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坚专利>正文

复混肥干式造粒机的对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87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混肥干式造粒机的对辊结构,解决了现有复混肥干式造粒机挤压辊存在的调整难度大、成粒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一对造粒辊,其特殊之处是,在一个造粒辊的表面上有轴向V形齿,在另一个造粒辊的表面上有周向V形齿,利用两辊上相互垂直的V形齿将料饼切割成近四面体的肥粒;优点在于:两辊上的V形齿相互垂直,可以自然配合,不会错位,无须调整,整机只需调整两辊的中心距离,从而大大简化了调整装置,使整机结构简化,制造成本降低,调整操作容易,故障减少;肥粒由V形齿对切形成,因而不会在肥粒的周边形成薄片,成粒率提高,且四面体的肥粒更适合于机械施肥;辊体在磨损超限后,可以多次修复使用,降低了维修和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复混肥造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复混肥干式造粒机的对辊结构
技术介绍
复混肥又称为BB肥,它是把作物需要的各种肥料混合在一起,制成颗粒使用的一种肥料。这种肥料有利于实现测土施肥和均衡施肥,能防止因偏施肥料而引起肥效下降、成本提高、品质劣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复混肥的造粒通常采用干式对辊造粒机来完成。这种造粒机主要由带有球形凹坑的一对挤压辊、挤压辊调整机构、以及动力传动装置等构成,它是利用挤压辊来挤压料饼,使其在挤压辊上的凹坑中对压成型。这种造粒机具有规模适当、无需干燥,配比灵活等优点,但由于肥粒的形成是靠两个挤压辊上的球形凹坑完成的,因此,挤压辊的调整难度较大,两个挤压辊上的每个凹坑必须准确相对,这就需要对挤压辊在纵向、横向及垂直三个方向进行调整,因此,挤压辊的调整非常复杂,既费时、又费力,另一方面也使设备的结构更加复杂,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也使设备运行的故障增多。另外,在挤压成球时,两个半球形之间会形成一圈薄边,在加工中剥离成粉末,-->因而成粒率较低。此外,挤压辊超限后无法修复,只能整体更换,维修及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复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混肥干式造粒机的对辊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混肥干式造粒机的对辊结构,它有一对造粒辊,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造粒辊的表面上有轴向V形齿,在另一个造粒辊的表面上有周向V形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混肥干式造粒机的对辊结构,它有一对造粒辊,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造粒辊的表面上有轴向V形齿,在另一个造粒辊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坚
申请(专利权)人:董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