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起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553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起动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负荷开关、接触器、常闭按钮、常开按钮、第一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二时间继电器;负荷开关和接触器的一组常开触点依次串联在三相交流母线和电机的电源端之间,常闭按钮、常开按钮、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以及接触器的线圈依次串联在任意一相交流母线和零线之间,接触器的另一组常开触点、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开按钮并联,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在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构成的串联线路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起动控制电路,能解决电机无法正常起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起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会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在工程设计阶段由于设计失误造成电机距离供电端过远、供电电缆截面积选择过小,起动电流会拉低电机起动电压,使电机起动电压迅速偏离标准值,导致电机驱动的机械不能正常运转。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解决上述电机起动问题:一是更换截面积更大的供电电缆,减小供电电缆上的压降。此种方式需要重新购买电缆、开挖电缆沟、敷设电缆,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工程验收时间不允许,还增加工程投资成本。二是增设一台变压器,拉近电机与电源的距离。此种方式需要敷设一系列高压电气设备,造成电气系统结构复杂,且同样会延长施工周期,增加工程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电机起动时起动电压被拉低无法正常起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机起动控制电路,包括负荷开关、接触器、常闭按钮、常开按钮、第一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二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起动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起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荷开关、接触器、常闭按钮、常开按钮、第一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二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所述负荷开关和所述接触器的一组常开触点依次串联在三相交流母线和电机的电源端之间,所述常闭按钮、所述常开按钮、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依次串联在任意一相交流母线和零线之间,所述接触器的另一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常开按钮并联,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在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起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荷开关、接触器、常闭按钮、常开按钮、第一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二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所述负荷开关和所述接触器的一组常开触点依次串联在三相交流母线和电机的电源端之间,所述常闭按钮、所述常开按钮、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依次串联在任意一相交流母线和零线之间,所述接触器的另一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常开按钮并联,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在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接触器的线圈构成的串联线路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起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应伟孙圣权刘晨龙李文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