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183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箱。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包括箱体和箱底,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待充电物固定槽,任一所述固定待充电物固定槽内均设置有充电接头,多个所述充电接头并联连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充电接头连接。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一种带有多个充电位的充电箱,从而使得多个待充电物可以同时充电,提高了待充电物的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箱
技术介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充电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电动车充电器、手机充电机、汽车充电桩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充电器的各种功能也被开发设计出来,例如定时充电、充电保护等。随着智能包装的出现,给包装物进行充电势在必行,当前对包装物进行充电,利用充电器直接进行连接电源进行充电,然而,包装物较多且电源接头有限,大大降低了充电的效率。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充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箱。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包括箱体和箱底,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待充电物固定槽,任一所述固定待充电物固定槽内均设置有充电接头,多个所述充电接头并联连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充电接头连接。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一种带有多个充电位的充电箱,从而使得多个待充电物可以同时充电,提高了待充电物的充电效率。为了节省充电箱的摆放空间,设计如下结构,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箱底与卡接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框架与所述箱体的上口相配合使用,所述卡接框架内设置有与所述待充电物固定槽相配合使用的上固定槽。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设计一种充电箱摞放结构,上充电箱的卡接框架,卡接于所述箱体的上口内,从而可以实现充电箱的摞放,大大节约了空间。为了避免待充电物过充,需要限制充电的时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口与所述充电接头之间设置有定时器。通过设置定时器,从而使得当充电预设时间后,自动停止充电,可以防止过充,对待充电物进行有效保护。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过充电路机构可以为定时器,所述定时器发条定时器或555定时器。其中,罩壳与底座组成定时器的壳体,壳内装有发条连接着头轮、二轮、三轮、四轮实现增速,通过擒纵轮、摆轮释放来控制时间,通过杠杆,凸轮,断合座,动簧片和静簧片断合进行定时控制。其中,所述发条的厚度从始端到末端的厚度是由厚到薄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底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充电电路连接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防过充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发条定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箱底,3.卡接框架,4.充电接头,5.上固定槽,6.充电口,7.防过充电路机构,10.罩壳、20.摆轮、30.擒纵轮、40.四轮、50.三轮、60.二轮、70.头轮、80.发条、90.杠杆、100.底座、110.主轴、120.凸轮、130.断合座、140.动簧片、150.静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包括箱体1和箱底2,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待充电物固定槽,任一所述固定待充电物固定槽内均设置有充电接头4,多个所述充电接头4并联连接,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充电接头4连接。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一种带有多个充电位的充电箱,从而使得多个待充电物可以同时充电,提高了待充电物的充电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待充电物固定槽可以通过隔离板隔开,其大小和形状根据待充电物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设置,充电接头的位置与待充电物充电接口的位置和小大相一致,从而,充电接头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设置在固定槽的底端面中间部位或者固定槽的侧壁,为了保证输入电压的一致性以及电路设置的独立性,避免一个电路坏掉后,影响其他电路,将多个充电接头并联在充电电路中。在箱体上设置充电口,充电口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可以设置在箱体某一侧,充电口与充电电路相连接,并给充电接头供电。如图1-图4所示,为了节省充电箱的摆放空间,设计如下结构,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箱底与卡接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框架与所述箱体的上口相配合使用,所述卡接框架内设置有与所述待充电物固定槽相配合使用的上固定槽。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设计一种充电箱摞放结构,上充电箱的卡接框架,卡接于所述箱体的上口内,从而可以实现充电箱的摞放,大大节约了空间。卡接框架为框架结构,其大小和形状与箱体上端开口一致,其与箱底可以焊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卡接。卡接框架内可以通过隔离板隔离为上固定槽,上固定槽的形状和大小、位置与相对应的待充电物固定槽一致。为了避免待充电物过充,需要限制充电的时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口与所述充电接头之间设置有防过充电路机构。通过设置防过充电路机构,从而使得当充电预设时间后,自动停止充电或减小充电电流,可以防止过充,对待充电物进行有效保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过充电路机构可以设置在箱体外壁或箱体内壁,根据实际需进行设定。根据图5所示,可以看到充电口与防过充电路机构串联,多个充电接头之间并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过充电路机构可以为定时器,可以为其他防过充电路结构,所述定时器可以为市场上常见的发条定时器,555定时器,或者为其他具有定时功能的定时器。如图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过充电路结构,当蓄电池充电电压高于某一预定值时,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使充电电流自动地减小到规定值,防止蓄电池过充点。本电路结构包括:(1)降压整流电路:变压器、整流二极管D4、D5;(2)SCR1可控硅触发电路:电阻R1、二极管D1、可控硅SCR1;(3)大电充电电路:整流电路及可控硅SCR1(4)小电流充电电路:整流电路、二极管D3、电阻R4、电位器W2,(5)大电流切断电路:电阻R1、电阻R2,可控硅SCR2稳压管DW、电位器W1以及电阻R5等。本电路原理:当SCR1被触发导通后进行大电流充电。当充电电压升高到规定的上限值时,由于预先调节W1使电位器W1的滑动点与地之间的电压等于稳压管DW的稳压值与可控硅触发电压之和,所以,这时,可控硅SCR2被触发导通,导通后,SCR1触发电路受到蓄电池电压反向偏置而关断,此后,电源通过D3、R4W2对蓄电池进行小电流充电,调节W2使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如图7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条定时器结构,如图所示,由罩壳10与底座100组成定时器的壳体,壳内装有发条80连接着头轮70,二轮60,三轮50,四轮40实现增速,通过擒纵轮30摆轮20释放来控制时间,通过杠杆90,凸轮120,断合座,动簧片和静簧片断合进行定时控制。发条的80厚度可以为恒定的一样的,也可以为从始端到末端逐渐由厚到薄,这样发条80不管在卷紧或卷松时对齿轮组输出力比较恒定,达到提高定时器走时精度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包括箱体和箱底,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待充电物固定槽,任一所述固定待充电物固定槽内均设置有充电接头,多个所述充电接头并联连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充电接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包括箱体和箱底,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待充电物固定槽,任一所述固定待充电物固定槽内均设置有充电接头,多个所述充电接头并联连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充电接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底与卡接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框架与所述箱体的上口相配合使用,所述卡接框架内设置有与所述待充电物固定槽相配合使用的上固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与所述充电接头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滨
申请(专利权)人:炬众钛合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