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透镜组合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1706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光学透镜组合,照明装置包括光学透镜组合、光源、及驱动装置。光学透镜组合包括一内透镜及一外透镜。所述内透镜具有一反射杯,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反射杯内邻近于所述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外透镜设置于内透镜的一侧,且导光柱对应位于容置空间,而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出光部。驱动装置能使外透镜及内透镜彼此相互靠近或远离,而导光柱则对应于容置空间中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二个透镜所组成的光学透镜组合,可用以调整照明装置的光源所产生的照明光型。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发光效率愈趋于纯熟,目前市场上无论是从散热材料、背光油墨或各种封装技术着手,目的都在使发光二极管能以最少的能源发挥最大的照度及流明值。本案申请人从光学分析着手,研发出各种发光二极管的照明镜片,通过光学设计,使发光二极管能获得最大的取光率及最高的光通量,达到优化的照明效益。现有技术的照明装置当要配合不同的照明场合或被照明的对象,而欲改变照明光型时,通常是更换灯具,以产生不同的照明光型。此种方式,对于使用者甚是不方便,且耗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其提供一内透镜及一可相对于内透镜产生位移的外透镜,以直接调整照明装置的照明光型,以解决常用通过更换灯具以变更照明光型的问题。为达上面所描述的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包括一内透镜及一外透镜。内透镜具有一反射杯,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反射杯内邻近于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外透镜设置于内透镜的一侧,且导光柱对应位于容置空间,而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出光部;其中,外透镜及内透镜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导光柱能对应于容置空间中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杯的外表面形成一全反射面,用以将由入光部进入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部,出光部包括一内出光部与由内出光部向外延伸的一环状出光部,内出光部为阶梯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出光部呈螺旋状延伸。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出光部为圆盘状,导光柱为一圆柱或截圆锥体,导光柱的底端内凹形成有一集光凹槽,形成集光凹槽的侧壁定义为一环状部,环状部具有全反射面,能将进入环状部的光线反射至外出光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环状部具有一外壁面及一内壁面,外壁面呈倾斜状由导光柱的外表面向下渐缩,且外壁面为全反射面,内壁面平行或夹一角度于导光柱的方向。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柱的顶端连接于外出光部的底面中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包括一光学构件及一外透镜。光学构件具有一反射杯,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反射杯内邻近于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外透镜设置于光学构件的一侧,且导光柱对应位于容置空间,而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出光部;其中,外透镜及光学构件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导光柱能对应于容置空间中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光学构件、一外透镜、一光源以及一驱动装置。光学构件具有一反射杯,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反射杯内邻近于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外透镜设置于光学构件的一侧,且导光柱对应位于容置空间,而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出光部;其中,外透镜及光学构件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导光柱能对应于容置空间中移动。光源邻近于入光部设置。驱动装置用以移动外透镜以改变外透镜相对于光学构件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杯的外表面形成一全反射面,用以将由入光部进入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部,出光部包括一内出光部与由内出光部向外延伸的一环状出光部,内出光部为阶梯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出光部呈螺旋状延伸。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出光部为圆盘状,导光柱为一圆柱或截圆锥体,导光柱的底端内凹形成有一集光凹槽,形成集光凹槽的侧壁定义为一环状部,环状部具有全反射面,而能将进入环状部的光线反射至外出光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环状部具有一外壁面及一内壁面,外壁面呈倾斜状由导光柱的外表面向下渐缩,且外壁面为全反射面,内壁面平行或夹一角度于导光柱的方向。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形成集光凹槽的底壁为一凸透部,光源不对应位于凸透部的焦点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柱的顶端连接于外出光部的底面中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内透镜、一外透镜、一光源以及一驱动装置。内透镜具有一反射杯,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反射杯内邻近于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外透镜设置于内透镜的一侧,且导光柱对应位于容置空间,而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出光部;其中,外透镜及内透镜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导光柱能对应于容置空间中移动。光源邻近于入光部设置。驱动装置用以移动外透镜以改变外透镜相对于内透镜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使用者可以简单且方便地通过改变外透镜与内透镜(光学构件)彼此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光源通过光学透镜组合或是照明装置所投射出的光型。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学透镜组合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学透镜组合的立体分开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学透镜组合依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光学透镜组合依图1的立体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于第一状态的剖视图。图5A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于第一状态的直角坐标的配光曲线图。图5B为本技术配合图5状态一的光斑图。图6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于第二状态的剖视图。图6A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于第二状态的直角坐标的配光曲线图。图6B为本技术配合图6状态二的光斑图。图7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于第三状态的剖视图。图7A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于第三状态的直角坐标的配光曲线图。图7B为本技术配合图7状态三的光斑图。图8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功效。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范畴。请参考图1及图2,为本技术的光学透镜组合的立体组合图及立体分开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光型的光学透镜组合100,其包括一内透镜10及一外透镜20。内透镜10或外透镜20可以分别由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成单一的透光构件或透明构件。举例来说,可由塑料、玻璃、硅胶或其它透光材料所制成。特别说明的是,以下说明是以光学透镜组合10包含有内透镜10及外透镜20为例,但实际应用中,内透镜10也可为具有一反射材质的光学构件。内透镜10具有一反射杯12;反射杯12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入光部12a及一出光部12b,反射杯12内邻近于入光部12a的位置形成有一贯穿该反射杯12的贯穿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2/201621037779.html" title="光学透镜组合及照明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光学透镜组合及照明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透镜,具有一反射杯,所述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所述反射杯内邻近于所述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所述外透镜设置于所述内透镜的一侧,且所述导光柱对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而所述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所述出光部;其中,所述外透镜及所述内透镜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所述导光柱能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9 TW 1052131711.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透镜,具有一反射杯,所述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所述反射杯内邻近于所述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所述外透镜设置于所述内透镜的一侧,且所述导光柱对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而所述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所述出光部;其中,所述外透镜及所述内透镜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所述导光柱能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的外表面形成一全反射面,用以将由所述入光部进入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出光部,所述出光部包括一内出光部与由所述内出光部向外延伸的一环状出光部,所述内出光部为阶梯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光部呈螺旋状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光部为圆盘状,所述导光柱为一圆柱或截圆锥体,所述导光柱的底端内凹形成有一集光凹槽,形成所述集光凹槽的侧壁定义为一环状部,所述环状部具有全反射面,能将进入所述环状部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外出光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具有一外壁面及一内壁面,所述外壁面呈倾斜状由所述导光柱的外表面向下渐缩,且所述外壁面为全反射面,所述内壁面平行或夹一角度于所述导光柱的方向。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外出光部的底面中心。7.一种光学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学构件,具有一反射杯,所述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所述反射杯内邻近于所述入光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外透镜,具有一导光柱、及一连接于该导光柱顶端的外出光部,所述外透镜设置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一侧,且所述导光柱对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而所述外出光部则对应覆盖于所述出光部;其中,所述外透镜及所述光学构件能彼此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而所述导光柱能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移动。8.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透镜,具有一反射杯,所述反射杯具有一出光部及一入光部,且所述反射杯内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杰王舜邓舜文
申请(专利权)人:浚洸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