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除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280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除颤器,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正向和负向除颤放电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好的除颤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除颤仪器行业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除颤器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证明,大多数心源性猝死原因是室速(VT)的发作并很快发展为室颤(VF),而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为有效地治疗方法为及时点击除颤转复心律,恢复心脏功能。体外自动除颤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简称AED)是可对室速、室颤等危重心律失常的心电信号进行自动识别并迅速进行点击复律的先进设备。近年来,国外已开始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并推行公共除颤计划,以便对突发室颤的病人进行及时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点击除颤目前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和心脏造成伤害,给意识清醒的患者会带来强烈的疼痛感,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早期的除颤设备一般产生单相波进行除颤,即施加一个单相电流脉冲到患者以达到除颤的目的,单相波除颤一般需要采用很高的电压和电流,电压往往达到4000V甚至5000V,电流最高也会达到几百安培,虽然除颤脉冲的时间很短,但是,还是存在导致患者的后果,降低治疗效果。随着医学发展,出现了利用双相波进行除颤治疗的设备,双相波可以在更低的能量和更低的电流下获得比单相波更高的除颤转复率,更加安全有效。不过,现有的双相波除颤设备,一般采用一个能量存储模块进行能量储存,使用时,首先利用能量存储模块的初始能量进行正向除颤放电,然后利用剩余能量进行负向除颤放电,这种情况下,难以对负向除颤放电进行控制,导致除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外除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外除颤器,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心电采集单元,所述心电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心电采集单元包括高压保护电路、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50Hz陷波器、自适应放大器和模数转换电路,所述高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50Hz陷波器、自适应放大器和模数转换电路后与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主控单元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进一步,所述主控单元采用ARM9系列处理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体外除颤器,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本除颤器采用正向储能电容和负向储能电容分别存储正向除颤放电和负向除颤放电所需的能量,放电时,分别采用正向放电脉冲和负向放电脉冲来产生放电脉冲,便于对正向和负向除颤放电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好的除颤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体外除颤器的电子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体外除颤器的心电采集单元的电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外除颤器,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心电采集单元,所述心电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述心电采集单元包括高压保护电路、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50Hz陷波器、自适应放大器和模数转换电路,所述高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50Hz陷波器、自适应放大器和模数转换电路后与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控单元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控单元采用ARM9系列处理器。以下结合详细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体外除颤器,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心电电极、心电采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无线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本除颤器采用正向储能电容和负向储能电容分别存储正向除颤放电和负向除颤放电所需的能量,放电时,分别采用正向放电脉冲和负向放电脉冲来产生放电脉冲,从而达到产生双相波进行除颤的目的。具体的,除颤过程中,正向储能电容依次通过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连接患者进行放电,向患者施加正向放电脉冲,相似的,负向储能电容依次通过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连接患者进行放电,向患者施加负向放电脉冲,从而实现除颤目的。心电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从而与人体连接后形成放电回路。采用本结构后,便于对正向和负向除颤放电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好的除颤效果。心电采集单元可以采集患者的实时的心电信号并发送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显示单元同步显示患者的心电信号,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将患者的心电信号发送到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进行显示或存储。设置无线通信单元后,无需采用导线或者移动存储设备,可直接将心电信号发送到智能终端,便捷且快速。心电采集单元的输入端接心电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详细的,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心电采集单元包括高压保护电路、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50Hz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外除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除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高压充电电路、正向储能电容、负向储能电容、放电电路和心电电极,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高压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向储能电容的输出端和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心电电极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除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三多张红卫陈宏明周苡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