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明秋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344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包括芯片U1、变压器T、熔断器FU、二极管VD1、光耦U1和电容C2,熔断器FU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和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3正极、电容C2、芯片U1的S端和电容C3,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1正极和变压器T线圈L2,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恒流降压电源采用LinkSwitch-TN系列器件作为控制元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能使输出端Vo保持恒流输出,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具体是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
技术介绍
很多电气元件需要恒流电源驱动,LED灯是其中的典范,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节能与环保已成为社会焦点议题。LED因其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色彩丰富、体积小、耐闪烁、可靠性高、调控方便等诸多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照明光源。高亮LED工作时需要大电流,当从一个电压源驱动高亮LED时,可以用一支合适的串联电阻设定所需的电流,如果电压源为电池,则随着电池电力的消耗,LED的亮度也递减,但是,串联电阻的缺点是增加了电路的功耗,而且不能控制恒流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包括芯片U1、变压器T、熔断器FU、二极管VD1、光耦U1和电容C2,所述熔断器FU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和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3正极、电容C2、芯片U1的S端和电容C3,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1正极和变压器T线圈L2,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2负极、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5负极、电容C4、二极管VR1负极、电容C5、电阻R5和输出端Vo,二极管VD5正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D端和电感L,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另一端、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电阻R5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另一端、电阻R2和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正极,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R2正极,二极管VR2负极连接二极管VR2正极,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和芯片U1的BP端,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芯片U1的FB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1采用LinkSwitch-TN系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耦U2采用4N2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VR1和二极管VR2均为稳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高效恒流降压电源采用LinkSwitch-TN系列器件作为控制元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能使输出端Vo保持恒流输出,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恒流降压电源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包括芯片U1、变压器T、熔断器FU、二极管VD1、光耦U1和电容C2,熔断器FU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和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3正极、电容C2、芯片U1的S端和电容C3,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1正极和变压器T线圈L2,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2负极、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5负极、电容C4、二极管VR1负极、电容C5、电阻R5和输出端Vo,二极管VD5正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D端和电感L,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另一端、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电阻R5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另一端、电阻R2和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正极,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R2正极,二极管VR2负极连接二极管VR2正极,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和芯片U1的BP端,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芯片U1的FB端。芯片U1采用LinkSwitch-TN系列。光耦U2采用4N25。二极管VR1和二极管VR2均为稳压二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电路采用LinkSwitch-TN器件,可提供130mA的恒流输出,输出电压为DC70V,熔断器FU在发生严重故障时提供保护。二极管VD1~VD4提供全波整流,同时高压电容C2保持稳定的DC总线电压,在U1导通期间,电流经电容C4、输出端Vo及电感L,该电流使L储存一定的能量,并向输出端Vo负载提供能量。在U1关断期间,L的极性反向,以维持电流,并为续流二极管VD5提供正向偏置,以保持电流流动并持续为C4和负载提供能量。通过一个开关控制电路可以保持输出稳压,这样可以根据电压变化和负载状况使能和禁止(跳过)开关周期。在每个导通周期开始时对U1的反馈(FB)引脚进行采样。如果从光电耦合器U2内的晶体管馈入FB引脚的电流超过49uA,将跳过该电流周期。电容C3是LinkSwitch-TN的旁路电容,电阻R4为电流检测电阻,一旦R4上的电压超过光电耦合器内的发光二极管的VF,反馈环路将闭合,输出电流得以调节。电阻R3调整整个反馈环路的直流增益。如果输出端负载断开,通过齐纳二极管VR1和VR2可以将输出电压调节到约为75V的最大值。电容C5用于降低噪声的敏感性,并可均匀地分配开关周期,电阻R5可以在供电断开时释放高压输出电容中储存的电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包括芯片U1、变压器T、熔断器FU、二极管VD1、光耦U1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FU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和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3正极、电容C2、芯片U1的S端和电容C3,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1正极和变压器T线圈L2,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2负极、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5负极、电容C4、二极管VR1负极、电容C5、电阻R5和输出端Vo,二极管VD5正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D端和电感L,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另一端、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电阻R5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另一端、电阻R2和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正极,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R2正极,二极管VR2负极连接二极管VR2正极,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和芯片U1的BP端,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芯片U1的FB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包括芯片U1、变压器T、熔断器FU、二极管VD1、光耦U1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FU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和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3正极、电容C2、芯片U1的S端和电容C3,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1正极和变压器T线圈L2,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2负极、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5负极、电容C4、二极管VR1负极、电容C5、电阻R5和输出端Vo,二极管VD5正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D端和电感L,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另一端、光耦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