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456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含有锅体,设置在锅体外侧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汽管和进汽阀,进汽管的一端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壳体相通,进汽管的另一端与进汽阀相连,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疏水器相连,还含有冷水管、出水阀和进水阀,冷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上且与壳体相通,冷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出水阀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层保温层。该打浆锅能够有效缩短冷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制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打浆锅设备,该打浆锅含有锅体,设置在锅体外侧的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汽管,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疏水器相连。当需要对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进行加热时,水蒸气从壳体上设有的进汽管进入锅体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对锅体进行加热。当加热完毕后,水蒸气则停止进入壳体与锅体之间的空间内,这时锅体自然降温。由于加热完毕后的锅体冷却,是通过自然降温来完成的,因此延长了工序时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该打浆锅能够有效缩短冷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含有锅体,设置在锅体外侧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汽管和进汽阀,进汽管的一端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壳体相通,进汽管的另一端与进汽阀相连,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疏水器相连,还含有冷水管、出水阀和进水阀,冷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上且与壳体相通,冷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出水阀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层保温层。在上述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中,由于在壳体的另一侧上设置了冷水管,当加热完毕后,切断水蒸气,冷水从冷水管及时进入壳体与锅体之间的空间内,对锅体进行冷却,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自然降温而导致工序时间延长的问题,因此大大缩了短冷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br>图1中,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含有锅体5,设置在锅体5外侧的壳体3,壳体3上设有进汽管2和进汽阀1,进汽管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3的一侧上且与壳体3相通,进汽管2的另一端与进汽阀1相连。壳体3的底部设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与疏水器7相连。上述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还含有冷水管11、出水阀9和进水阀10。冷水管1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另一侧上且与壳体3相通,冷水管11的另一端与进水阀10相连,出水阀9与所述出水管8相连。进汽管2与冷水管11设置在壳体3的两侧,有利于汽管与水管的布置,避免汽管与水管混杂,而不利于维护和检修。所述壳体3上设有一层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由硅酸铝保温材料制成。在壳体3上设置一层保温层有助于提高加热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加快冷却速度。上述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需要加热时,水蒸气从壳体3上设有的进汽管2进入锅体5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4内,对锅体5进行加热。当加热完毕后,需要对锅体5进行冷却时,首先通过进汽阀1切断水蒸气进入进汽管2中,然后打开进水阀10,使冷水经过进水管11进入到锅体5与壳体3之间的空间4内,对锅体5进入冷却,冷却后的水经出水管8通过出水阀9排出。通过冷水对锅体5进行冷却,大大缩短了冷却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含有锅体,设置在锅体外侧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汽管和进汽阀,进汽管的一端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壳体相通,进汽管的另一端与进汽阀相连,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疏水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冷水管、出水阀和进水阀,冷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上且与壳体相通,冷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阀相连,出水阀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层保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药生产的打浆锅,含有锅体,设置在锅体外侧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汽管和进汽阀,进汽管的一端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壳体相通,进汽管的另一端与进汽阀相连,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芳张慧君陈太标刘元海严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