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1331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4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原水进水管与水解酸化区连接,水解酸化区通过连通孔与沉淀区连接,连通孔与沉淀区之间设有配水花墙,沉淀区上部设有可排出水的集水槽,沉淀区底部设有刮吸泥机,刮吸泥机通过集泥槽与污泥泵房区连接。其优点在于,1.系统三个部分在功能上是独立的,进水搅拌及水解酸化反应、静止沉淀及出水、污泥回流及排放三个过程分别在三个池内独立完成,其有利于水解酸化菌群占优,提高水解酸化效率;2.结构上是一体的,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积、水头损失;3.可根据需要增加水解酸化池的廊道数,以满足处理污水水解难度大和处理要求高的水解酸化体系,从而使水解周期调控更为精细;4.可根据进水水质动态调节污泥回流比,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节省能耗的同时保持最佳水解效率。

A compact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act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system structure, the raw wate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area tub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area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hole and the settling zone connected with water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precipitation area, the precipitation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ank can discharge water, precipitation area at the bottom of a mud scraping and sucking machine through the mud collecting groove, scraping and sludge pump suction machine connected area.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hree part of the 1 systems are independent in function, water mixing and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reaction, static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sludge return and discharge three respectively independently in the three tank,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bacteria dominated, improve the hydrolysis efficiency; th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2 that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area and head loss; 3 may ne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rridors in the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tank, in order to meet th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of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hydrolysis is difficult and high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more precise hydrolysis cycle control; 4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flux ratio of sludge water quality dynamic, improve the impact load in the ability to maintain the best hydrolysis efficiency while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园区的印染、造纸等有机工业废水具有污染成分复杂、水质差异大,有机物难生化降解及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大等特点,直接采用好氧生物工艺处理难以达到排放标准,而采用水解酸化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均衡水质水量,保证后续生化处理连续稳定运行。水解酸化工艺是处理高浓度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污水处理出水要求从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水解酸化工艺成为难降解工业废水污水厂进一步低成本降低出水COD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水解酸化系统是将水解酸化池、沉淀池和污泥回流泵房三部分分开建设,具有占地面积大,流程长,水头损失大等缺点,如果将三部分功能融合在一个区域中进行,则造成处理功能不单一,泥水分离效果差、水解酸化菌群不占优等缺点和不足。中国专利CN1693233公开了一种混合水解酸化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增加了占地和工程造价,以及运行费用;当污水中工业废水含量较高时污泥活性较低,影响水解效果;另外,当搅拌动力不足时会出现进出水短路现象,不能保证全池污泥浓度均匀性,也会影响处理效果,造成对后续连续运行好氧系统的冲击。中国专利CN101003404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复合厌氧水解酸化处理装置及其方法,通过悬浮污泥的循环实现水解酸化。需通过调整循环泵流量维持一定的上升流速,使污泥处在悬浮状态,此法增加了运行能耗,并且由于仍是通过污泥吸附悬浮或胶体状COD原理,同样存在对溶解性COD去除效率较低的缺点,只能适用于那些COD为悬浮或胶体状的特定条件。中国专利CN101205108公开了一种兼具污水处理与污泥减量功能的高效复合水解酸化池技术,在水解酸化池内同时具有回流剩余污泥投配、导流折板与扰流翼板强化反应传质、高效斜板沉淀等功能设施,实现污水厌氧生物降解、固相污染物高效分离与截留、污泥消减等功能。通过在池内设置斜板沉淀来取代独立的初次沉淀池和泥法的沉淀池,强化悬浮物截留效率,同时对回流剩余污泥水解液化,实现固相污染物及污泥的减量处理。但此法对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去除效率低的不足,且对进水水量水质的适应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水解酸化池结构分散导致占地面积过大、流程长、水头损失大,或者处理功能不单一导致泥水分离效果差、水解酸化菌群不占优等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水解酸化性能良好的水解酸化系统。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包括原水进水管以及一侧与原水进水管相连的水解酸化区,水解酸化区通过另一侧的连通孔与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靠近连通孔的一端设有配水花墙,所述连通孔位于配水花墙外侧设置,所述沉淀区另一端设有具有排水功能的集水槽,所述配水花墙和集水槽之间的沉淀区的底部设有刮吸泥机,刮吸泥机通过位于沉淀区外侧的集泥槽与污泥泵房区连接,所述污泥泵房区设置于沉淀区靠近配水花墙的一端。所述水解酸化区中间设有增大水流动距离的挡板,所述水解酸化区沿轴向均匀布置有推动水流单向运动的推流器;沉淀区为平流式沉淀池型;配水花墙上设置有若干个形状为漏斗形的配水孔,所述配水孔开口大的一端朝向刮吸泥机;所述水解酸化区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沉淀区池底两侧设置有减少污泥沉淀区死角、便于污泥收集的45°斜坡面;所述污泥泵房区设置有两组污泥泵,一组依次通过污泥回流管和原水进水管与水解酸化区连接,另一组经剩余污泥管与污泥浓缩脱水车间连接;各池均设有进出水阀门,所述进出水阀门为电控阀门。本装置所述的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其优点在于:1.系统三个部分在功能上是独立的,进水搅拌及水解酸化反应、静止沉淀及出水、污泥回流及排放三个过程分别在三个池内独立完成,其有利于水解酸化菌群占优,提高水解酸化效率;2.水解酸化系统结构上是一体的,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积、水头损失;3.可根据需要增加水解酸化池的廊道数,以满足处理污水水解难度大和处理要求高的水解酸化体系,从而使水解周期调控更为精细;4.可根据进水水质动态调节污泥回流比,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节省能耗的同时保持最佳水解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水解酸化系统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示意图;图4为配水花墙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配水花墙的C-C方向示意图。图中标号:1.水解酸化区;2.推流器;3.原水进水管;4.沉淀区;5.刮吸泥机;6.集水槽;7.集泥槽;8.配水花墙;9.污泥泵房区;10.剩余污泥管;11.回流污泥管;12.连通孔;13.配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原水进水管3一侧与水解酸化区1连接,水解酸化区1通过另一侧的连通孔12与沉淀区4连通,沉淀区4靠近连通孔12的一端设有配水花墙8,所述连通孔12位于配水花墙8外侧设置,沉淀区4上部设有可排出水的集水槽6,沉淀区4底部设有刮吸泥机5,刮吸泥机5位于沉淀区4外侧的集泥槽7与污泥泵房区9连接,所述污泥泵房区9设置于沉淀区4靠近配水花墙8的一端。水解酸化区1由S型廊道组成,廊道上设置有可推动水流单向向前运动的推流器2;污泥泵房区9与沉淀区4共用一侧池壁,两者同时共用水解酸化区1长边池壁;沉淀区4为平流式沉淀池型;配水花墙8上设置有若干个配水孔13,配水孔13为矩形渐扩孔,配水孔13亦可为漏斗形,配水孔13开口大的一端朝向刮吸泥机;污泥泵房区9的污泥由刮吸泥机5通过集泥槽7输送而来;水解酸化区1内设有搅拌装置;沉淀区4池底沿两侧长池壁设置有减少污泥沉淀区死角,便于污泥的收集的45°斜坡面;污泥泵房区9设置有两组污泥泵,一组通过污泥回流管11与水解酸化区1连接,另一组经剩余污泥管10与污泥浓缩脱水车间连接;另外,所述各池均设有进出水阀门,所述进出水阀门为电控阀门。系统运行时,经沉砂池处理的原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水解酸化区1,污泥回流比控制为进水流量的100%,以保持水解酸化区1污泥浓度,提高抗冲击负荷,提高水解酸化菌优势种群,增强水解酸化能力,水解酸化区1的直廊道中布置有若干推流器2,在推流器2的作用下泥水混合液沿廊道向前流动的同时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推流器2还有均衡水质,防止污泥沉降的作用,反应后混合液经配水花墙8进入沉淀区4进行泥水分离,配水花墙8上设置有若干个配水孔13,配水孔13为矩形渐扩孔,进水侧规则可设置为130*1000(宽130mm、高1000mm)、出水侧规则为210*1000(宽210mm、高1000mm),以便于均匀分布来水,增强沉淀效率,沉淀区采用平流沉淀池工艺,池底沿两侧长池壁设置的45°斜坡面能有效减少污泥沉淀区的死角,便于污泥的收集,沉淀污泥由刮吸泥机5吸出后排入集泥槽7,然后自流进入污泥泵房区9。该水解酸化系统包括水解酸化区、沉淀区和污泥泵房区,三个部分在功能上是独立的,但是在结构上是一体的,功能独立,有利于水解酸化菌群占优,提高水解酸化效率;结构一体,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积、水头损失。经相关检验,其结构尤其适合一种以进水搅拌混合、静止沉淀、出水为基本循环周期的连续水解酸化工艺及水解酸化池。各处理池在同一时刻分别承担水解酸化三个过程中的不同过程,而在不同时间则顺次承担水解酸化的三个过程,并使水解酸化呈连续进行。为缩短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进水管(3)以及一侧与原水进水管(3)相连的水解酸化区(1),水解酸化区(1)通过另一侧的连通孔(12)与沉淀区(4)连通,所述沉淀区(4)靠近连通孔(12)的一端设有配水花墙(8),所述连通孔(12)位于配水花墙(8)外侧设置,所述沉淀区(4)另一端设有具有排水功能的集水槽(6),所述配水花墙(8)和集水槽(6)之间的沉淀区(4)的底部设有刮吸泥机(5),刮吸泥机(5)通过位于沉淀区(4)外侧的集泥槽(7)与污泥泵房区(9)连接,所述污泥泵房区(9)设置于沉淀区(4)靠近配水花墙(8)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进水管(3)以及一侧与原水进水管(3)相连的水解酸化区(1),水解酸化区(1)通过另一侧的连通孔(12)与沉淀区(4)连通,所述沉淀区(4)靠近连通孔(12)的一端设有配水花墙(8),所述连通孔(12)位于配水花墙(8)外侧设置,所述沉淀区(4)另一端设有具有排水功能的集水槽(6),所述配水花墙(8)和集水槽(6)之间的沉淀区(4)的底部设有刮吸泥机(5),刮吸泥机(5)通过位于沉淀区(4)外侧的集泥槽(7)与污泥泵房区(9)连接,所述污泥泵房区(9)设置于沉淀区(4)靠近配水花墙(8)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区(1)中间设有增大水流动距离的挡板(12),所述水解酸化区(1)沿轴向均匀布置有推动水流单向运动的推流器(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镇祥华陈才高陈泽华李树苑沈浩高立军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