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4510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充电系统,包括若干个红外充电装置和待充电装置,通过红外线配对建立连接,为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待充电装置和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建立配对连接;待充电装置接收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红外充电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充电距离不理想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无线充电器的有效充电距离和供电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充电系统和红外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其技术为磁感应或是磁共振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传输电能,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通用性。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器有效充电距离都不甚理想,短则几毫米,长则几十厘米,让无线充电的使用感受大打折扣,另外,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充电效率较低,并且仅提供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充电系统和红外充电方法,提高了无线充电器的有效充电距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红外充电系统包括红外充电装置和待充电装置;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将电能转换为红外信号进行发射;所述待充电装置接收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所述红外充电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装置通过红外信号配对连接。其中,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包括底盒和可透红外面壳,所述可透红外面壳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所述底盒固定连接,形成充电器的内腔;腔内设置有红外发射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为激光二极管,为了降低因单个激光二极管损坏而导致红外充电装置的充电能力下降,所述激光二极管呈矩阵阵列形式排列或分布成若干个同心圆。进一步地,为了安装方便以及增加系统的可移动性,所述底盒的外侧设置有可折叠的插头,与设置在充电器内腔中的电源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待充电装置包括:红外检测模块、红外转换模块和红外接收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红外信号,并向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发送检测信息;所述红外转换模块用于将红外检测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所携带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所述待充电装置的蓄电池中;所述红外接收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检测信息后与所述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建立配对连接,并命令所述红外转换模块进行光能转换。更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待充电装置能够在辐射区内任意地点得到稳定的充电质量,所述红外充电装置采用蜂窝分布结构。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红外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红外充电装置将电能转换为红外信号进行发射;待充电装置和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建立配对连接;若配对成功,所述待充电装置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其中,所述待充电装置和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建立配对连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待充电装置进入红外辐射区时,所述待充电装置的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红外信号,向所述待充电装置的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所述红外接收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后向所述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发送配对请求;所述红外发送控制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最大充电门限决定是否配对,若当前正在充电的待充电装置个数已经达到所述最大充电门限,则向所述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发送配对失败信息,若当前正在充电的待充电装置个数低于所述最大充电门限,则向所述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发送配对成功信息,建立配对连接。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给待充电装置提供更多的充电机会,并且考虑到待充电装置当前电量情况,所述待充电装置根据预先设置的配对请求电量门限发送配对请求,若待充电装置当前的电量高于该门限时,则周期性发送配对请求直至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发送配对成功指令后结束请求,若电量低于所述请求电量门限时,则仅发送一次配对请求。更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有效的配置系统内的充电资源,当所述待充电装置离开红外辐射区或达到预设电量时,则配对自动断开,结束充电;所述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内设置有配对列表更新机制,用于周期性更新配对列表,所述配对列表用于存储配对信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红外充电系统利用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对红外充电装置、待充电装置进行了有效配对,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供电稳定性;通过设置红外充电装置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提高了辐射区内充电资源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红外充电方法通过待充电装置周期性发送配对信息,既充分考虑待充电装置当前的电量限制,降低了待充电装置的电能消耗;同时通过周期性的配对列表更新,进一步提高了辐射区内充电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红外充电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图2是红外充电装置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红外充电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红外充电装置中可透红外面壳的立体图;图5是100个红外充电装置和1个待充电装置的充电示意图;图6是100个红外充电装置和2个待充电装置的充电示意图;图7是100个红外充电装置和10个待充电装置的充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图1中的红外充电系统包括:若干个红外充电装置和待充电装置,红外充电装置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待充电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者是可穿戴设备以及无线音箱、键盘等辅助设备。上述红外充电装置可以采用如图2至4中所示的结构,该红外充电装置包括:底盒1和可透红外面壳2,底盒1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可透红外面壳2为凸半球状结构,可透红外面壳2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底盒1固定连接,形成充电器的内腔;底盒1的外侧设置有可折叠的插头,底盒1和可透红外面壳2之间设置有隔离支架4,隔离支架4将充电器的内腔分成两个腔体,第一腔体由底盒1和隔离支架4形成,其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模块5和红外发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5与可折叠插头电连接,红外发射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5电连接;第二腔体由可透红外面壳2和隔离支架4形成,其内设置有红外发射模块3,红外发射模块3与控制电路板上的红外发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5分别电连接,红外发射模块3里集成了若干个红外发射单元,这些发射单元呈矩阵阵列形式排列或分布成若干个同心圆;发射单元为激光二极管,在红外发射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可透红外面壳2的外部发射红外线。待充电装置包括:红外检测模块、红外转换模块和红外接收控制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红外信号,并向红外接收控制模块上报红外信号的信息;红外转换模块可采用光伏电池,用于将红外检测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所携带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待充电装置的蓄电池中;红外接收控制模块与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其内有预先设置的控制程序,一方面接收红外检测模块上报红外信号发现信息,另一方面与红外充电器的红外发射控制模块建立配对关系,配对成功后打开红外转换模块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当待充电装置进入红外辐射区时,待充电装置的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红外信号,向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红外接收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向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发送配对请求;红外发送控制模块根据系统中目前的充电情况决定是否配对,并将结果反馈给红外接收控制模块;若配对成功,则红外接收控制模块启动红外转换模块进行能量转换。若配对不成功,可以预先在待充电装置进行配对请求电量门限设置,即当前待充电装置的电量高于该门限时,则可以选择周期性发送配对请求直至红外发送控制模块发送配对成功指令后结束请求,若电量低于该门限时,则仅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充电装置和待充电装置;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将电能转换为红外信号进行发射;所述待充电装置接收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所述红外充电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装置通过红外信号配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充电装置和待充电装置;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将电能转换为红外信号进行发射;所述待充电装置接收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所述红外充电装置与所述待充电装置通过红外信号配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充电装置包括底盒(1)和可透红外面壳(2),所述可透红外面壳(2)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所述底盒(1)固定连接,形成充电器的内腔;腔内设置有红外发射模块(3)和电源模块(5),所述红外发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3)和所述电源模块(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3)包括若干个激光二极管,所述激光二极管呈矩阵阵列形式排列或分布成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升刘翠勤陈彦方小卫李明杰刘俊艳高照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腾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