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齿涨自粘结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223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转子铁芯,具体为防齿涨自粘结铁芯,解决现有中大型电机定转子铁芯难以同时保证压紧力和齿涨要求,制造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并且影响电机整体性能的问题,方案为:包括本体,两端为硅钢片体,硅钢片体由硅钢片组拼成整圆形后多层叠压,硅钢片组由多层硅钢片单元叠砌而成,硅钢片组由硅钢片单元拼接后错缝叠砌粘结而成,硅钢片组的扇形两端头齐平,连接孔开在各硅钢片组上,硅钢片组通过连接孔和连接杆实现叠压连接。优点:1、硅钢片体充当有效电磁材料,对齿部有效压紧防齿涨;2、整体压紧铁芯,防止运行不平稳和噪音大,提高电机性能;3、简化结构,缩短线圈端部的长度,降低成本,提高电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转子铁芯,具体为防齿涨自粘结铁芯
技术介绍
电机定转子铁芯是由一定数量的硅钢片叠压成整体铁芯的。现有技术中,铁芯的压紧方法是先将硅钢片进行初始的叠压,然后采用螺杆收紧或铆接或铁芯棒焊接;还可以设计专用的指状压板进行压紧。但上述两类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1、采用螺杆收紧或铆接或铁芯棒焊接压紧,由于紧固点位置的分散分布而不能达到硅钢片与片之间的完全吻合,使硅钢片与片之间的层间电阻增大,因而使电机在运行时出现不平稳和高噪音;2、对于大型内定子结构电机的定子铁芯或大型内转子结构电机的转子铁芯,铁芯叠压力大,铁芯齿部细长,第一种压紧方法难以满足铁芯的压紧力和齿涨要求,解决铁芯的压紧和齿涨是个难题;3、对于大中型电机,第二种压紧方案设计专用的齿部压紧的齿压板,其结构复杂,刚度和强度要求高,需要采用线切割或数控加工,制造难度大,周期长,加工费用昂贵;4、方案二压紧方法为了保证叠压力,齿压板需要采用高强度材料并且厚度达到20mm以上,齿压板厚度直接影响到线圈端部长度,增加线圈成本,并影响到电机性能。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防止中大型电机定转子齿涨、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防齿涨自粘结铁芯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中大型电机定转子铁芯难以同时保证压紧力和齿涨要求,制造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并且影响电机整体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齿涨自粘结铁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齿涨自粘结铁芯,包括叠压的硅钢片本体,所述硅钢片本体上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有连接杆,所述硅钢片本体由两端的自粘结硅钢片体和中部的非自粘结硅钢片构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体由自粘结硅钢片组拼接成整圆形自粘结硅钢片层后,再多层之间错缝叠压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是由多层表面涂有自粘结涂层的圆弧形自粘结硅钢片单元叠砌粘结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内的每一层均由多块扇形角度不同的自粘结硅钢片单元拼接,然后层与层之间采用错缝叠砌粘结,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的扇形两端头保持齐平,所述连接孔开在各个自粘结硅钢片组上,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之间通过连接孔和连接杆实现叠压连接。采用多个不同扇形角度的自粘结硅钢片单元先拼成层,再层层间错缝叠砌粘结成自粘结硅钢片组,可使得自粘结硅钢片组强度和刚度大大加强。同层的自粘结硅钢片组拼接成整圆形,然后相邻的自粘结硅钢片层之间错缝叠压后,用连接杆穿过连接孔施加叠压力后紧固,既保证了叠压力要求,又将多层结构结合为一体,既可以充当贴心的有效电磁材料,同时通过连接杆施加叠压力,对硅钢片本体(铁芯)中部起到了压紧作用。自粘结硅钢片组之间错缝叠压连接可以使连接孔位布置更为合理,保证每个自粘结硅钢片组都受到连接杆的叠压力。硅钢片本体两端为自粘结硅钢片体,使得电机铁芯结构更为简单,无需设计铁芯端部的齿压板结构,节约了成本。同时,简化铁芯端部的齿压板或压圈结构,缩短了线圈端部长度,节约制造成本,提高了电机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自粘结硅钢片体即可充当铁芯有效电磁材料,又可对铁芯齿部有效压紧防止齿涨;2、自粘结硅钢片体成一整体对铁芯实施压紧,防止硅钢片之间未完全贴合和压紧造成的电机运行不平稳和噪音大,提高了电机性能;3、无需专门设计铁芯端部齿压板结构,简化了结构,缩短线圈端部的长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机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自粘结硅钢片单元;图2为自粘结硅钢片组;图3为自粘结硅钢片体;图4为硅钢片本体(即铁芯);图中:1-连接孔,2-自粘结硅钢片体,3-自粘结硅钢片单元,4-自粘结硅钢片组,a-自粘结硅钢片体厚度,b-非自粘结硅钢片厚度,d3-自粘结硅钢片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防齿涨自粘结铁芯,包括叠压的硅钢片本体,所述硅钢片本体上开有连接孔1,所述连接孔1内穿有连接杆,所述硅钢片本体由两端的自粘结硅钢片体2和中部的非自粘结硅钢片构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体2由自粘结硅钢片组4拼接成整圆形自粘结硅钢片层后,再多层之间错缝叠压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是由多层表面涂有自粘结涂层的圆弧形自粘结硅钢片单元3叠砌粘结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内的每一层均由多块扇形角度不同的自粘结硅钢片单元3拼接,然后层与层之间采用错缝叠砌粘结,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的扇形两端头保持齐平,所述连接孔1开在各个自粘结硅钢片组4上,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之间通过连接孔1和连接杆实现叠压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及制作过程、工作原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硅钢片本体两端为自粘结硅钢片体2,其轴向厚度均为a,抗齿涨能力相同,非自粘结硅钢片位于本体中部,被自粘结硅钢片体2压紧,其厚度为b,整个硅钢片本体(即铁芯)厚度为2a+b。而现有的硅钢片叠加厚度即为2a+b,然后再两端叠压齿压板等压紧装置,且齿压板等夹紧装置无法作为铁芯的有效电磁材料,另外还增加了线圈端部长度,增加了成本。如图2所示,自粘结硅钢片组4由多个扇形角度不同的自粘结硅钢片单元3先拼接成一个较大的扇形面,然后再多层之间错缝叠砌(多个扇形角度不同的硅钢片单元如x角度、y角度和z角度的三块硅钢片单元,在第N层时拼接顺序为x+y+z,则N+1层为y+z+x,即保持相邻层拼接的接缝错开,如同砖墙叠砌一般)加压20~25kg/cm2,保持压力加热至200℃保温1小时;检测并补充压力损失,确保叠压压力20~25kg/cm2,再次加热至200℃保温1小时,冷却后粘结形成一块整体的自粘结硅钢片组4。然后将多个自粘结硅钢片组4拼接成一个整圆形自粘结硅钢片层,多层自粘结硅钢片组4之间错缝叠压,防止槽型突变错位,同时保证叠压力要求。最后用连接杆将自粘结硅钢片体2和非自粘结硅钢片连接压紧。具体实施时,所述自粘结硅钢片体2由2~10层自粘结硅钢片组错缝叠压粘结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厚度d3为5~50mm。根据铁芯叠压力要求和齿槽结构,根据试验和计算调整自粘结硅钢片组厚度以及自粘结硅钢片体的层数,在满足刚度强度的要求情况下,自粘结硅钢片组厚度和层数越小,生产成本越小,铁芯齿槽部位突变越小,以上范围经大量实验和计算不断调整摸索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齿涨自粘结铁芯,包括叠压的硅钢片本体,所述硅钢片本体上开有连接孔(1),所述连接孔(1)内穿有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本体由两端的自粘结硅钢片体(2)和中部的非自粘结硅钢片构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体(2)由自粘结硅钢片组(4)拼接成整圆形自粘结硅钢片层后,再多层之间错缝叠压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是由多层表面涂有自粘结涂层的圆弧形自粘结硅钢片单元(3)叠砌粘结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内的每一层均由多块扇形角度不同的自粘结硅钢片单元(3)拼接,然后层与层之间采用错缝叠砌粘结,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的扇形两端头保持齐平,所述连接孔(1)开在各个自粘结硅钢片组(4)上,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之间通过连接孔(1)和连接杆实现叠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齿涨自粘结铁芯,包括叠压的硅钢片本体,所述硅钢片本体上开有连接孔(1),所述连接孔(1)内穿有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本体由两端的自粘结硅钢片体(2)和中部的非自粘结硅钢片构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体(2)由自粘结硅钢片组(4)拼接成整圆形自粘结硅钢片层后,再多层之间错缝叠压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是由多层表面涂有自粘结涂层的圆弧形自粘结硅钢片单元(3)叠砌粘结而成,所述自粘结硅钢片组(4)内的每一层均由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燕王裕峰周会军王成安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