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206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座用于和插头配合插接,所述插座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端子,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所述插头的收容空间及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插座端子包括用于传输电流的一对插座电源端子,所述一对插座电源端子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上臂部及自上臂部延伸的第一焊脚,另一个包括下臂部及自下臂部延伸的第二焊脚,所述上臂部与所述下臂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焊脚与第二焊脚接触叠加在一起,所述上臂部与下臂部分别位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插头的一对插头电源端子分别与插座电源端子弹性接触,使得接触效果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座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告第203250909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插座及与所述插座对接连接的插头。插座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侦测端子、一对电源端子及一对接地端子以及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表面的遮蔽壳体。所述侦测端子具有一对呈叉状的触臂及自触臂末端垂直弯折而成的尾部,分别用于与所述插头和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端子呈片状并设有若干接触手指。所述接地端子呈片状并设有接触部。所述插头包括基座及收容在基座内的电源输送端子及针状端子。所述电源输送端子设有一对长条状的接触片与插座的电源端子对接连接,实现电源信号的传输。所述针状端子插入到所述插座的侦测端子的叉状的触臂之间并与所述触臂接触以传输信号。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具有如下缺陷:由于插头的电源输送端子与插座的片状电源端子仅单面接触,所述插头的针状端子插入到所述插座的侦测端子的叉状的触臂之间实现电性连接,导致接触效果不佳。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合,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接触稳定的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其用于和插头配合插接,所述插座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端子,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所述插头的收容空间及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包括用于传输电流的一对插座电源端子,所述一对插座电源端子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上臂部及自上臂部延伸的第一焊脚,另一个包括下臂部及自下臂部延伸的第二焊脚,所述上臂部与所述下臂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焊脚与第二焊脚接触叠加在一起,所述上臂部与下臂部分别位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其用于和插头配合插接,所述插座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端子,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所述插头的收容空间及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包括用于传输电流的一对插座电源端子,所述一对插座电源端子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上臂部及自上臂部延伸的第一焊脚,另一个包括下臂部及自下臂部延伸的第二焊脚,所述上臂部与所述下臂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焊脚与第二焊脚接触叠加在一起,所述上臂部与下臂部分别位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部和/或所述下臂部设有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倒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后侧壁,所述后侧壁设有贯穿的收容孔,所述插座电源端子的上臂部与下臂部分别穿过所述收容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固定至绝缘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臂,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臂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两对插座电源端子及位于两对插座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插座侦测端子,所述一对插座侦测端子中的其中一个包括第一臂部及自第一臂部延伸的第一焊接部,另一个包括第二臂部及自第二臂部延伸的第二焊接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发刘志平方志宏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