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676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光件及电子设备。所述导光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印刷电路板PCB和导光隔件;所述导光隔件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PCB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所述导光隔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导光隔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PCB过盈配合;所述导光隔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PCB的一端通过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插入所述导光隔件内部,使所述PCB的一端位于所述导光隔件内部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接触,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外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光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导光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外观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电子设备上出现了用于表示当前电子设备内置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灯。以指示灯的数量为4个为例,则当4个指示灯全亮时,表明当前电池的剩余电量较多;当4个指示灯只亮起1个时,表明当前电池的剩余电量较少,待充电。以指示灯的数量为4个为例,通常在电子设备的侧面设置有四个独立暗格的隔光结构。现有技术中,隔光结构通常是采用硬质材料(例如硬胶)制成的暗格结构,这种结构通常都有缝隙,导致漏光,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即使在缝隙处粘接泡棉以防止漏光,但这种方式会导致操作流程繁琐,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件及电子设备,能够避免导光结构漏光,提升用户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印刷电路板(PCB,Prin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印刷电路板PCB和导光隔件;所述导光隔件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PCB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所述导光隔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导光隔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PCB过盈配合;所述导光隔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PCB的一端通过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插入所述导光隔件内部,使所述PCB的一端位于所述导光隔件内部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接触,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印刷电
路板PCB和导光隔件;所述导光隔件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PCB
形成的容置空间中;
所述导光隔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使所述导光隔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
中,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PCB过盈配合;
所述导光隔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PCB的一端通
过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插入所述导光隔件内部,使所述PCB的一
端位于所述导光隔件内部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接触,位于所述第二
端的第二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光隔件的第二端
相对应的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外部的第一区域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通
过粘结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
外部的第一区域设置为凹形,当所述装饰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后,所述装饰
件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采用透光率达
到预设阈值的材料制成;且所述装饰件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的颜色一
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的第一端设置
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容置于所述导光隔件的容置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睿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