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720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包括支架钢筋,板顶钢筋,板底钢筋和密孔钢丝网隔栏;所述板顶钢筋与板底钢筋之间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所述支架钢筋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板底钢筋相连;所述支架钢筋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有小膨胀混凝土。由大膨胀混凝土浇筑成的结构呈倒梯形;该加强带构造有利于保证加强带内混凝土浇筑密实,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Super long concrete structure post pouring expansion reinforcing ban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er long concrete structure after pouring expansion reinforcing band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steel plate top bar, bottom plate and steel wire mesh fence dense hole; the top plate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and reinforcement is provided with two of the support bar,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bar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he top plate, bottom plate of steel reinforcing bar is connected;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ed dense hole wire mesh fence, two of the dense hole wire mesh fence inside and the bottom plate, top plate reinforced steel inside the inner side of the space is placed in a large expansion of concrete, two of the dense hole steel the screen fence and the lateral reinforcement inside, the inner side of the steel plate top two spaces were pouring a small expansion concrete. By the large expansion structure of concrete pouring into a trapezoidal; the strengthening belt to ensure strengthening belt concrete pouring and compacting, improve the overlong concrete structure integrity, safety and du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平面尺寸超长、超大型公共建筑、厂房结构、商业中心等迅速涌现,超长混凝土结构数量越来越多,而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作为实现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措施之一,已经被应用到超长混凝土结构工程实践中。但是目前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型式多采用竖向直立型,其缺点是膨胀加强带两侧先浇混凝土产生的漏浆和疏松表面不易凿除,加强带内杂物清理不便,造成加强带内后浇混凝土不易浇筑密实,易形成施工冷缝和薄弱界面,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至少包括支架钢筋、板顶钢筋、板底钢筋,以及密孔钢丝网隔栏;所述板顶钢筋与板底钢筋相平行,所述板顶钢筋与板底钢筋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且所述支架钢筋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板底钢筋相连;从所述支架钢筋与所述板顶钢筋连接处至所述支架钢筋与所述板底钢筋连接处两个所述支架钢筋间距逐渐减少;所述支架钢筋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有小膨胀混凝土。进一步地,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设置在所述支架钢筋内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板顶钢筋和板底钢筋内侧面分别设有带内补偿加强钢筋,且所述带内补偿加强钢筋两端分别位于对应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的所述带内补偿加强钢筋长度为0.5m。进一步地,所述小膨胀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为0.015%-0.025%。进一步地,所述大膨胀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为0.025%-0.03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板顶钢筋与板底钢筋相平行,所述板顶钢筋与板底钢筋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且所述支架钢筋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板底钢筋相连;从所述支架钢筋与所述板顶钢筋连接处至所述支架钢筋与所述板底钢筋连接处两个所述支架钢筋间距逐渐减少;所述支架钢筋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有小膨胀混凝土;可见,由大膨胀混凝土浇筑成的结构呈倒梯形,且由小膨胀混凝土浇筑成的结构与由大膨胀混凝土浇筑成的结构接合面为斜面,这样在浇筑好小膨胀混凝土后,有利于凿除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侧面的漏浆及疏松混凝土,且便于清理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内侧、板顶钢筋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杂物,从而保证加强带内混凝土浇筑密实,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剖面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于未浇筑时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支架钢筋2板顶钢筋3板底钢筋4密孔钢丝网隔栏5带内补偿加强钢筋6小膨胀混凝土7大膨胀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至少包括支架钢筋1、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以及密孔钢丝网隔栏4;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相平行,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且所述支架钢筋1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相连;从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顶钢筋2连接处至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底钢筋3连接处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间距逐渐减少;所述支架钢筋1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4;优选地,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设置在所述支架钢筋1内侧面。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7,该空间截面呈梯形;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有小膨胀混凝土6。优选地,为了增加所述的板顶钢筋2和板底钢筋3机械强度,在所述的板顶钢筋2和板底钢筋3内侧面分别设有带内补偿加强钢筋5,且所述带内补偿加强钢筋5两端分别位于对应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外。优选地,位于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外的所述带内补偿加强钢筋5长度为0.5m,见图1和图2。优选地,所述小膨胀混凝土6的膨胀系数为0.015%-0.025%;所述大膨胀混凝土7的膨胀系数为0.025%-0.035%。参考图1和图2,建造时,首先放置好所述的板顶钢筋2和板底钢筋3,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平行;再将两个所述的支架钢筋1对称放置在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之间,且将所述支架钢筋1一端与所述板顶钢筋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板底钢筋3相连,此时两个所述的支架钢筋1内侧与所述板顶钢筋2内侧、板底钢筋3内侧围合成空间的截面呈倒梯形;优选地,该倒梯形上边长为3m,下边长为2m;再在所述的板顶钢内侧筋和板底钢筋3内侧分别安装所述带内补偿加强钢筋5;然后在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小膨胀混凝土6;待浇筑好小膨胀混凝土6七天后,再在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7。注意:在浇筑大膨胀混凝土7之前,需先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侧面漏浆及疏松混凝土进行凿除,并清除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空间内的杂物。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且所述支架钢筋1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相连;从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顶钢筋2连接处至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底钢筋3连接处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间距逐渐减少;所述支架钢筋1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4,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4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支架钢筋(1)、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以及密孔钢丝网隔栏(4);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相平行,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且所述支架钢筋(1)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相连;从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顶钢筋(2)连接处至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底钢筋(3)连接处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间距逐渐减少;所述支架钢筋(1)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4),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7),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有小膨胀混凝土(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构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支架钢筋(1)、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以及密孔钢丝网隔栏(4);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相平行,所述板顶钢筋(2)与板底钢筋(3)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且所述支架钢筋(1)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板顶钢筋(2)、板底钢筋(3)相连;从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顶钢筋(2)连接处至所述支架钢筋(1)与所述板底钢筋(3)连接处两个所述支架钢筋(1)间距逐渐减少;所述支架钢筋(1)上设有密孔钢丝网隔栏(4),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内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大膨胀混凝土(7),两个所述密孔钢丝网隔栏外侧与所述板底钢筋(3)内侧、板顶钢筋(2)内侧围成的两个空间内分别浇筑有小膨胀混凝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锋顾征宇冯伟明杨毅超沈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