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008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该山区阻滑抗拔桩上段桩身、扩径桩身和下段桩身为混凝土圆柱结构的灌注桩,扩径桩身位于上、下段桩身之间,扩底桩端为混凝土圆台结构的灌注桩,扩底桩端与上部结构通过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桩身各段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整个桩身内设置钢筋笼;扩径桩身设置在稳定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桩基在提供抗拔力的同时还能提供抗滑力,从而保证边坡上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此外,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涉及一种兼具阻滑功能的山区抗拔桩,适用于山区潜在不稳定性斜坡体上修建的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基础。
技术介绍
在我国西南山区进行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时,不可避免会在潜在不稳定性斜坡体上修建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基础。一般来说,高压输电线塔主要承受风荷载作用,其下的桩基础则发挥抗拔功能,从而防止电塔倾覆;但在山区斜坡体上修建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时,情况更为复杂,其下的桩基础不仅用作抗拔桩,还需兼具抗滑功能;同时,作为高耸结构物的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要特别关注强降雨、长持时降雨、强震等极端荷载条件下的边坡局部和整体稳定性问题。目前高压输电线塔桩基,仅作为抗拔桩设计而不兼具抗滑功能,无法保证基桩-边坡不发生整体失稳破坏。因此,设计一种兼具阻滑功能的抗拔桩,充分利用桩身上下各部位的岩土层,使桩基不仅能够提供抗拔力,还能提供强大的抗滑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当前抗拔桩设计中尚未考虑抗滑功能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阻滑功能的抗拔桩,既可以作为结构物桩基础,又能加固边坡、控制边坡滑移;满足在山区潜在不稳定性斜坡体上修建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基础的设计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该山区阻滑抗拔桩兼具阻滑、抗拔功能,包括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扩底桩端4和钢筋笼5。所述的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和下段桩身3为圆柱结构的灌注桩,所述的扩径桩身2位于上、下段桩身之间;所述的上段桩身1和下段桩身3直径相同,扩径桩身2直径大于上、下段桩身的直径,为上、下段桩身直径的2~3倍。所述的扩底桩端4为圆台结构的灌注桩,扩底桩端4与上部结构通过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的扩底桩端4的侧面倾角为45°。所述的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扩底桩端4的各段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的整个桩身内设置钢筋笼5;所述的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潜在滑动面8以下为稳定体7,以上为滑坡体6;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的扩径桩身2的下部、下段桩身3以及扩底桩端4设置在稳定体7内部;对于土质岩层,潜在滑动面8以下山区阻滑抗拔桩的锚固深度为1/3~1/2桩长,对于完整坚硬的岩层,锚固深度为1/4~1/3桩长。本技术利用桩体中间大、两端小的受弯特点,将扩径桩身设置在潜在滑动面处,克服了此处弯矩较大的问题,而潜在滑动面可以通过极限平衡法、强度折减法求得;桩体充分利用插入潜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其形成锚固力,以平衡滑坡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通过扩径桩身和扩底桩端增加截面直径,增大了桩体与周围土体的接触面积,使桩体的侧摩阻力加大,显著提高了抗拔力,满足设计要求。本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合理避免了上下等截面桩的工程浪费问题;桩基在提供抗拔力的同时还能提供抗滑力,从而保证边坡上高压输电线塔和信号传输塔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该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边坡中的埋设示意图。图中:1上段桩身;2扩径桩身;3下段桩身;4扩底桩端;5钢筋笼;6滑坡体;7稳定体;8潜在滑动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和下段桩身3为圆柱结构的灌注桩,扩径桩身2位于上、下段桩身之间,扩径桩身2直径为上、下段桩身直径的2~3倍。扩底桩端4为圆台结构的灌注桩,扩底桩端4与上部结构通过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扩底桩端4的侧面倾角为45°。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扩底桩端4的各段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山区阻滑抗拔桩的整个桩身内设置钢筋笼5;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在图2中,潜在滑动面8以下为稳定体7,以上为滑坡体6;山区阻滑抗拔桩扩径桩身2的下部、下段桩身3以及扩底桩端4设置在稳定体7内部;对于土质岩层,潜在滑动面8以下山区阻滑抗拔桩的锚固深度为1/3~1/2桩长,对于完整坚硬的岩层,锚固深度为1/4~1/3桩长。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兼具阻滑、抗拔功能,包括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扩底桩端(4)和钢筋笼(5);所述的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和下段桩身(3)均为圆柱结构的灌注桩;所述的扩径桩身(2)位于上、下段桩身(1、3)之间;所述的扩底桩端(4)为圆台结构的灌注桩,扩底桩端(4)与上部结构通过桩身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的整个桩身内设置钢筋笼(5);所述的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和扩底桩端(4)的各段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所述的上段桩身(1)和下段桩身(3)直径相同,扩径桩身(2)的直径大于上、下段桩身(1、3)的直径;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的扩径桩身(2)的下部、下段桩身(3)以及扩底桩端(4)设置在稳定体(7)内部;所述的稳定体(7)位于潜在滑动面(8)下方,潜在滑动面(8)上方为滑坡体(6);对于土质岩层,潜在滑动面(8)下的锚固深度为1/3~1/2桩长,对于完整坚硬的岩层,锚固深度为1/4~1/3桩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兼具阻滑、抗拔功能,包括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扩底桩端(4)和钢筋笼(5);所述的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和下段桩身(3)均为圆柱结构的灌注桩;所述的扩径桩身(2)位于上、下段桩身(1、3)之间;所述的扩底桩端(4)为圆台结构的灌注桩,扩底桩端(4)与上部结构通过桩身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的山区阻滑抗拔桩的整个桩身内设置钢筋笼(5);所述的上段桩身(1)、扩径桩身(2)、下段桩身(3)和扩底桩端(4)的各段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所述的上段桩身(1)和下段桩身(3)直径相同,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年廷凯唐军范宁张彦君吴昊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