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盘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986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4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水盘和制冷设备,其中接水盘包括:盘体,该盘体具有容水腔,以及冷媒通道,该冷媒通道形成在盘体的盘壁内,且该冷媒通道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其中,冷媒入口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出口连通,冷媒出口与冷凝器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避免接水盘内积水对冷媒管路的腐蚀,并加快积水蒸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水盘。
技术介绍
冰箱在制冷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凝结水,凝结水由冰箱内部的排水管导入到位于压机舱的接水盘中进行收集和蒸发。但由于凝结水的温度较低,所以其蒸发的速度缓慢,当凝结水在接水盘中聚集较多而溢出,就会腐蚀冰箱内部的元件,缩短冰箱的寿命,甚至还会造成电气安全问题。通常的,通过加大蒸发盘管容积和在盘管内底部设置一端冷凝管路作为蒸发盘管,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态冷媒的热量来加快化霜水的蒸发速度,但是蒸发管路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只能加热接水盘的局部,加热效率低,导致管路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过长而加速腐蚀,对冰箱整机的可靠性存在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接水盘,用于制冷设备中,旨在避免接水盘内积水对冷媒管路的腐蚀,并加快积水蒸发。本技术提出一种接水盘,包括:盘体,该盘体具有容水腔,以及冷媒通道,该冷媒通道形成在所述盘体的盘壁内,且该冷媒通道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其中,所述冷媒入口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出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冷媒通道贴近所述容水腔设置。优选地,所述冷媒通道呈蛇形排布于接水盘的底壁内。优选地,所述冷媒通道螺旋缠绕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内。优选地,所述冷媒入口位于所述接水盘的底部,所述冷媒出口位于所述接水盘的顶部。优选地,在所述底壁内的相邻所述冷媒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侧壁内的相邻所述冷媒通道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相邻所述冷媒通道之间的间隔的范围是8mm至30mm。优选地,所述冷媒通道的径向截面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冷媒通道的平面贴近所述容水腔。优选地,所述冷媒通道的直径范围是4mm至10mm。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通以形成冷媒的闭合回路压缩机、接水盘、冷凝器、防露管、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翅片蒸发器,其中,所述接水盘包括:盘体,该盘体具有容水腔,以及冷媒通道,该冷媒通道形成在所述盘体的盘壁内,且该冷媒通道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其中,所述冷媒入口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出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入口连通。其中,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或冰柜。优选地,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盘的盘壁内设置冷媒通道,该冷媒通道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和冷凝器连通。通过本实用性新型的技术方案来避免接水盘内积水对冷媒管路的腐蚀,并加快积水蒸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接水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盘体131冷媒入口11容水腔132冷媒出口12腔壁30冷媒导入管121侧壁40冷媒导出管122底壁13冷媒通道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接水盘,能加快盘内积水的蒸发,并防止积水腐蚀冷媒管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接水盘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图中未示出)下方,包括盘体10,该盘体10具有容水腔11,以及冷媒通道13,该冷媒通道13形成在盘体10的盘壁12内,且该冷媒通道13具有冷媒入口131和冷媒出口132,其中,冷媒入口131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出口连通,冷媒出口132与冷凝器(图中未示出)入口连通。具体地,将冷媒通道13设置在接水盘的盘壁12内,制冷设备冷媒回路中的冷媒通过冷媒入口131进入冷媒通道13流动,然后从冷媒出口132离开冷媒管道13。冷凝器上的霜化水(也可以承接其它设备的的水)滴落到接水盘的容水腔11中,在容水腔11中聚积。由于冷媒通道13内的冷媒温度比容水腔11内的积水温度高,这样冷媒通道13内的冷媒通过盘壁12将冷媒的热量传递给接水盘承接的积水,接水盘内的积水吸收冷媒通道13内冷媒的热量加快挥发,避免接水盘内积水过多,从接水盘中溢出,又或是在接水盘中聚积时间太长,腐蚀接水盘0。这种设置使制冷设备的冷媒管可以不通过与积水直接接触的方式给接水盘内积水加热,避免了积水对冷媒管路的腐蚀。并且冷媒通过盘壁12对积水加热,可以使积水受热得更加均匀,利于积水的挥发。本技术中的接水盘通过将尺寸适合的两层金属板(具体的可为铝、铜等)平叠放置在刻有管路通道的模具上,通过加热、加压并以高压氮气吹胀成型制作而成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见的生产工艺来制作此接水盘。其中容水腔11的大小和制冷设备相关,且冷媒入口131与冷媒导入管20连通,冷媒出口132与冷媒导出管30连通。其中容水腔11的形状应与接水盘的形状相适配,保证接水盘具有较大的受热面积,本技术中接水盘呈长方体型,当然可以方形,也可以是球形或其他形状。优选地,如图5所示,冷媒通道13贴近容水腔11设置。通过这种贴近设置,使冷媒通道13与容水腔11内积水之间的距离短,有利于冷媒通道13内的冷媒将热量传递给容水腔11内的积水,并且还可以减少冷媒通道13内冷媒热量向接水盘外壁侧的散发,提高了容水腔11内积水对冷媒热量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有利于积水更快的挥发。优选地,如图5所示,冷媒通道13呈蛇形排布于接水盘的底壁122内。蛇形排布有利于制造,降低生产难度,并且在整个底壁122上设置冷媒通道13,保证容水腔11的受热面积够大,加快积水的蒸发。优选地,如图5所示冷媒通道13螺旋缠绕于接水盘的侧壁121内。在侧壁121上也设有冷媒通道13,这样当容水腔11的积水较多,具有一定深度后,通过在侧壁121上设置接水盘,相对的就增加了容水腔11的受热面,利于容水腔11内的积水更好更多的吸收冷媒通道13内的热量,进一步的利于其蒸发。并且,整个侧壁121上都绕接设有接水通道13(包括前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水盘,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冷凝器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该盘体具有容水腔,以及冷媒通道,该冷媒通道形成在所述盘体的盘壁内,且该冷媒通道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其中,所述冷媒入口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出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水盘,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冷凝器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该盘体具有容水腔,以及冷媒通道,该冷媒通道形成在所述盘体的盘壁内,且该冷媒通道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其中,所述冷媒入口与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出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入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贴近所述容水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呈蛇形排布于接水盘的底壁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螺旋缠绕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入口位于所述接水盘的底部,所述冷媒出口位于所述接水盘的顶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祥李平逯兆栋楼伟
申请(专利权)人: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