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191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17:39
一种自动分箱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两个分箱机构和升降机构。输送机构设于机架下方;两个分箱机构沿Y轴方向排列,两个分箱机构均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并分别位于该输送机构的两侧,分箱机构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机构、分箱螺杆和第二驱动机构,分箱螺杆沿Z轴方向设置并且枢接于活动架上,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带动活动架沿Y轴方向运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设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承接件,承接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Z轴方向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送机构、升降机构和分箱机构的共同配合,实现分箱工序的自动化,工作效率较高,而且利用螺杆的原理进行分箱,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靠,运行稳定、维护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箱装置
技术介绍
条包在封装时,需要装设于周转箱中,因此,需要对周转箱进行输送,由于周转箱是以层叠的方式放置的,形成层叠设置的整剁箱堆,因此在输送时需要将层叠的多个周转箱分离开来。现有的分箱方式大多数是将层叠设置的整剁箱堆通过物流输送线输送至指定位置,由人力将整剁箱堆一个个的拆分成单独的,再放入生产流水线上。这种传统的采用人力操作的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增加了成本,而且极大的限制住了其产能大小。T型换向器包括横轴和纵轴,横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纵轴上固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这样,两个T型换向器的横轴同轴连接时,通过改变T型换向器的摆放方向(比如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二锥齿轮的左侧或者右侧),可以改变两个T型换向器的纵轴是往同一转向转动或者往相反方向转动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箱装置,可以实现分箱工序的自动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分箱装置,包括:机架;用于输送周转箱的输送机构,设于机架下方并沿X轴方向输送;沿Y轴方向排列的两个分箱机构,均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并分别位于该输送机构的两侧,分箱机构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机构、分箱螺杆和第二驱动机构,活动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Y轴方向活动,分箱螺杆沿Z轴方向设置并且枢接于活动架上,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br>上并用于带动活动架沿Y轴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架上并用于带动分箱螺杆转动;用于升降周转箱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设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承接件,承接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Z轴方向活动,第三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承接件沿Z轴方向运动。分箱螺杆的外侧设有螺纹,该螺纹的上端形成起始端、下端形成终止端,该两个分箱机构的分箱螺杆的螺纹终止端均位于同一高度。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T型换向器,该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该T型换向器的横轴转动,该分箱螺杆与该T型换向器的纵轴同轴连接。该分箱机构包括两个分箱螺杆,两个分箱螺杆沿X轴方向间隔排列并且两个分箱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T型换向器,该两个T型换向器分别为第一T型换向器和第二T型换向器,该第一T型换向器和第二T型换向器的横轴同轴连接,该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T型换向器或者第二T型换向器的横轴转动,第一T型换向器和第二T型换向器的纵轴往相反的转向转动,两个分箱螺杆分别与第一T型换向器和第二T型换向器的纵轴同轴连接。该传动机构包括第三T型换向器和皮带,该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固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三T型换向器的横轴上固设有第二皮带轮,皮带套装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第三T型换向器的纵轴与第一T型换向器或者第二T型换向器的横轴同轴连接。该分箱螺杆的螺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两个链轮、传动链、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传动链绕设于两个链轮上,第二电机用于带动其中一个链轮转动,该第一滑动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相对机架沿X轴方向滑动,该第二滑动件安装于第一滑动件上并可相对于第一滑动件沿Z轴方向滑动,该承接件固定于第二滑动件上。该输送机构上方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输送机构、升降机构和分箱机构的共同配合,实现分箱工序的自动化,工作效率较高,而且利用螺杆的原理进行分箱,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靠,运行稳定、维护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输送机构和周转箱);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T型换向器和第二T型换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箱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其中:10、机架;20、输送机构;30、分箱机构;31、活动架;32、第一驱动机构;33、分箱螺杆;331、螺纹;332、起始端;333、终止端;34、第二驱动机构;341、第一电机;342、第一T型换向器;343、第二T型换向器;344、第三T型换向器;345、皮带;346、第一皮带轮;347、第二皮带轮;40、升降机构;41、第三驱动机构;411、第二电机;412、链轮;413、传动链;414、第一滑动件;415、第二滑动件;42、承接件;50、限位杆;60、周转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分箱装置,包括机架10、输送机构20、两个分箱机构30和升降机构40。输送机构20设于机架10下方、并沿X轴方向输送周转箱60;两个分箱机构30沿Y轴方向排列,两个分箱机构30均位于输送机构20上方并分别位于该输送机构20的两侧,分箱机构30包括活动架31、第一驱动机构32、分箱螺杆33和第二驱动机构34,活动架31安装于机架10上并可沿Y轴方向活动,分箱螺杆33沿Z轴方向设置并且枢接于活动架31上,第一驱动机构32安装于机架10上并用于带动活动架31沿Y轴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34安装于活动架31上并用于带动分箱螺杆33转动;升降机构40用于升降周转箱60,包括第三驱动机构41和设于输送机构20上方的承接件42,承接件42安装于机架10上并可沿Z轴方向活动,第三驱动机构41用于带动承接件42沿Z轴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先使升降机构40的承接件42贴近于输送机构20上端面,将堆垛好的整剁箱堆放置在输送机构20上,利用输送机构20将层叠设置的整剁箱堆输送至升降机构40处、并使整剁箱堆位于承接件42上方,利用第三驱动机构41带动承接件42上升、以将整剁箱堆顶升至两个分箱螺杆33之间,利用第一驱动机构32带动两个分箱螺杆33相互靠近,使整剁箱堆夹设在两个分箱螺杆33之间、并且该整剁箱堆最下方的一个周转箱60两侧的边缘分别夹设支撑在两个分箱螺杆33的螺纹331上,接着,令两个分箱机构30的第二驱动机构34带动各自的分箱螺杆33转动,以使整剁箱堆逐渐向下运动,直至该最下方的一个周转箱60与两个分箱螺杆33脱离,这时,利用升降机构40的承接件42承接掉落的周转箱60,并利用第三驱动机构41带动承接件42下移以将周转箱60降落至输送机构20上,由输送机构20向前输送,当一个整垛周转箱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分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分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输送周转箱的输送机构,设于机架下方并沿X轴方向输送;沿Y轴方向排列的两个分箱机构,均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并分别位于该输送机构的两侧,分箱机构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机构、分箱螺杆和第二驱动机构,活动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Y轴方向活动,分箱螺杆沿Z轴方向设置并且枢接于活动架上,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带动活动架沿Y轴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架上并用于带动分箱螺杆转动;用于升降周转箱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设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承接件,承接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Z轴方向活动,第三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承接件沿Z轴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用于输送周转箱的输送机构,设于机架下方并沿X轴方向输送;
沿Y轴方向排列的两个分箱机构,均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并分别位
于该输送机构的两侧,分箱机构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机构、分箱螺
杆和第二驱动机构,活动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Y轴方向活动,分箱
螺杆沿Z轴方向设置并且枢接于活动架上,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
上并用于带动活动架沿Y轴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架上
并用于带动分箱螺杆转动;
用于升降周转箱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设于输送机构
上方的承接件,承接件安装于机架上并可沿Z轴方向活动,第三驱动
机构用于带动承接件沿Z轴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箱螺杆的
外侧设有螺纹,该螺纹的上端形成起始端、下端形成终止端,该两个
分箱机构的分箱螺杆的螺纹终止端均位于同一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
构包括第一电机和T型换向器,该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该T型换向器的
横轴转动,该分箱螺杆与该T型换向器的纵轴同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箱机构
包括两个分箱螺杆,两个分箱螺杆沿X轴方向间隔排列并且两个分箱
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T型换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鹏飞许永明王锦强王向东李德法马学成吴永兴陈钦中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傲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