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7513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设计外管(1)、内管(2)彼此相嵌套式结构,基于所获外管(1)所设待散热区域温度的温度检测结果为依据,在设计内管(2)进行智能化蓄水的基础之上,通过所设计的水泵(13)和冷凝器(12)形成自循环冷却系统,实现外管(1)所设待散热区域空气与外管(1)内管(2)之间间隙环境空气之间的对流;同时进一步以温度检测结果为依据,智能控制设计位于外管(1)敞开端的风扇(6)工作,针对外管(1)与内管(2)之间间隙环境中空气的流动进行准确引导,有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散热工作效率。

Intelligent filtering detection type automatic pipeline liquid radi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filtering detection type automatic pipeline liquid cooling device, the design of the outer tube (1), inner tube (2) mutually neste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outer tube (1) arranged to heat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area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n the design of the inner pipe (2) on intelligent water, the water pump (13) and the condenser (12) formed from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the outer tube (1) arranged to regional air and heat pipe (1) inner tube (2) convection between air gap; and further to temperature dete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is located in the outer tube (1) fan open end (6), (1) for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2) accurately guide the air gap between the flow in the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 of intelligent filtering detection automatic cooling device in liquid pipelines Cooling efficiency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散热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产品正不断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冰箱彩电等大型家电,小到电脑开关插座面板,无一不是电子科技发展的产物,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发现过热的环境会影响到电子产品的工作性能,对此各式散热装置应运而生,并且也正进行着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诸如专利申请号:201310622519.9,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一本体及若干波导管,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本体下表面及上表面的散热孔,任意三个相邻散热孔的中心呈正三角形,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与所述波导管的数量相同,每一波导管均为一金属材质制成的中空管体,这些波导管垂直设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散热孔一一对应,所述波导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波导管的管壁厚度与任意相邻两个波导管之间的距离相等。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散热器既可屏蔽电磁波,又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同时当主板上的风扇工作时,风扇工作的风流可对同排波导管之间的风扇散热盲区进行散热。还有专利申请号:201410582140.4,公开一种散热器,包括圆筒形散热器本体、设置在散热器本体上的多个散热孔、与散热器本体紧贴设置的挡片以及连接在挡片与散热器本体之间的驱动器;挡片包括挡片本体、与挡片本体连接的挡条以及设置于挡片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散热器本体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驱动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驱动器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驱动器受热达到预设温度值时会产生沿散热器本体圆周方向的形变。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散热器,在常温下,挡片可将散热孔封闭,使散热器处于封闭的状态,当散热器受热后,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驱动器会产生沿散热器本体圆周方向的伸缩或弯曲的形变,从而驱动挡片转动使散热孔打开,提高散热效率。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510057241.4,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与第一连接板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存在隔空层;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一面连接有多片散热片,散热片与第二连接板成锐角的夹角;第二连接板与散热片连接处设有传热轴,传热轴中间插设有热管,热管远离传热轴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散热片与传热轴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在与散热片成锐角的夹角处设有通气孔,散热片远离连接环一端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簧。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散热器,散热片可以用于散热的同时还可以引导流动的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隔空层中,可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片末端通过弹簧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弹簧可以对散热片和散热器起到保护作用。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可见,现有的散热装置均是从结构和功能上进行改进与创新,用以针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实现散热,保证电子产品的工作效率,但是随着散热装置的不断发展,可以发现,现有的散热装置依旧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有的散热器大多设置于热量区域,通过设计结构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外部环境中,这是针对热量实现了散热作用,但是这样散至外部环境中的热量会影响到外部环境,而且现有的散热方式较为普通,即基于导热材料和风机实现热量传导,实际的散热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设计外管、内管相嵌套结构,并结合液体流动与风扇的主动降温技术,有效提高了实际的散热工作效率。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温度传感器、进水管、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风扇、电控阀门、冷凝器、水泵、滤波电路;温度传感器经滤波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风扇、电控阀门、冷凝器、水泵进行供电,同时,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滤波电路为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1、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1,电阻R1上相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为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并且电阻R3串联在运放器A1输出端与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同时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与电容C1、电阻R4串联,并接地,电容C1串联在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输出端之间,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串联;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2串联,并接地,且电阻R5串联在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且运放器A3的输出端为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外管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内管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外管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外管上封闭端的表面设置第一通孔,外管上位于敞开端的侧面设置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均与内管的外径相适应;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内管的一端由外管外部穿过外管封闭端表面上的第一通孔,进入外管内部,并沿外管内部路径穿过外管上的第二通孔延伸出至外管外部,并依次连接冷凝器、水泵后与内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构成闭环,且内管上位于外管内部的部分的中轴线与外管的中轴线相重合;内管上位于外管外部部分的表面设置进水通孔,进水通孔连接内管的内部与外部,进水通孔的直径与进水管的直径相适应,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通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供水管,电控阀门设置于进水管,用于控制进水管的畅通与断开;外管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通气孔,各个通气孔分别连接外管内部与外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外管的外表面;风扇叶片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相适应,风扇设置于外管的敞开端上,且风扇的工作气流由外管内部指向外管的外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为无刷电机风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表面上的各个通气孔彼此等间距的均匀分布在外管表面一周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外接电源。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采用全新设计结构,设计外管、内管彼此相嵌套式结构,将内管嵌入外管当中,基于外管表面所设计温度传感器,经具体滤波电路获得外管所设待散热区域温度的温度检测结果为依据,在设计内管进行智能化蓄水的基础之上,通过所设计的水泵促使内管中的蓄水在内管中循环流动,再结合冷凝器形成自循环冷却系统,进而使得外管、内管之间间隙环境与外管所设待散热区域之间产生温度差,以此通过外管表面所设计的通气孔,实现外管所设待散热区域空气与外管内管之间间隙环境空气之间的对流,由相对温度较低的内管首先与热空气相接触,形成初步降温,避免最终散向外管外部环境的热量过高;同时,进一步以外管所设待散热区域温度的温度检测结果为依据,智能控制设计位于外管敞开端的风扇工作,针对外管与内管之间间隙环境中空气的流动进行准确引导,加速将热空气由外管的敞开端引导至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温度传感器(5)、进水管(10)、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风扇(6)、电控阀门(11)、冷凝器(12)、水泵(13)、滤波电路(14);温度传感器(5)经滤波电路(14)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其中,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分别为风扇(6)、电控阀门(11)、冷凝器(12)、水泵(13)进行供电,同时,电源(4)依次经过控制模块(3)、滤波电路(14)为温度传感器(5)进行供电;滤波电路(14)包括运放器A1、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1,电阻R1上相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为滤波电路(14)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5),并且电阻R3串联在运放器A1输出端与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同时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与电容C1、电阻R4串联,并接地,电容C1串联在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输出端之间,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串联;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2串联,并接地,且电阻R5串联在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且运放器A3的输出端为滤波电路(14)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外管(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内管(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外管(1)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外管(1)上封闭端的表面设置第一通孔(7),外管(1)上位于敞开端的侧面设置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的内径和第二通孔(8)的内径均与内管(2)的外径相适应;内管(2)的外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内管(2)的一端由外管(1)外部穿过外管(1)封闭端表面上的第一通孔(7),进入外管(1)内部,并沿外管(1)内部路径穿过外管(1)上的第二通孔(8)延伸出至外管(1)外部,并依次连接冷凝器(12)、水泵(13)后与内管(2)的另一端相连接构成闭环,且内管(2)上位于外管(1)内部的部分的中轴线与外管(1)的中轴线相重合;内管(2)上位于外管(1)外部部分的表面设置进水通孔,进水通孔连接内管的内部与外部,进水通孔的直径与进水管(10)的直径相适应,进水管(10)的一端连接进水通孔,进水管(10)的另一端连接供水管,电控阀门(11)设置于进水管(10),用于控制进水管(10)的畅通与断开;外管(1)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通气孔(9),各个通气孔(9)分别连接外管(1)内部与外部;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外管(1)的外表面;风扇(6)叶片的外径与外管(1)的内径相适应,风扇(6)设置于外管(1)的敞开端上,且风扇(6)的工作气流由外管(1)内部指向外管(1)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自动化管道液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温度传感器(5)、进水管(10)、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风扇(6)、电控阀门(11)、冷凝器(12)、水泵(13)、滤波电路(14);温度传感器(5)经滤波电路(14)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其中,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分别为风扇(6)、电控阀门(11)、冷凝器(12)、水泵(13)进行供电,同时,电源(4)依次经过控制模块(3)、滤波电路(14)为温度传感器(5)进行供电;滤波电路(14)包括运放器A1、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1,电阻R1上相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为滤波电路(14)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5),并且电阻R3串联在运放器A1输出端与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同时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与电容C1、电阻R4串联,并接地,电容C1串联在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输出端之间,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串联;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2串联,并接地,且电阻R5串联在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且运放器A3的输出端为滤波电路(14)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3);外管(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内管(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外管(1)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外管(1)上封闭端的表面设置第一
\t通孔(7),外管(1)上位于敞开端的侧面设置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