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引证本申请要求(a)于2014年6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014,397,和(b)于2015年3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31,636的优先权,两者都委托给本申请的代理人并通过引证将其结合于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应用总体上涉及瓣膜修复。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应用涉及患者的房室瓣的修复。
技术介绍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tricuspidregurgitation)(FTR)取决于若干病理生理的异常,如三尖瓣环形扩张、环形形状异常、肺动脉高血压、左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右心室几何形状(rightventriclegeometry)和小叶拴系(tethering)。对于FTR的治疗选择主要是手术上的。评估适度的以至严重的三尖瓣反流的目前发病率在美国是160万。在这些中,每年仅8,000患者经受三尖瓣手术,他们中的大多数结合了左心脏瓣膜手术。缺血性心脏病通过乳头肌的局部缺血功能障碍和存在于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左心室扩张,与随后乳头肌的位移和二尖瓣环状物的扩张的组合导致二尖瓣反流。二尖瓣的环状物的扩张阻碍了当瓣膜闭合时瓣膜小叶完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包括:在距离卵圆窝至少5mm的隔膜位点制造贯穿房间隔的开口;血管内将第一组织锚定件推进至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位点的组中的左心房位点:二尖瓣的环状物上的二尖环形位点,以及在所述二尖环形位点上方的心脏的左心房的壁;将所述第一组织锚定件植入于所述左心房位点;血管内将第二组织锚定件推进至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位点的组中的右心房位点:三尖瓣的环状物上的三尖环形位点,以及在所述三尖环形位点上方的心脏的右心房的壁;将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植入于所述右心房位点;以及通过张紧穿过所述房间隔的所述开口并且连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的系绳使所述左心房位点和所述右心房位点接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19 US 62/014,397;2015.03.11 US 62/131,6361.一种方法,包括:在距离卵圆窝至少5mm的隔膜位点制造贯穿房间隔的开口;血管内将第一组织锚定件推进至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位点的组中的左心房位点:二尖瓣的环状物上的二尖环形位点,以及在所述二尖环形位点上方的心脏的左心房的壁;将所述第一组织锚定件植入于所述左心房位点;血管内将第二组织锚定件推进至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位点的组中的右心房位点:三尖瓣的环状物上的三尖环形位点,以及在所述三尖环形位点上方的心脏的右心房的壁;将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植入于所述右心房位点;以及通过张紧穿过所述房间隔的所述开口并且连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的系绳使所述左心房位点和所述右心房位点接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血管内推进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包括分别将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经皮推进至所述左心房位点和所述右心房位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尖环形位点圆周上对应于所述二尖瓣的后小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尖环形位点圆周上对应于所述二尖瓣的环形位点,其特征在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环形位点在所述后小叶的侧扇形部分(P1)的1cm内,以及所述环形位点在所述后小叶的中扇形部分(P2)的1cm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三尖环形位点圆周上对应于所述三尖瓣的环形位点,所述三尖瓣的环形位点从右心房观察,(a)位于所述三尖瓣的前后接合处(APC)沿逆时针方向2cm的所述三尖瓣环状物上的点或其顺时针方向,以及(b)位于所述三尖瓣的后间隔接合处或其逆时针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尖环形位点圆周上对应于所述二尖瓣的后小叶,并且其中,所述三尖环形位点圆周上对应于所述三尖瓣的环形位点,所述三尖瓣的环形位点从右心房观察(a)位于所述三尖瓣的前后接合处(APC)沿逆时针方向2cm的所述三尖瓣环状物的点或其顺时针方向,以及(b)位于所述三尖瓣的后间隔接合处或其逆时针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膜位点距所述卵圆窝至少1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膜位点在所述卵圆窝前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膜位点在所述卵圆窝的顶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膜位点在冠状窦口的上前方3至20mm以及在主动脉后方3至10mm。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植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和张紧所述系绳,包括植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和张紧所述系绳使得在所述房间隔的所述开口处,在所述系绳中形成的角是至少120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角是至少135度。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角小于180度。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将张紧的所述系绳投射到所述心脏的冠状平面上,则投射的角是至少120度。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投射的角是至少135度。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投射的角小于180度。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将张紧的所述系绳投射到所述心脏的横平面上,则投射的角是至少120度。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投射的角是至少135度。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投射的角小于180度。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植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和张紧所述系绳包括植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和张紧所述系绳使得(a)在所述房间隔的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组织锚定件之间的所述左心房中的张紧的所述系绳的一部分,和(b)通过所述二尖瓣的所述环状物限定的平面形成小于30度的角。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植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和张紧所述系绳包括植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和张紧所述系绳使得(a)在所述房间隔的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之间的所述右心房中的张紧的所述系绳的一部分,和(b)通过所述三尖瓣的所述环状物限定的平面形成小于30度的角。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房间隔的所述开口中放置环形增强元件,所述环形增强元件成型以限定贯穿其的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系绳穿过所述增强元件的所述开口。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血管内推进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包括,在植入所述第一组织锚定件之后,血管内推进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血管内推进所述第一组织锚定件包括,在植入所述第二组织锚定件之后,血管内推进所述第一组织锚定件。25.包括组织锚定系统的装置,其包括:扭力递送工具,其包括(a)扭力递送线缆,所述扭力递送线缆包括远端扭力递送头,(b)固定至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的远端端部的远端连接元件,和(c)远端弹簧抑制器;系绳;以及组织锚定件,其包括(a)组织连接元件,和(b)锚定件头,所述锚定件头(i)附接至所述组织连接元件的近端部分,以及(ii)包括:轴向固定杆,其(a)具有相对于所述组织连接元件的所述近端部分轴向固定的远端部分,以及(b)具有包括近端连接元件的近端端部,其中,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连接元件成型以限定对应的互锁表面;弹簧;和外部系绳固定元件,其(a)成型以限定侧开口,通过所述侧开口设置所述系绳,以及(b)至少部分地径向围绕所述轴向固定杆和所述弹簧,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配置为呈现:非锁定状态,其中(a)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连接元件彼此互锁连接,以及(b)所述远端弹簧抑制器将所述弹簧限制为轴向压缩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弹簧并没有抑制所述系绳通过所述侧开口的滑动,和锁定状态,其中(b)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连接元件没有彼此连接,(b)所述远端弹簧抑制器没有将所述弹簧限制为所述轴向压缩状态,和(c)所述弹簧处于轴向伸展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弹簧通过挤压所述系绳抵靠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来抑制所述系绳通过所述侧开口的滑动。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径向围绕所述轴向固定杆。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簧的至少一部分是螺旋状的。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弹簧通过挤压所述系绳抵靠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的所述侧开口的周边来抑制所述系绳通过所述侧开口的滑动。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进一步包括锁线,其中,包括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所述远端连接元件、所述近端连接元件、和所述轴向固定杆的所述扭力递送线缆成型以限定贯穿其的各个通道,所述各个通道彼此径向排列并与所述组织锚定件同轴,并且其中,当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非锁定状态时,所述锁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通道中,从而防止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连接元件彼此去连接。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锚定件头进一步包括锤帽,所述锤帽固定至所述弹簧并覆盖所述弹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所述弹簧的近端端部,并且其中,当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弹簧通过挤压所述锤帽抵靠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来挤压所述系绳抵靠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弹簧挤压所述锤帽抵靠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的所述侧开口的周边。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相对于所述组织连接元件和所述轴向固定杆是可旋转的。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成型为局部圆柱体。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织锚定件是第一组织锚定件,并且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组织锚定件,所述系绳固定至所述第二锚定件。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扭力递送工具是第一扭力递送工具,其中,所述扭力递送线缆是第一扭力递送线缆,其中,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是第一远端扭力递送头,其中,所述远端连接元件是第一远端连接元件,其中,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的远端端部是所述第一扭力递送头的第一远端端部,其中,所述远端弹簧抑制器是第一远端弹簧抑制器,其中,所述组织连接元件是第一组织连接元件,其中,所述锚定件头是第一锚定件头,其中,所述组织连接元件的所述近端部分是所述第一组织连接元件的第一近端部分,其中,所述轴向固定杆是第一轴向固定杆,其中,所述轴向固定杆的所述远端部分是所述第一轴向固定杆的第一远端部分,其中,所述轴向固定杆的所述近端端部是所述第一轴向固定杆的第一近端端部,其中,所述近端连接元件是第一近端连接元件,其中,所述对应的互锁表面是第一对应的互锁表面,其中,所述弹簧是第一弹簧,其中,所述外部系绳固定元件是第一外部系绳固定元件,其中,所述侧开口是第一侧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扭力递送工具,其包括(a)第二扭力递送线缆,该第二扭力递送线缆包括第二远端扭力递送头,(b)固定到所述第二远端扭力递送头的第二远端端部的第二远端连接元件,和(c)第二远端弹簧抑制器;第三组织锚定件,其包括(a)第二组织连接元件和(b)第二锚定件头,所述第二锚定件头(i)附接至所述第二组织连接元件的第二近端部分,以及(ii)包括:第二轴向固定杆,其(a)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组织连接元件的所述第二近端部分轴向固定的第二远端部分,和(b)具有包括第二近端连接元件的第二近端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远端和所述第二近端连接元件成型以限定第二对应的互锁表面;第二弹簧;和第二外部系绳固定元件,其(a)成型以限定第二侧开口,通过所述第二侧开口设置所述系绳,和(b)至少部分径向地围绕所述第二轴向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弹簧,其中,所述第二组织锚定系统配置为呈现:非锁定状态,其中(a)所述第二远端和所述第二近端连接元件彼此互锁连接,和(b)所述第二远端弹簧抑制器将所述第二弹簧限制为轴向压缩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没有抑制所述系绳通过所述第二侧开口的滑动,和锁定状态,其中(b)所述第二远端和所述第二近端连接元件没有彼此连接,(b)所述第二远端弹簧抑制器没有将所述第二弹簧限制为所述轴向压缩状态,以及(c)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轴向伸展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通过挤压所述系绳抵靠所述第二外部系绳固定元件来抑制所述系绳通过所述第二侧开口的滑动。36.包括组织锚定系统的装置,其包括:组织锚定件,其包括(a)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该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成型以限定并围绕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该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延伸至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的远端端部,和(b)锚定件头,该锚定件头(i)附接至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的近端部分,以及(ii)成型以限定具有内壁的头部连接通道;具有锋利的远端尖端的锁定杆;和扭力递送工具,其包括:(a)扭力递送线缆;(b)远端扭力递送头,其:(i)固定至所述扭力递送线缆,以及(ii)成型以限定腔室,所述腔室成型以限定:(A)通过所述腔室的侧壁的穿孔,和(B)近端和远端腔室末端开口;和(c)连接元件,其:(i)不固定至所述组织锚定系统的任何元件,(ii)太大而不能穿过所述穿孔,和(iii)太大而不能穿过所述远端腔室末端开口,其中,所述扭力递送线缆和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一起成型以限定锁定杆接收通道,其:(a)穿过(i)所述扭力递送线缆、(ii)所述腔室和(iii)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腔室末端开口,和(b)与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同轴,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配置为呈现啮合和脱离啮合状态,其中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分别啮合和并不啮合至所述锚定件头,并且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啮合状态,当所述锁定杆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锁线接收通道中并且至少部分在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内时,其中所述锁定杆约束所述连接元件部分通过所述穿孔突出所述腔室外并抵靠所述头部连接通道的所述内壁,从而相对于所述头部连接通道轴向锁定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和脱离啮合状态,当所述锁定杆没有设置在所述锁线接收通道中并且没有设置在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中,并且没有约束所述连接元件时。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织锚定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锚定件头的系绳。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绳固定至所述锚定件头。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太大而不能穿过所述近端腔室末端开口。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是球形的。4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0.3至8mm3的体积。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包含金属。43.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包含聚合物。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弹性体。45.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成型以限定一个或多个纵向延伸的凹槽。46.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成型以限定一个或多个纵向延伸的平整表面。4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成型以限定多个面向各个不同的方向纵向延伸的平整表面。48.根据权利要求36-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头部连接通道的所述内壁成型以限定连接的凹陷部,并且其中,当所述锁定杆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锁线接收通道中并且至少部分在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内时,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啮合状态,其中所述锁定杆约束所述连接元件通过所述穿孔部分地突出所述腔室外并突出到所述头部连接通道的所述内壁的所述连接的凹陷部中。49.根据权利要求36-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扭力递送工具进一步包括测深工具,所述测深工具包括不透射线的小珠,该不透射线的小珠成型以限定贯穿其的孔,其中,所述小珠可移除地定位在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内,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杆穿过所述小珠的所述孔,使得当所述组织锚定系统处于啮合状态时,当所述锁定杆可移除地设置为至少部分在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时,所述小珠沿着所述锁定杆和沿着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是可滑动的。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深工具进一步包括小珠连接线,所述小珠连接线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内,并固定至所述小珠和所述远端扭力递送头的远端部分,从而防止所述小珠退出所述螺旋状的组织连接元件通道的远端端部。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小珠连接线成型为螺旋弹簧。52.包括无菌的柔性系绳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系绳张紧成直的构造时:所述系绳具有中心纵轴并成型以限定第一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和第二叶片设置在(a)第一和第二纵向位置,和(b)沿着所述中心纵轴彼此在10mm内,并且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各自具有最适配平面,所述平面以至少30度的角交错。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中心纵轴落在第一和第二最适配平面内。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中心纵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适配平面。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角是至少60度。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角是至少85度。57.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各自具有垂直于所述中心纵轴的第一和第二最大尺寸,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尺寸中的每个在0.25至5mm之间。58.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各自具有垂直于所述中心纵轴的第一和第二最大主要尺寸,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叶片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最大次要尺寸,所述第一和第二最大次要尺寸垂直于(a)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主要尺寸分别测量,以及(b)所述中心纵轴测量,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次要尺寸分别等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主要尺寸的至多50%。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主要尺寸中的每个在0.25至5mm之间。6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次要尺寸中的每个是至少0.05mm。61.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系绳张紧为直的构造时:所述系绳成型以限定第三叶片,所述第三叶片设置在(a)第三纵向位置,和(b)沿着所述中心纵轴在所述第二叶片的10mm内,其中,沿着所述中心纵轴,所述第二纵向位置纵向地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纵向位置之间,所述第三叶片具有第三最适配平面,所述第三最适配平面以至少30度的角与所述第二最适配平面交错。62.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成型以限定具有至少0.25mm2的截面面积的至少一个平整的平面表面部分。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成型以限定至少两个非共平面的平整的平面表面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非共平面的平整的平面表面部分中的每个具有至少0.25mm2的面积。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平整的平面表面部分彼此平行。65.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叶片成型以限定具有至少0.25mm2的截面面积的至少一个平整的平面表面部分。6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具有相同的形状,所述形状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纵向位置具有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的不同的旋转取向。67.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绳包含聚合物。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绳包含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69.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各自具有垂直于所述中心纵轴测量的第一和第二最大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和第二最大截面面积中的每个在0.1至20mm2之间。70.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体积,所述第一和第二体积中的每个在0.05至150mm3之间。71.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绳的平均截面面积小于20mm2。72.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绳的最大截面面积小于20mm2。7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叶片的纵向边缘限定的平面与所述中心纵轴形成至少60度的角。7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叶片通过无叶片的纵向间隙隔开,所述纵向间隙具有至少0.25mm的长度。75.根据权利要求52-7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组织锚定件,所述组织锚定件包括组织连接元件和锚定件头,所述锚定件头成型以限定所述系绳穿过的开口。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织锚定件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配置为抑制所述系绳通过所述开口的滑动。77.包括无菌的柔性系绳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系绳张紧成直的、非扭转的构造时:所述系绳具有中心纵轴,并成型以限定在不同的第一和第二纵向位置的,垂直于所述中心纵轴的第一和第二截面,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位置沿着所述中心纵轴在彼此10mm内,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截面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最大尺寸,所述第一和第二最大尺寸各自限定第一和第二线路,并且如果将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截面投射在彼此上,同时围绕所述中心纵轴保持旋转,则(a)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线路将以至少30度的角交错,和(b)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截面将不重叠。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角是至少60度。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角是至少85度。80.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尺寸中的每个在0.25至5mm之间。81.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尺寸是第一和第二最大主要尺寸,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截面各自具有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主要尺寸测量的第一和第二最大次要尺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次要尺寸分别等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最大主要尺寸的至多50%。82.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系绳张紧为直的、非扭转的构造时:所述系绳成型为,在第三纵向位置限定垂直于所述中心纵轴的第三截面,其中,所述第二纵向位置沿着所述中心纵轴纵向地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纵向位置之间,所述第三截面具有限定第三线路的第三最大尺寸,以及如果将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截面投射在彼此上,同时围绕所述中心纵轴保持旋转,则(a)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线路以至少30度的角交错,和(b)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截面不重叠。83.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周边成型以限定至少一个具有至少0.5mm的长度的直线段。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周边成型以限定至少两个非同轴的直线段,所述至少两个非同轴的直线段中的每个具有至少0.5mm的长度。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非同轴的直线段彼此平行。86.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周边成型以限定至少一个具有至少0.5mm的长度的直线段。87.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截面具有相同的形状,所述形状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纵向位置具有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的不同的旋转取向。8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系绳张紧为直的、非扭转的构造时:所述系绳成型以限定第一纵向段,所述第一纵向段包括第一纵向位置并具有沿着所述中心纵轴测量的至少0.25mm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一纵向段在沿其的每个纵向位置具有多个第一截面,所述多个第一截面(a)包括所述第一截面,并且(b)各自具有限定各个第一线路的第一最大尺寸,所述各个第一线路包括所述第一线路,并且如果将所述第一截面投射到所述第二截面上,同时围绕所述中心纵轴保持旋转,则:(a)所述第一线路以各自为至少30度的各个角与所述第二线路交错,和(b)所述第一截面不与所述第二截面重叠。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截面具有相同的形状。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形状具有沿着所述第一纵向段的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的相同的旋转取向。91.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形状具有沿着所述第一纵向段,在至少两个纵向位置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的不同的旋转取向。92.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系绳张紧为直的、非扭转的构造时:所述系绳成型以限定第二纵向段,所述第二纵向段包括第二纵向位置,并具有沿着所述中心纵轴测量的至少0.25mm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二纵向段在沿其的每个纵向位置具有多个第二截面,所述多个第二截面(a)包括所述第二截面,并且(b)各自具有限定各个第二线路的第二最大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吉尔摩,保罗·登蒂,安德烈亚·吉多蒂,穆罕默德·阿齐姆·拉提卜,凯文·林恩,约翰·马林斯,弗朗西斯科·马伊萨诺,戴维·扎尔巴塔尼,
申请(专利权)人: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