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放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712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放苗器,包括推杆、轴承、把手、支撑杆、行走轮、螺栓和刀片。推杆的一端与轴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支撑杆的一端与轴承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行走轮,轴承的两端为螺丝状,在支撑杆内外两侧的轴承上设有螺栓,刀片等间距、放射状、活动设置在行走轮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使行走轮在不破坏地膜的前提下,放苗器在地膜上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考虑了不同栽培方式棉花种植的行距的差异,可调节双行行走轮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一人可完成放苗作业,工作效率高。

Cotton seedling la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tton seedling throw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ush rod, a bearing, a handle, a supporting rod, a running wheel, a bolt and a blade.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and the bearing are hinged together,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bearing,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lking wheel bearing, both ends of the screw, a bolt in the bearing supporting rod on both sides, blade spacing, radial, activity is arranged around the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the walking wheel without destroying the film, walking in the plastic film seed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ow spacing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f cotton planting, can adjust the spacing of double row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easy to use, a person complete seedling operation,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作用的工人棉花放苗器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是棉花种植常用的种植技术,地膜覆盖又多采用膜内条播的种植方式,地膜覆盖后必须在棉花出苗后及时将棉苗从地膜中释放出来,以免由于温度和湿度过高对棉苗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报道有关棉花放苗机具的较多,如中国专利93211497.0、93214076.9、93219745.0、94214936.X、97209633.7、201120229508.0公开的放苗机具均为大型的拖拉机牵引结构,其特点是结构复杂、机械牵引、工作效率高,这些放苗机具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棉花或玉米地膜覆盖生产所用。对于相对面积较小的土地来说,人工放苗机具更为适宜。中国专利94208275.3、96214615.3、200420065626.2、201020662190.0公开了一些人工放苗的机具,但是总体上还存在结构复杂、机具造价高等问题。中国专利201420319794.3公开了一种玉米放苗器,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其每次放一苗都需要完全重复一次作业过程,因此工作效率较低。所以进一步开发重量轻、便于人工操作的放苗机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放苗器具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放苗器,该放苗器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棉花放苗器,包括推杆1、轴承2、把手3、支撑杆4、行走轮5、螺栓6、刀片7。所述的推杆1的一端与轴承2铰接在一起,另一端设置有把手3。所述的支撑杆4的一端与轴承2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行走轮5。所述的轴承2的两端为螺丝状,在支撑杆4内外两侧的轴承2上设有螺栓6。所述的刀片7等间距、放射状、活动设置在行走轮5的外围。使用时,首先松开轴承两端的四个螺栓,调节行走轮与棉花播种的行距相等,在行走轮的外围将刀片安装好,搬起放苗器对准棉花苗行距放好,手持把手推动放苗器前行,即实现了棉花地膜种植的双行放苗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使行走轮在不破坏地膜的前提下,放苗器在地膜上行走;(2)本技术考虑了不同栽培方式棉花种植的行距的差异,可调节双行行走轮的间距;(3)本技术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一人可完成放苗作业,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杆,2、轴承,3、把手,4、支撑杆,5、行走轮,6、螺栓,7、刀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棉花放苗器,包括推杆1、轴承2、把手3、支撑杆4、行走轮5、螺栓6和刀片7。推杆1的一端与轴承2铰接在一起,另一端设置有把手3。支撑杆4的一端与轴承2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行走轮5。轴承2的两端为螺丝状,在支撑杆4内外两侧的轴承2上设有螺栓6,用于调节两个行走轮5的间距。刀片7等间距、放射状、活动设置在行走轮5的外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放苗器,其特征在于,放苗器包括推杆、轴承、把手、支撑杆、行走轮、螺栓和刀片,推杆的一端与轴承铰接在一起,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支撑杆的一端与轴承活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行走轮,轴承的两端为螺丝状,在支撑杆内外两侧的轴承上设有螺栓,刀片等间距、放射状、活动设置在行走轮的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放苗器,其特征在于,放苗器包括推杆、轴承、把手、支撑杆、行走轮、螺栓和刀片,推杆的一端与轴承铰接在一起,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巧刘跃鹏王咪许琦武林琳丁霄王华竹梦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