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金龙专利>正文

预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528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管,旨在提供一种管内液体流通顺畅的预埋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管及套接在内管上的外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内管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插槽的环形件,所述的环形件包括与内管内壁连接的连接部和连接部连接的平行部,所述的连接部外壁与内管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外壁设有圆角,通过设置环形件能将与预埋管连接的管件紧密结合起来,且使接缝位于环形件内,使水直接通过环形件外壁流到管子内口,即使渗漏的可能性减少,且所述的连接部外壁与内管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外壁设有圆角,便于管道内水流能平稳通过,避免了水流在碰撞碰撞并渗出管道,大大减少了渗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件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预埋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安装工程中,要安装很多需要穿过墙板或者楼板的管道,其中有些是需要防渗漏的,例如卫生间、屋面的管道,这就需要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放置预埋管,以免因封堵不严而发生渗漏,造成后期损失,但是尽管使用了预埋管也容易渗漏,因为预埋成型后,混凝土或水泥会收缩,造成预埋管与楼层层板之间出现间隙,且预埋管内部流通通道大多设有支撑或固定管件的阶梯状结构,导致流通不顺畅,尤其是水量较大时,使预埋管道内液体会向上流出,当上层出现积水时,水会从间隙往下层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内液体流通顺畅的预埋管。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预埋管,包括内管及套接在内管上的外管,还包括与内管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插槽的环形件,所述的环形件包括与内管内壁连接的连接部和连接部连接的平行部,所述的连接部外壁与内管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外壁设有圆角。优选的,本技术的所述的内管包括漏斗状的连接段,所述的连接段位于环形件上方。优选的,所述的内管外壁设有第一环形挡片,所述的第一环形挡片上部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凹槽。优选的,所述的内管底部设有第二环形挡片,所述的第二环形挡片底部设有至少两条环形槽。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环形挡片与内管外壁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为三角形或扇形。优选的,所述的内管顶部设有环状凹槽。优选的,所述的内管外壁上部设有若干加强环。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预埋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环形件能将与预埋管连接的管件紧密结合起来,且使接缝位于环形件内,使水直接通过环形件外壁流到管子内口,即使渗漏的可能性减少,且所述的连接部外壁与内管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外壁设有圆角,便于管道内水流能平稳通过,避免了水流在碰撞碰撞并渗出管道,大大减少了渗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预埋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预埋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所示:1、内管;11、环状凹槽;12、连接段;2、外管;3、环形插槽;4、环形件;41、连接部;42、平行部;5、圆角;6、第一环形挡片;61、环形凹槽;7、第二环形挡片;71、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预埋管,包括内管1及套接在内管1上的外管2,还包括与内管1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插槽3的环形件4,所述的环形件4包括与内管1内壁连接的连接部41和连接部41连接的平行部42,所述的连接部41外壁设有圆角5,通过设置环形件4能将与预埋管连接的管件紧密结合起来,且使接缝位于环形件4内,使水直接通过环形件4外壁流到管子内口,即使渗漏的可能性减少,且所述的连接部41外壁设有圆角5,便于管道内水流能平稳通过,避免了水流在碰撞并渗出管道,大大减少了渗漏的可能性,也可以将连接部41外壁与内管1内壁夹角大于90°,即设置便于水流能平稳通过的钝角结构,免了水流在碰撞碰撞并渗出管道,大大减少了渗漏的可能性。所述的内管1外壁设有第一环形挡片6,所述的第一环形挡片6上部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凹槽61,所述的内管1底部设有第二环形挡片7,所述的第二环形挡片7底部设有至少两条环形槽71,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挡片6和第二环形挡片7,加强了预埋管和建筑的结合程度,且能有效阻挡水流通过预埋管外壁和建筑之间的缝隙渗漏,另外,所述的内管1顶部设有环状凹槽11,第一环形挡片6上环形凹槽61和环状凹槽11均可以便于预埋管设置加长管,使实用更加方便。所述的第二环形挡片7与内管1外壁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为三角形或扇形,大大增加了结构稳定性,使预埋管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根据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部41外壁与内管1内壁夹角大于90°,即设置便于水流能平稳通过的钝角结构,免了水流在碰撞碰撞并渗出管道,大大减少了渗漏的可能性。所述的内管1包括漏斗状的连接段12,所述的连接段12位于环形件4上方,便于管道内水流能平稳通过,避免了水流在碰撞,降低了了渗漏的可能性。所述的内管1外壁上部设有两道平行设置的加强环,且一道加强环设置在内管1外壁顶部,通过设置加强环加强了预埋管上部与建筑的结合程度,且不影响对预埋管的施工,结构简单可靠,能有效阻挡水流通过预埋管外壁和建筑之间的缝隙渗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埋管,包括内管(1)及套接在内管(1)上的外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内管(1)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插槽(3)的环形件(4),所述的环形件(4)包括与内管(1)内壁连接的连接部(41)和连接部(41)连接的平行部(42),所述的连接部(41)外壁与内管(1)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41)外壁设有圆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管,包括内管(1)及套接在内管(1)上的外管(2),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与内管(1)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插槽(3)的环形件(4),所述的环形件(4)包
括与内管(1)内壁连接的连接部(41)和连接部(41)连接的平行部(42),所述的连
接部(41)外壁与内管(1)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41)外壁设有圆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包括漏斗状的连
接段(12),所述的连接段(12)位于环形件(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外壁设有第一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薛金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