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3613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1:40
一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左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出口下方设有自动传送丝杆辊组,自动传送丝杆辊组上设有放置竹条的丝杆螺旋凹槽,自动传送丝杆辊组上方设有按压装置,后方安装(步进或伺服)电机,机架前侧依次设有与自动传送丝杆辊组水平正对的工业高速相机、光源和自动翻转夹手,工业高速相机通过图像识别系统给出信号控制自动翻转夹手,自动翻转夹手安装在转动架上,转动架固定在机架上,转动架后方安装(步进或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通过工业高速相机记录竹青面的初始位置,结合图像识别系统识别,通过自动翻转夹手夹住转动使竹青面朝上,为后续竹条加工提供条件,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条加工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家居用品也有越来越多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配套家用器具要求越来越高,竹制品因其良好的质地和纯天然的特性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需求量也是逐年上,正走进各家各户。要加工出品质优良的竹制品,需要在竹条的竹青面进行加工,由于竹青面质地紧密,能很好的实现加工效果,所以加工中竹青面的定位就是一道关键工序,但现在普遍的竹条加工中竹青面的定位效率低下或者根本不进行竹青面定位,无法满足日常的生产需求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解决目前竹条竹青面识别定位困难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左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出口下方设有自动传送辊组,自动传送辊组上设有放置竹条的螺旋凹槽,自动传送辊组上方设有按压装置,机架前侧依次设有工业高速相机和自动翻转夹手,自动翻转夹手转动连接于机架上,工业高速相机和自动翻转夹手垂直正对自动传送辊组,工业高速相机通过图像识别系统与自动翻转夹手连接。这样设置后,将批量竹条放入进料斗后,此时竹条的顶端朝向前侧,竹条依次下落到自动传送辊组的螺旋凹槽内,并在自动传送辊组的转动下竹条不断向前移动,当竹条移动到正对工业高速相机的位置时,工业高速相机依次记录下竹条顶端情况,在经过图像识别系统识别后,确定竹条竹青面的原始位置,并计算竹青面转到上面所需的角度,再通过自动翻转夹手夹住竹条转动角度使竹条竹青面朝上,依据每根竹条的竹青面位置的不同,自动翻转夹手依次转动所需的角度来进行调整,便于后续直接在竹条竹青面上进行加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工业高速相机和竹条竹青面之间设有光源,所述工业高速相机的镜头、光源以及竹条竹青面位于同一高度上。由于需要工业高速相机对竹条竹青面进行图像采集工作,而光线的强弱会影响采集工作,光源的设置可以有效弥补光线不足的问题,图像采集效果更快速更高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进料斗侧端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安装槽,挡板通过安装槽连接在进料斗上,挡板为透明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结构。挡板起到阻挡的作用,规范竹条的位置,而且挡板根据竹条长度来调节在安装槽内的位置,增强实用性;透明塑料材质能让人从挡板外部直接看到进料斗内的情况,便于日常的监控管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进料斗底部两侧设有向下延伸形成夹持杆,两侧夹持杆之间的距离仅能允许一根竹条通过。进料斗底部两侧的夹持杆相互配合形成仅能通过一根竹条下落的夹持通道,确保单根竹条有序下落,而且相较于全四周封闭的通道,夹持杆可以有效减少竹条在下落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下落更加容易和快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夹持杆与进料斗连接处的外侧设有拨动轮,拨动轮穿过进料斗并进入到进料斗内,拨动轮圆周方向上排列有突起的弧形拨动部。拨动轮位于夹持杆与进料斗连接处的外侧,转动后可以对该处的竹条进行拨动,使竹条快速进入到夹持杆所形成的夹持通道中,有效避免竹条之间相互挤压而影响竹条的正常下落的情况,弧形拨动部使拨动轮拨动起来更流畅顺滑,使拨动轮始终处于对竹条的搅动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在竹条上的按压皮带,按压皮带连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水平安装槽,固定板通过竖直安装槽与机架相连,按压皮带转动安装于水平安装槽内。固定板上的水平安装槽和竖直安装槽,使按压皮带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可调节性,以使用各种不同规格的竹条,具备微调功能后实用性得到增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按压皮带后侧设有按压块,按压块两端翘起形成弯曲部,按压块与机架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顶压在按压块与机架上。按压块用于压住竹条的后半部,避免竹条由于按压皮带的下压而上翘,为后续的竹条加工提供条件,而且按压块两端的弯曲部能让竹条轻松的通过,减少碰撞;最后,按压块与机架依靠弹簧弹性连接,与竹条之间能更加容易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自动翻转夹手前端分为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块和下夹块的夹持面上对应设有圆弧凹槽。自动翻转夹手的上夹块和下夹块分别从竹条的上下两面进行夹持,而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持面的圆弧凹槽能适应多种竹条形状,进而夹紧竹条避免竹条偏摆,利于正常的转动作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自动翻转夹手以及自动传送丝杆辊组均与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由图像识别系统控制转动。图像识别系统识别竹条竹青面的初始位置后,控制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转动,调节自动传送辊组的传送精度,再计算需要的转动的角度,控制自动翻转夹手对竹条进行转动。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工业高速相机记录竹条竹青面的初始位置,结合图像识别系统识别计算,最后通过自动翻转夹手夹住竹条转动并将竹青面朝上,为后续竹条加工提供条件,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进料斗结构的后视图;图6为进料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自动翻转夹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进料斗2,自动传送辊组3,螺旋凹槽4,工业高速相机5,自动翻转夹手6,挡板7,夹持杆8,拨动轮9,弧形拨动部10,按压皮带11,固定板12,按压块13,光源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左侧设有进料斗2,进料斗2底部出口下方设有自动传送辊组3,自动传送辊组3上设有放置竹条的螺旋凹槽4,自动传送辊组3上方设有按压装置,机架1前侧依次设有工业高速相机5和自动翻转夹手6,自动翻转夹手6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工业高速相机5和自动翻转夹手6垂直正对自动传送辊组3,工业高速相机5通过图像识别系统与自动翻转夹手6连接。工业高速相机5和竹条竹青面之间设有光源14,工业高速相机5的镜头、光源14以及竹条竹青面位于同一高度上。进料斗2侧端设有挡板7,挡板7上设有安装槽,挡板7通过安装槽连接在进料斗2上,挡板7为透明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结构。进料斗2底部两侧设有向下延伸形成夹持杆8,两侧夹持杆8之间的距离仅能允许一根竹条通过。夹持杆8与进料斗2连接处的外侧设有拨动轮9,拨动轮9穿过进料斗2并进入到进料斗2内,拨动轮9圆周方向上排列有突起的弧形拨动部10。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在竹条上的按压皮带11,按压皮带11连接在固定板12上,固定板12上设有水平安装槽,固定板12通过竖直安装槽与机架相连,按压皮带11转动安装于水平安装槽内。按压皮带11后侧设有按压块13,按压块13两端翘起形成弯曲部,按压块13与机架1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顶压在按压块13与机架1上。自动翻转夹手6前端分为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块和下夹块的夹持面上对应设有圆弧凹槽。自动翻转夹手6以及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均与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相连,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由图像识别系统控制转动。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左侧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底部出口下方设有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所述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上设有放置竹片的螺旋凹槽(4),所述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上方设有按压装置,所述机架(1)前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工业高速相机(5)和自动翻转夹手(6),所述自动翻转夹手(6)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工业高速相机(5)和自动翻转夹手(6)水平正对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所述工业高速相机(5),通过图像识别系统给出信号控制自动翻转夹手(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左侧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底部出口下方设有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所述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上设有放置竹片的螺旋凹槽(4),所述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上方设有按压装置,所述机架(1)前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工业高速相机(5)和自动翻转夹手(6),所述自动翻转夹手(6)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工业高速相机(5)和自动翻转夹手(6)水平正对自动传送丝杆辊组(3),所述工业高速相机(5),通过图像识别系统给出信号控制自动翻转夹手(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工业高速相机(5)和竹条竹青面之间设有光源(14),所述工业高速相机(5)的镜头、光源(14)以及竹条竹青面位于同一高度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斗(2)侧端设有挡板(7),所述挡板(7)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挡板(7)通过安装槽连接在进料斗(2)上,所述挡板(7)为透明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斗(2)底部两侧设有向下延伸形成夹持杆(8),所述两侧夹持杆(8)之间的距离仅能允许一根竹条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条竹青面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邦平吴定涛
申请(专利权)人:庆元县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