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提醒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睡眠质量对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每个成年人每天应保证8小时睡眠。人在夜间睡眠时通常遵循“清醒——轻度睡眠——深度睡眠”的循环周期,并且一个周期的时长大致为1.5小时。如果人在“轻度睡眠”期间被唤醒,就不大容易出现心慌、乏力、头晕等不适感。而如果在“深度睡眠”期间被唤醒,则会给用户带来疲惫、头晕等不适感。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需要通过闹钟来提醒人们起床。但相关技术中的闹钟通常在到达用户设定的提醒时刻时,就会发出声音或震动,以强制的方式提醒用户。然而,此时用户可能处于“深度睡眠”期内,这样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而且在生理学上,经常将处于“深度睡眠”期的用户强制唤醒会严重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提醒方法、装置及设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提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醒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提醒时刻前的预设时间区间内,获取用户的生理参数;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若所述用户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以第一提醒强度间隔多次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是否等于所述提醒时刻;当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等于所述提醒时刻时,以第二提醒强度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所述第一提醒强度的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提醒强度的强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醒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提醒时刻前的预设时间区间内,获取用户的生理参数;
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
若所述用户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以第一提醒强度间隔多次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
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是否等于所述提醒时刻;
当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等于所述提醒时刻时,以第二提醒强度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
所述第一提醒强度的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提醒强度的强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态包括:清醒状
态和轻度睡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生理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佩戴的、且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智能穿戴设备所采集到用户的第一生
理参数;所述第一生理参数包括:心跳频率、心跳强度、呼吸频率、呼吸强度和体温中
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或者,
接收所述用户所在区域内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影音数据,从所述影音数据中提
取所述用户的第二生理参数;所述第二生理参数包括:眼睛睁开或闭合、肢体移动范围、
肢体移动频率、人体翻身动作幅度、人体翻身频率、发声音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
是否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生理参数是否位于与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态相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内;
若所述生理参数位于所述预设参数区间内,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
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记录的生理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记录的生理参数生成所述预设参数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
是否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生理参数的变化量;
判断所述生理参数的变化量是否位于预设变化量区间;
若所述生理参数的变化量位于所述预设变化量区间,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预
设睡眠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记录的生理参数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记录的生理参数的变化量生成所述预设变化量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一提醒强度间隔多次对所述
用户进行提醒,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态是否为清醒状态;
若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态为清醒状态,按照相同时间间隔且以第一提醒强度的强度
值对所述用户进行多次提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一提醒强度间隔多次对所述
用户进行提醒,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态是否为轻度睡眠状态;
若所述第一预设睡眠状态为轻度睡眠状态,按照时间间隔逐次减小,并以第一提醒
强度的强度值为初始值且强度值逐次增加对所述用户进行多次提醒,并且所述提醒时刻
前的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提醒强度对应的强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以第二提醒强度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延时提醒的延时操
作;
当接收到所述延时操作时,在所述提醒时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区间内,以第三提醒
强度间隔多次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
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是否超出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区间;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超出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区间,以第四提醒强度对所述用户进
行提醒;所述第二提醒强度的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三提醒强度的强度值,所述第三提醒强
度的强度值小于所述第四提醒强度的强度值。
11.一种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提醒时刻前的预设时间区间内,获取用户的生理参数;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
第一提醒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处于第一预设睡眠状态,以第一提醒强度间隔多次
对所述用户进行提醒;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是否等于所述提醒时刻;
第二提醒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的当前时间等于所述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蔡任杰,刘铁俊,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