连接板9,在副车架的前端均设有后连接板14,在前连接板9的后端设有喇叭状开口11,在喇叭状开口11内设有前厚后薄的前楔形连接头10,在楔形连接头10上设有第一竖直穿孔16,在后连接板14的前端设有与喇叭状开口11相配合的喇叭状插舌13,在喇叭状插舌13的前端设有与前楔形连接头10相配合的前薄后厚的后楔形连接头12,在后楔形连接头12上设有与第一竖直穿16孔相配合的第二竖直穿孔15,在第一竖直穿孔16和第二竖直穿孔15内配有连接杆(图中没有示出);所述主车厢与副车箱、副车箱与副车箱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连接,在主车厢的后端、副车厢的前端和副车厢的后端均安装有卷闸门4,在副车架上安装有前车轮8和后车轮6,所述前车轮8可以通过第一液压缸7缩回或伸出;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固定有用于控制连接杆进出第一竖直穿孔16和第二竖直穿孔15的第二液压缸;所述主车1和多个副车5之间均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以控制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和副车内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前曲面弹性膜片2和后曲面弹性膜片3,所述前曲面弹性膜片2通过螺纹孔17内的螺栓绕周向安装在主车厢的后端和副车厢的后端,后曲面弹性膜片3通过螺纹孔18内的螺栓绕周向安装在副车厢的前端。在弹力的作用下前曲面弹性膜片2和后曲面弹性膜片3压紧而对车内形成密封作用,在主车厢和副车厢内均安装有烟雾报警器。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根据不同站点乘客的多少,在站点内预留相应数量的副车5,当主车1驶到相应站点后通过前连接板9和后连接板14依次将多个副车5快速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将卷闸门4升起以连通各个副车厢和主车厢,当到达乘客数量较少的站点时,将多余的副车5卸下,依次类推。当主车1或副车5内发生烟雾或毒气紧急情况时,司机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快速控制第一液压缸7使得前车轮8伸出,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使得连接杆快速取出第一竖直穿孔16和第二竖直穿孔15而将各个副车5和主车1脱离,最大程度疏散乘客。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和多个副车,在主车和多个副车上均安装有上下门,所述主车包括主车架和主车厢,副车包括副车架和副车厢,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铰接有前连接板,在副车架的前端均设有后连接板,在前连接板的后端设有喇叭状开口,在喇叭状开口内设有前厚后薄的前楔形连接头,在楔形连接头上设有第一竖直穿孔,在后连接板的前端设有与喇叭状开口相配合的喇叭状插舌,在喇叭状插舌的前端设有与前楔形连接头相配合的前薄后厚的后楔形连接头,在后楔形连接头上设有与第一竖直穿孔相配合的第二竖直穿孔,在第一竖直穿孔和第二竖直穿孔内配有连接杆;所述主车厢与副车箱、副车箱与副车箱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连接,在主车厢的后端、副车厢的前端和副车厢的后端均安装有卷闸门,在副车架上安装有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可以通过第一液压缸缩回或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客流量波动较大的组合式城际公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和多个副车,在主车和多个副车上均安装有上下门,所述主车包括主车架和主车厢,副车包括副车架和副车厢,在主车架的后端和副车架的后端均铰接有前连接板,在副车架的前端均设有后连接板,在前连接板的后端设有喇叭状开口,在喇叭状开口内设有前厚后薄的前楔形连接头,在楔形连接头上设有第一竖直穿孔,在后连接板的前端设有与喇叭状开口相配合的喇叭状插舌,在喇叭状插舌的前端设有与前楔形连接头相配合的前薄后厚的后楔形连接头,在后楔形连接头上设有与第一竖直穿孔相配合的第二竖直穿孔,在第一竖直穿孔和第二竖直穿孔内配有连接杆;所述主车厢与副车箱、副车箱与副车箱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连接,在主车厢的后端、副车厢的前端和副车厢的后端均安装有卷闸门,在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彬刘小平杨志波张明军范炳絮赵紫像孙元魁牛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