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203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码机,包括机体以及若干传送带,所述机体上设有与传送带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设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套设有同一根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与传送带上表面平行设置并形成一个供纸张通过的间隙,由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且共同套设一根限位带,传送带输送纸张时,上方的限位带限制了纸张向上飘起而脱离传送带,实现纸张始终与传送带贴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喷码机。
技术介绍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公开号为CN2054679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窄幅面单张纸上光喷码平台,包括输纸单元、喷码单元、LED烘干单元、堆垛收纸单元,所述喷码单元的输入端安装电晕单元和静电除尘单元;所述LED烘干单元的输出端依次安装上光单元、检测单元、红外烘干单元、紫外烘干单元。其不足之处在于,上述一种窄幅面单张纸上光喷码平台在工作传输纸张时,纸张靠自身重力与传送带贴合,但传输过程中会受环境影响,比如风,风在纸张上方吹时,纸张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从而导致纸张飘起,脱离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限位带,防止纸张脱离传送带的一种喷码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喷码机,包括机体以及若干传送带,所述机体上设有与传送带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设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套设有同一根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与传送带上表面平行设置并形成一个供纸张通过的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且共同套设一根限位带,传送带输送纸张时,上方的限位带限制了纸张向上飘起而脱离传送带,实现纸张始终与传送带贴合。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还设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套设有梯形调节块,所述梯形调节块底部的两端均同向设有固定杆,所述限位带穿过一端固定杆的上端面又穿过另一端固定杆的下端面,所述梯形调节块可沿第三支撑杆的周向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梯形调节块以及限位带与固定杆的位置关系,使得周向转动梯形调节块时,上端面与限位带抵触的固定杆向上拉动限位带,下端面与限位带抵触的固定杆向下压紧限位带,从而实现限位带的张紧,避免限位带松弛与传送带抵触,阻挡纸张通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形调节块与第三支撑杆通过第一螺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梯形调节块与第三支撑杆紧密配合,避免因限位带对梯形调节块施加反向拉力,使得梯形调节块转动,限位带又变成松弛状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供限位带抵接的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的两端周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限位带与固定轮抵接时,两端凸起实现了对限位带在固定轮轴向的限位,避免在转动梯形调节块调节限位带松紧时,限位带从固定杆一侧滑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的两侧均设有三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腰形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固定块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连接片在固定块的腰型孔上上下滑移,从而实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杆远离或者靠近传送带移动,调节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杆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来适配不同厚度的纸张,通过第二螺栓,实现连接片与固定块的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片可根据刻度线移动,来精确定位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杆的高度,同时避免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杆一端高,一端低。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下端设有供机体两侧边框卡设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机体通过第三螺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与第三螺栓的设置,使得固定块可沿机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移,当传送带长度较长时,通过移动固定块增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当传送带长度较短时,通过移动固定块缩小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不同长度传送带的适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有若干梯形调节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上套设有若干限位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码机上同时进行多列纸张喷码时,可根据纸张的列数选择相应数量的限位带以及梯形调节杆,实现对多列纸张的限位,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两侧设有挡风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机体两侧的风,防止纸张沿传送带宽度方向移动而偏离运动轨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带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实现对纸张远离传送带方向的限位;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杆与梯形调节块,实现对限位带的张紧程度的控制,避免限位带松弛与传送带抵触,阻挡纸张通过;通过设置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杆的可左右上下滑移,实现了对不同纸张厚度以及不同传送带长度的适配,实现纸张始终与传送带贴合,从而有效的避免因纸张向上飘起,而导致掉落地面或者运动轨迹偏移使得喷码偏离。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喷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喷码机的限位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传送带;3、喷码单元;4、紫外烘干单元;5、LED烘干单元;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81、梯形调节块;82、固定杆;83、固定轮;84、第一螺栓;85、连接片;9、限位带;10、固定块;101、腰形孔;102、第二螺栓;103、刻度线;104、卡槽;105、第三螺栓;11、挡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一种喷码机,包括机体1,设在机体1上的若干传送带2以及依次设置在机体1上的喷码单元3、紫外烘干单元4、LED烘干单元5。参考图2,所述喷码单元3前的机体1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卡槽104,卡槽104与机体1的边框卡设,并通过第三螺栓105螺纹连接,卡槽10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设有刻度线103,固定块10上还设有腰形孔101,固定块10的内侧壁抵触有连接片85,连接片85与腰形孔101通过第二螺栓102螺纹连接,两侧连接片85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以及第三支撑杆8,连接片85分别与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8一体成型,第三支撑杆8设于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杆7之间的上方,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8均与机体1表面平行设置,通过移动连接片85或者卡槽104,实现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和第三支撑杆8的上下左右的移动。参考图2,所述第三支撑杆8上套设有三个梯形调节块81,梯形调节块81通过第一螺栓84与第三支撑杆8螺纹连接,实现梯形调节块81在第三支撑杆8上的周向转动或者轴向滑移;梯形调节块81的底部两端均设有固定杆82,固定杆82的自由端上设有固定轮83,固定轮83的两侧周向凸起,固定轮83的中间抵触有限位带9,实现对限位带9的在固定轮83上的轴向限位。参考图2,限位带9与其中一个固定轮83的上端面抵触,穿到另一个固定轮83时,与另一个固定轮83的下端面抵触,穿过另一个固定轮83后,限位带9与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面抵触,向下绕着第一支撑杆6的圆弧面,并与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面抵触后,限位带9朝向第二支撑杆7延伸,与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面抵触后,向上绕着第二支撑杆7的圆弧面,并与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面抵触后,限位带9朝向第三支撑杆8延伸,与限位带9的初始端无缝连接,限位带9的下表面与传送带2的上表面平行设置,限位带9与传送带2之间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码机,包括机体(1)以及若干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有与传送带(2)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设于传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上套设有同一根限位带(9),所述限位带(9)与传送带(2)上表面平行设置并形成一个供纸张通过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码机,包括机体(1)以及若干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有与传送带(2)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设于传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上套设有同一根限位带(9),所述限位带(9)与传送带(2)上表面平行设置并形成一个供纸张通过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第三支撑杆(8),所述第三支撑杆(8)位于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之间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撑杆(8)上套设有梯形调节块(81),所述梯形调节块(81)底部的两端均同向设有固定杆(82),所述限位带(9)穿过一端固定杆(82)的上端面又穿过另一端固定杆(82)的下端面,所述梯形调节块(81)可沿第三支撑杆(8)的周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调节块(81)与第三支撑杆(8)通过第一螺栓(84)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鑫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越城区新华印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