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包括工作台、控制器和显示屏,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锁紧构件,锁紧构件带有锁紧腔,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一、步进电机一和步进电机二,气缸一与锁紧构件相连,步进电机一与锁紧构件相连,锁紧腔的中心处设置有起子,步进电机二与起子相连,工作台上位于安装孔的后侧设置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推板,推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正、负感应探头,正、负感应探头分别与温控器上的正、负引脚相对设置,正、负感应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正、负感应探头、气缸一、气缸二、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温控器出厂前的三个参数进行严格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控器生产
,具体讲是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
技术介绍
如图4所示,常规的温控器由底弹片1’、触头片2’、上弹片3’、下弹片4’、外螺母5’、位于外螺母5’内部的内旋钮6’、正负引脚7’等部件组成,触头片2’和下弹片4’上分别设置有下触点8’和上触点9’,且下触点8’和上触点9’相对设置。通过调节外螺母5’与内旋钮6’的角度,可调节上触点9’与下触点8’的接触与分离,进而控制温控器的接通、断开。温控器在出厂前需要对外螺母5’旋转角度、触点间隙(温控器断开时上触点9’与下触点8’之间的间隙)、弹片压力(温控器接通时推动下弹片4’使上触点9’与下触点8’断开时所需要最小的力)三个参数进行严格管控。通过调节上弹片3’下部的小触点可调整触点间隙,通过调节上弹片3’下部的小触点和下弹片4’上的钩位可调整弹片压力。目前,这三个参数的管控主要通过人工来完成:手动旋转外螺母5’的角度、用塞尺测量触点间隙、用弾力计测量弹片压力。但是该种参数管控方式精度不高,而且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该机能对温控器出厂前的三个参数进行严格管控,可大大提高参数的调整精度和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包括工作台、控制器和显示屏,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锁紧温控器上的外螺母的锁紧构件,锁紧构件带有供外螺母伸入的锁紧腔,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一、步进电机一和步进电机二,气缸一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锁紧外螺母,步进电机一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旋转,锁紧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温控器上的内旋钮的起子,步进电机二与起子相连并可驱动起子旋转,工作台上位于安装孔的后侧设置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推板,推板可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向安装孔的方向往复运动,推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正、负感应探头,正、负感应探头分别与温控器上的正、负引脚相对设置,正、负感应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气缸一、气缸二、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相连,控制器还与显示屏相连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温控器的通断角度和外螺母旋转角度两个参数。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构件包括由若干相互独立且呈圆周分布的夹紧块所围成的锁紧柱,夹紧块的中部围成了供外螺母伸入的锁紧腔,每个夹紧块均可独立自由径向活动,锁紧柱的直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锁紧柱外周活动套设有锁紧套环,锁紧套环与气缸一相连并可在气缸一的驱动下沿着锁紧柱上下活动。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套环与步进电机一相连并可在步进电机一的作用下与锁紧柱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后侧靠近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温控器的定位块,两个定位块之间的距离可调。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板面上开设两条平行的滑轨,两条滑轨呈上下分布,正、负感应探头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滑轨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可实现外螺母、内旋钮的自动调节以及触点间隙、弹片压力的自动检测,并将参数通过显示屏很直观的显示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三个参数的调整精度以及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温控器自动冷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温控器自动冷调机中的电路控制示意图。图4是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所示:1、工作台2、控制器3、显示屏4、安装孔5、锁紧腔6、步进电机一7、步进电机二8、气缸一9、气缸二10、起子11、推板12、正、负感应探头13、夹紧块14、锁紧柱15、锁紧套环16、定位块17、滑轨18、外接按键19、报警指示灯20、径向环形槽21、托板。图4中所示:1’、底弹片2’、触头片3’、上弹片4’、下弹片5’、外螺母6’、内旋钮7’、正负引脚8’、下触点9’、上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包括工作台1、控制器2和显示屏3。工作台1的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4内设置有锁紧构件,锁紧构件带有供外螺母伸入的锁紧腔5,锁紧构件用于锁紧外螺母。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一8、步进电机一6和步进电机二7。气缸一8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锁紧外螺母,步进电机一6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旋转。锁紧腔5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温控器上的内旋钮的起子10,步进电机二7与起子10相连并可驱动起子10旋转。工作台1上位于安装孔4的后侧设置有气缸二9,气缸二9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推板11,推板11可在气缸二9的驱动下向安装孔4的方向往复运动。推板11的板面上设置有正、负感应探头12,正、负感应探头12分别与温控器上的正、负引脚相对设置。正、负感应探头12与控制器2相连,控制器2与气缸一8、气缸二9、步进电机一6、步进电机二7相连。控制器2还与显示屏3相连并在显示屏3上显示温控器的通断角度和外螺母旋转角度两个参数。锁紧构件包括由若干相互独立且呈圆周分布的夹紧块13所围成的锁紧柱14,夹紧块13的中部围成了供外螺母伸入的锁紧腔5,每个夹紧块13均可独立自由径向活动,锁紧柱14的直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锁紧柱14外周活动套设有锁紧套环15,锁紧套环15与气缸一8相连并可在气缸一8的驱动下沿着锁紧柱14上下活动。当外螺母伸入锁紧腔5内时,通过气缸一8驱动锁紧套环15沿着锁紧柱14上下活动,由于锁紧柱14为直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的结构,所以当锁紧套环15向上活动时,相当于在锁紧柱14的外周施加了一个径向向内的推力,迫使夹紧块13径向向内活动,进而锁紧外螺母;当气缸一8驱动锁紧套环15沿着锁紧柱14向下活动时,施加于锁紧柱14外周的径向向内推力消失,锁紧柱14松开,此时可将温控器取出。如此设计,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并可将外螺母牢牢的锁定住。此外,锁紧套环15与步进电机一6相连,步进电机一6可驱动锁紧套环15与锁紧柱14同步旋转。具体实施时,锁紧套环15通过皮带轮与皮带的配合与步进电机一6联动连接。锁紧套环15的外周壁开设有径向环形槽20,气缸一8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托板21,托板21正好可伸入径向环形槽20内。如此设计,气缸一8可通过托板驱动锁紧套环15沿着锁紧柱14上下活动,同时由于径向环形槽20的存在,不会影响锁紧套环15的旋转。安装孔4的后侧靠近安装孔4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6,两个定位块16之间的间距正好放入一个温控器,如此可对温控器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避免其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动而影响检测效果。为了提高通用性,将两个定位块16之间的距离设计成可调节的结构。具体实施时,可将定位块16设计成活动配合在工作台1上,并通过锁紧旋钮固定推板11的板面上开设两条平行的滑轨17,两条滑轨17呈上下分布,正、负感应探头12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滑轨17上。如此设计,可随意调节正、负感应探头12的相对位置,使其可与引脚分布位置不同的各类温控器相匹配,有效提高通用性。此外,本技术还包括外接按键18和报警指示灯19,外接按键18和报警指示灯19分别与控制器2相连。通过外接按键18可输入所要设定的参数值,具体针对每个参数,可输入一个上限值和一个下限值。当检测结果有任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控制器和显示屏,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锁紧温控器上的外螺母的锁紧构件,锁紧构件带有供外螺母伸入的锁紧腔,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一、步进电机一和步进电机二,气缸一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锁紧外螺母,步进电机一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旋转,锁紧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温控器上的内旋钮的起子,步进电机二与起子相连并可驱动起子旋转,工作台上位于安装孔的后侧设置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推板,推板可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向安装孔的方向往复运动,推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正、负感应探头,正、负感应探头分别与温控器上的正、负引脚相对设置,正、负感应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气缸一、气缸二、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相连,控制器还与显示屏相连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温控器的通‑断角度和外螺母旋转角度两个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器自动冷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控制器和显示屏,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锁紧温控器上的外螺母的锁紧构件,锁紧构件带有供外螺母伸入的锁紧腔,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一、步进电机一和步进电机二,气缸一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锁紧外螺母,步进电机一与锁紧构件相连并可驱动锁紧构件旋转,锁紧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温控器上的内旋钮的起子,步进电机二与起子相连并可驱动起子旋转,工作台上位于安装孔的后侧设置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推板,推板可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向安装孔的方向往复运动,推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正、负感应探头,正、负感应探头分别与温控器上的正、负引脚相对设置,正、负感应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气缸一、气缸二、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相连,控制器还与显示屏相连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温控器的通-断角度和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德夫,张郭强,江小平,李校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中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