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系统;由(27)支撑结构、(01)蓄水直排模块、(29)蓄水回收模块、(17)种植模块、(24)内角对丝、(23)内角丝堵、(25)集水箱、水泵和(26)上水管组成。通过对支撑结构顶层蓄水直排模块不间断供水,实现了基于重力的水平方向相邻蓄水直排模块或蓄水回收模块(02)垂直集水端口供水的等量分配,及垂直方向由高至低互通供水和排水收集;水泵将集水箱积水经上水管接至顶层蓄水直排模块,实现循环利用;通过调整(11)蓄水箱的水位高度来满足差异化供水需求;种植模块置于蓄水直排模块和蓄水回收模块上,通过没入蓄水箱水位下的(19)微润灌溉孔和水位上的(20)有氧通风孔为植物提供不间断水分和氧气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立体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系统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温室或室内的立体种植,因占地面积小、可以成倍的提高有效种植面积和作物产量,且不受地域和季节限制,能够实现全季蔬菜供给的优点;将是种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没有适用于立体种植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成为目前制约立体种植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设备和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系统;由(27)支撑结构、(01)蓄水直排模块、(17)种植模块、(25)集水箱、水泵、(26)上水管、(24)内角对丝、(23)内角丝堵、(29)蓄水回收模块组成;其中的(01)蓄水直排模块、(29)蓄水回收模块、(17)种植模块、(24)内角对丝和(23)内角丝堵均为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随意拼装组合。(27)支撑结构为所述系统提供垂直方向的结构支撑,由同一垂直方向内不少于两层的水平承重结构组成。(01)蓄水直排模块为高品质耐氧化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用于放置在(27)支撑结构的非底层;通过模具的功能分隔设计,使(01)蓄水直排模块具有以下功能;a.用来和水平方向相邻(01)蓄水直排模块对接的(08)集水互通连接端口和(09)排水互通连接端口;b.用来实现(17)种植模块与(01)蓄水直排模块间的抬起或抽拉式定位合体与分离的(07)导入限位槽;c.具有蓄水功能,可为(17)种植模块提供持续供水的(11)蓄水箱;d.为(11)蓄水箱提供结构加固和(17)种植模块提供定点供水的(06)蓄水引导槽;e.可对(11)蓄水箱进行给水控制的(03)储水箱供水口和(12)蓄水箱给水控制橡皮塞;f.可对(11)蓄水箱蓄水高度控制的(14)蓄水箱排水口和(13)蓄水高度调节阀;g.用于(11)蓄水箱排水收集的(28)排水收集管;h.可以对垂直方向上层(01)蓄水直排模块(10)垂直排水孔的排水进行收集的(02)垂直集水端口;i.位于(28)排水收集管下方,可以向垂直方向下层(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供水的(10)垂直排水孔。(29)蓄水回收模块为高品质耐氧化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用于放置在(27)支撑结构的最底层。与(01)蓄水直排模块的差别在于没有(10)垂直排水孔。(24)内角对丝,用于相邻的(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的(08)集水连接端口或(09)排水连接端口的连接。(23)内角丝堵,用于相邻的(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的(08)集水连接端口和(09)排水连接端口的封闭。(27)支撑结构内(非底层)同一水平方向相邻的(01)蓄水直排模块通过(24)内接对丝和(23)内接丝堵的连接,组成蓄水直排模块组合;组合内的(01)蓄水直排模块可以实现(02)垂直集水端口内蓄水的平均分配,垂直方向上层的(01)蓄水直排模块通过(10)垂直排水口将超出(11)蓄水箱水位的多余水量传递给下层模块的(02)垂直集水端口。(27)支撑结构内(最底层)同一水平方向相邻的(29)蓄水回收模块通过(24)内接对丝和(23)内角丝堵的连接,组成蓄水回收模块组合;组合内的(29)蓄水回收模块可以实现(02)垂直集水端口内蓄水的平均分配;垂直方向上层的(01)蓄水直排模块通过(10)垂直排水口将超出水量传递给(29)蓄水回收模块的(02)垂直集水端口;(29)蓄水回收模块中的超出水量由(29)蓄水回收模块的(28)排水收集管回收至(25)集水箱。集中收集在(25)集水箱内水分,通过水泵经(26)上水管连接至最顶层的(01)蓄水直排模块的(08)集水互通连接端口。经由最顶层蓄水模块(08)集水互通连接端口接入的不间断供水,均匀的分配给同一水平方向连通在一起的(01)蓄水直排模块的(02)垂直集水端口,再进入各个蓄水模块的(11)蓄水箱,经(29)排水管的(10)垂直排水口,将超出蓄水位的水量传递给垂直下方(01)蓄水直排模块的(02)垂直集水端口,直至循环至最底层的(29)蓄水回收模块,经(28)排水管接入(25)集水箱,实现多余灌溉水量的集中回收;通过各个(01)蓄水直排模块和(29)蓄水回收模块中(13)蓄水高度调节阀的调整,来实现各个蓄水模块的差异化持续水位持续供应。(17)种植模块为高品质耐氧化塑料一体注塑成型,主体为上端开口的矩形种植土箱体,通过模具的功能设计,使(17)种植模块具有以下功能;a.可以为(17)种植模块提供底部支撑和底部结构加固的(18)v型排列支撑;b.位于(18)v型排列支撑底部没入(11)蓄水箱蓄水位下,为植物提供根部灌溉的(19)微润灌溉给水孔;c.位于(18)v型排列支撑底部与(11)蓄水箱蓄水位以上,为植物根部提供氧气的(20)培植土有氧通风孔;d.位于(17)种植模块底部两侧,与(01)蓄水直排模块和(29)蓄水回收模块的(07)导入限位槽相吻合;用来实现(17)种植模块间与(01)蓄水直排模块和(29)蓄水回收模块的抬起或抽拉式定位合体与分离的(21)限位导入轨道;e.位于(17)种植模块的侧面,有可以用与放置种植记录的(22)便签卡位。放置与蓄水模块上的(17)种植模块,通过底部没入(11)蓄水箱水位下的(19)微润灌溉孔为模块内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通过蓄水箱水位上的(20)有氧通气孔,为植物根系提供生长所需氧气。附图说明附图1蓄水直排模块平面及立面示意图。附图2蓄水直排模块轴侧示意图01。附图3蓄水直排模块轴侧示意图02。附图4蓄水直排模块底部轴侧示意图。附图5蓄水直排模块水平连接示意图。附图6垂直方向蓄水模块排水收集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7种植模块平面示意图。附图8种植模块a向立面示意图。附图9种植模块b向立面示意图。附图10种植模块轴侧示意图。附图11蓄水直排模块与种植模块组合示意图。附图12蓄水直排模块连接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13循环给排水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14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系统示意图。图中:(01)蓄水直排块、(02)垂直集水端口、(03)蓄水箱供水口、(04)蓄水高度调节阀卡位、(05)超高水位直排口、(06)蓄水引导槽、(07)导入限位槽、(08)集水连接端口、(09)排水连接端口、(10)垂直排水口、(11)蓄水箱、(12)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27)支撑结构和(01)蓄水直排模块、(29)蓄水回收模块、(17)种植模块、(24)内角对丝、(23)内角丝堵、(25)集水箱、水泵和(26)上水管组成;其中的(01)蓄水直排模块、(29)蓄水回收模块、(17)种植模块、(24)内角对丝和(23)内角丝堵均为模块化设计;同一水平方向相邻的(01)蓄水直排模块和(29)蓄水回收模块可以通过(24)内角对丝和(23)内角丝堵连接在一起,放置在(27)支撑结构的水平支撑上;通过对最顶层(01)蓄水直排模块不间断供水,实现同一(27)支撑结构内基于重力的水平方向相邻的(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的(02)垂直集水端口处供水的等量分配,以及垂直方向由高至低的(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之间的互通供水及排水收集;(25)集水箱中收集到的排水,再由水泵经(26)水管输送至最顶层(01)蓄水直排模块的(08)集水互通连接端口,实现整个立体种植系统供水的循环利用;通过对(13)蓄水高度调节阀的调整来实现每一个(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的差异化供水需求,使每一个(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上的(17)种植模块内的植物,都可以通过(17)种植模块底部没入(11)蓄水箱水位下的(19)微润灌溉孔和(11)蓄水箱水位上的有氧通风孔不间断的自动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氧气。...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种植循环供水自动微润灌溉有氧培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27)支撑
结构和(01)蓄水直排模块、(29)蓄水回收模块、(17)种植模块、(24)内角对丝、(23)内角丝
堵、(25)集水箱、水泵和(26)上水管组成;其中的(01)蓄水直排模块、(29)蓄水回收模块、
(17)种植模块、(24)内角对丝和(23)内角丝堵均为模块化设计;同一水平方向相邻的(01)
蓄水直排模块和(29)蓄水回收模块可以通过(24)内角对丝和(23)内角丝堵连接在一起,放
置在(27)支撑结构的水平支撑上;通过对最顶层(01)蓄水直排模块不间断供水,实现同一
(27)支撑结构内基于重力的水平方向相邻的(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的
(02)垂直集水端口处供水的等量分配,以及垂直方向由高至低的(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
蓄水回收模块之间的互通供水及排水收集;(25)集水箱中收集到的排水,再由水泵经(26)
水管输送至最顶层(01)蓄水直排模块的(08)集水互通连接端口,实现整个立体种植系统供
水的循环利用;通过对(13)蓄水高度调节阀的调整来实现每一个(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
蓄水回收模块的差异化供水需求,使每一个(01)蓄水直排模块或(29)蓄水回收模块上的
(17)种植模块内的植物,都可以通过(17)种植模块底部没入(11)蓄水箱水位下的(19)微润
灌溉孔和(11)蓄水箱水位上的有氧通风孔不间断的自动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7)支撑结构,其特征为:在同一垂直方向内不少于两层的水
平承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01)蓄水直排模块,其特征为:一体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韦振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