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0365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该方法先将待加固土遗址的非遗迹原土水洗后,再填补入待加固土遗址的裂缝处,并用回贴修复剂粘贴,然后用正硅酸乙酯加固后再用草酸加固,整个加固过程中并用保鲜膜进行封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含砂量比较大的土遗址,采用水洗土不但有利于增加土体的耐盐性,同时保证了土体的透气性和强度,保鲜膜封护不但增加了土体的强度和透气性,而且不改变土体的色差;采用正硅酸乙酯加固后再用草酸加固,在增强土体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土体的透气性,且不改变色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文物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土遗址属于我国重大的不可移动文物,大致分为两类室内土遗址和露天土遗址,具有非常丰富历史文化与自然信息,对后人探索前人有着重要的价值。露天土遗址暴露在室外大自然之中,保存环境复杂多变,长期遭受恶劣自然环境的侵蚀,每年都有大量的露天土遗址消失殆尽。目前土遗址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开裂及崩塌,风化等,尤其风化导致的破坏尤为严重。目前国内对土遗址风化加固材料大概分为三种:(1)无机材料,例如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水玻璃等;(2)有机材料,例如有机硅材料、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水性氟材料等;(3)复合材料,例如硅溶胶-硅树脂材料、丙烯酸-有机硅-环氧树脂体杂化材料等。这些材料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土遗址加固的关键问题是加固后土壤需要有一定强度、透气性、不改变色差。石峁遗址是我国乃至全球重大考古发现,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它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1)将待加固土遗址的非遗迹原土与去离水按质量比为1:4~1:6混合,超声振荡水洗10~20分钟,离心分离,向沉淀中继续加入相同量的去离子水,重复超声振荡水洗,直至水洗后上清液的电导率值不再变化,晾干沉淀,得到水洗土;(2)将水洗土填补入待加固土遗址的裂缝处,在裂缝边缘涂抹回贴修复剂进行粘贴,其中回贴修复剂是ZB‑F600双组份FEVE水性氟树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1:7,所述的溶剂是蒸馏水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3:7~6:4的混合液;(3)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6~8:0.8~1.5的混合液滴加到待加固土遗址裂缝处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
(1)将待加固土遗址的非遗迹原土与去离水按质量比为1:4~1:6混合,超声
振荡水洗10~20分钟,离心分离,向沉淀中继续加入相同量的去离子水,重复超
声振荡水洗,直至水洗后上清液的电导率值不再变化,晾干沉淀,得到水洗土;
(2)将水洗土填补入待加固土遗址的裂缝处,在裂缝边缘涂抹回贴修复剂进
行粘贴,其中回贴修复剂是ZB-F600双组份FEVE水性氟树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3~1:7,所述的溶剂是蒸馏水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3:7~6:4的混合液;
(3)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6~8:0.8~1.5的混合液滴
加到待加固土遗址裂缝处填补的水洗土上,用保鲜膜封护24~48小时;
(4)揭开保鲜膜,在水洗土上再滴加质量分数为2%~3%的草酸乙醇溶液,继
续用保鲜膜封护24~48小时;
(5)重复步骤(3)和(4),即完成土遗址的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中,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7:1的混合液滴加到待加固
土遗址裂缝处填补的水洗土上,每100g水洗土每次滴加2~5mL混合液,且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虎傅鹏戎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