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猪圈,包括围栏,所述围栏内设置有一隔栏,所述隔栏将所述围栏分隔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圈舍,所述隔栏上还开设有一仅能通过仔猪的小门;每个所述子圈舍内均设置有母猪休息台,在所述母猪休息台上还设置有仔猪保温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地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适合我国藏猪等中、小型地方猪种哺乳母猪高效生产的地面哺乳圈,在提高农场地面利用率和保证哺乳仔猪活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地方猪哺乳母猪单位面积饲养数量,提高农场生产效益;同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环境温度,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畜饲养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猪圈。
技术介绍
母猪产床在现代化生猪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现代母猪产床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母猪活动空间,不仅仅提高了农场地面使用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猪胚胎的机械性损伤,提高了初生仔猪的存活率;同时很好地降低了母猪与仔猪哺乳期间疾病的发生率,有利于控制母猪的断奶与发情。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大大提高了农场母猪生产能力。然而,现代产床都是针对外种猪进行设计,规格固定,并不适合我国藏猪等中小型地方猪种体型小,生物习性活跃的特点,且不利于哺乳母猪的管理;同时现代产床对于我国地方品种猪哺乳仔猪来说活动空间太小,不利于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因此,针对目前地方猪哺乳母猪大多采用地圈形式饲养,虽然解决了地方猪活动空间的问题,但是地圈养殖效率低,土地面积浪费严重,并且空间大不利于哺乳仔猪的保温,降低了仔猪哺乳期间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养效率高的、土地利用率高、适合我国藏猪等中小型地方猪种的猪圈。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猪圈,包括围栏,所述围栏内设置有一隔栏,所述隔栏将所述围栏分隔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圈舍,所述隔栏上还开设有一仅能通过仔猪的小门;每个所述子圈舍内均设置有母猪休息台,在所述母猪休息台上还设置有仔猪保温箱。优选的,所述仔猪保温箱为砖结构圈舍。优选的,所述母猪休息台的高度至少为3cm。优选的,两个所述子圈舍内的所述母猪休息台和仔猪保温箱均以所述隔栏为对称中心以对称位置设置。优选的,每个所述子圈舍均设置有进猪门和料槽。优选的,所述围栏为矩形,长宽比例为3:5。优选的,以所述围栏的两条长边的中点为端点设置所述隔栏。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猪圈,在传统地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适合我国藏猪等中、小型地方猪种哺乳母猪高效生产的地面哺乳圈,在提高农场地面利用率和保证哺乳仔猪活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地方猪哺乳母猪单位面积饲养数量,提高农场生产效益;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环境温度,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存活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猪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猪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我们目前在母猪养殖行业中大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猪圈,又称为地圈,为一种围栏式结构。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猪圈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猪圈包括:围栏1,以及围栏1侧边上的供母猪进入的进猪门2,以及供母猪饮食的料槽3。由现有的猪圈结构可见,其存在着养殖效率低,土地面积浪费严重,并且空间大不利于哺乳仔猪的保温等问题。本技术在现有的猪圈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更加适合我国目前多数养殖的藏猪等中、小型地方猪种,符合我国地方猪种体型小,好动的生物习性的高效地面式分娩舍。具体的,参考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猪圈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猪圈,包括:围栏1,所述围栏1内设置有一隔栏4,所述隔栏4将所述围栏1分隔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圈舍5,所述隔栏4上还开设有一仅能通过仔猪的小门6;每个所述子圈舍5内均设置有母猪休息台7,在所述母猪休息台7上还设置有仔猪保温箱8。其中,所述围栏1优选的为矩形,其长宽比例为3:5。本实施例中,围栏1的长宽为:3m×5m,围栏1的高度则根据具体饲养的不同猪种而进行灵活选择。围栏1中间设置隔栏4,以围栏1的两条长边的中点为端点设置隔栏4。通过隔栏4将围栏1分隔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圈舍5,每个子圈舍5均各子设置有进猪门2和料槽3,这样就使得原来只能饲养一头哺乳母猪的圈舍可以饲养两头哺乳母猪,在保证哺乳母猪有效活动空间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了哺乳母猪的活动空间,有效地降低了母猪的活动量,减少了胚胎机械性损伤带来的死亡,提高了母猪活产仔数。此同时,在隔栏4上还开设有一仅能通过仔猪的小门6,可以使得两个子圈舍5内的哺乳仔猪通过,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哺乳仔猪的活动空间;为了有效区分两圈哺乳仔猪,在仔猪出生时打好耳缺,在两周后佩戴耳牌。对于每个子圈舍5,其内还设置供母猪躺卧的母猪休息台7,母猪休息台7的高度至少为3cm。本实施例中,母猪休息台7的具体设计参数为:宽×长×高:1.25m×1.45m×3cm。子圈舍5中进猪门2和料槽3均设置在母猪休息台7以外的区域,该区域供母猪进行采食、饮水、活动。通过母猪休息台7的设置,将母猪躺卧区域与母猪采食、饮水、活动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分开,保证了母猪躺卧区域的清洁、干燥,大大降低母猪发生炎症等疾病的几率。进一步的,在母猪休息台7上还设置有仔猪保温箱8,仔猪保温箱为砖结构圈舍,通过其内设置的保温灯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哺乳仔猪环境的温度,降低哺乳仔猪的发病几率,提高仔猪哺乳期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本实施例中,仔猪保温箱8的具体设计参数为:宽×长×高:60cm×105cm×65cm。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饲养人员对仔猪进行取放,仔猪保温箱8不设置顶部;出于保温或其他原因,在需要将仔猪保温箱8进行封闭时,可以在仔猪保温箱8的顶部搭设木板。此外,为了方便母猪的运动,母猪休息台7上仔猪保温箱8以外的区域与仔猪保温箱8之间可以通过门或连接板等结构进行连通。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饲养人员对猪圈的管理,在整体设计上,两个子圈舍5以对称的方式设计,具体的:两个子圈舍内5的母猪休息台7和仔猪保温箱8均以隔栏4为对称中心以对称位置设置,具体的设置形式参考图2所示。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技术在传统地圈的基础上,增加隔栏、砖结构的仔猪保温箱、母猪休息台,既解决了空间浪费和哺乳仔猪保温问题,同时又保证了母猪和仔猪的活动空间,大大提高了地方猪母猪的饲养效率。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猪圈,包括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内设置有一隔栏,所述隔栏将所述围栏分隔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圈舍,所述隔栏上还开设有一仅能通过仔猪的小门;每个所述子圈舍内均设置有母猪休息台,在所述母猪休息台上还设置有仔猪保温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圈,包括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内设置有一隔栏,所述隔栏将所述围栏分隔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圈舍,所述隔栏上还开设有一仅能通过仔猪的小门;每个所述子圈舍内均设置有母猪休息台,在所述母猪休息台上还设置有仔猪保温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仔猪保温箱为砖结构圈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猪休息台的高度至少为3cm。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强,周新宇,张顺华,朱砺,罗嘉,沈林園,刘辰东,堵晶晶,谭镇东,罗伟,罗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