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经常用在配电柜箱体中或者智能断路器领域中,是一种实现电气连接的装置。现有的接线端子主要采用包括插针形式和动导电片形式,所谓的动导电片形式是指动插件具有一个伸出端,伸出端上嵌设有动导电片,动导电片由伸出端的两侧裸露出来;静插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可供伸出端进入的插孔,插孔内部设有两个静导电片,静导电片之间呈间隔设置,当伸出端进入插孔时,动导电片撑开两个静导电片,并且动导电片与静导电片充分接触从而实现电力传输。插针形式与动导电片结构类似,也采用接近相同的原理实现电力传输。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0820108134.5,名称为一种接线端子,该专利就采用了动导电片形式。上述动导电片形式的接线端子存在以下缺点:1、动导电片与静导电片容易产生错位或因静导电片不能复位使得动、静导电片之间接触不良,造成不导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静导电片接触稳定的接线端子。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动插件以及静插件,动插件包括动插件壳体以及动导电片,动插件壳体包括伸出端;静插件包括静插件壳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动插件以及静插件,动插件包括动插件壳体以及动导电片,动插件壳体包括伸出端;静插件包括静插件壳体,静插件壳体上开设有可供伸出端伸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静插件壳体内还设有弹簧以及静导电片组件,静导电片组件包括滑动部、连接部以及接线部;静插件壳体上设有与插孔连通的安装腔;弹簧设于安装腔内一端与安装腔底部相抵,另一端与滑动部相抵,使得滑动部呈滑动式设置在安装腔中;连接部与接线部相连并且连接部卡于静插件壳体中,连接部部分由安装腔的侧壁裸露出与滑动部始终接触;动导电片部分位于伸出端的下表面上,当伸出端插入插孔时,该位于伸出端的下表面的动导电片与滑动部接触实现电力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动插件以及静插件,动插件包括动插件壳体以及动导电片,动插件壳体包括伸出端;静插件包括静插件壳体,静插件壳体上开设有可供伸出端伸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静插件壳体内还设有弹簧以及静导电片组件,静导电片组件包括滑动部、连接部以及接线部;静插件壳体上设有与插孔连通的安装腔;弹簧设于安装腔内一端与安装腔底部相抵,另一端与滑动部相抵,使得滑动部呈滑动式设置在安装腔中;连接部与接线部相连并且连接部卡于静插件壳体中,连接部部分由安装腔的侧壁裸露出与滑动部始终接触;动导电片部分位于伸出端的下表面上,当伸出端插入插孔时,该位于伸出端的下表面的动导电片与滑动部接触实现电力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滑动部包括本体以及向外撑开的外沿部,外沿部围绕本体部形成定位槽,弹簧的一端伸入定位槽与本体相抵;外沿部部分与连接部始终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安装腔底部设有弹簧定位结构,弹簧的一端设于弹簧定位结构上防止弹簧晃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弹簧定位结构为限位槽,弹簧的一端伸入限位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弹簧定位结构为限位柱,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