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117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属于复混肥料技术领域。该复混肥由磷酸二氢钾15‑25重量份、氯化钾25‑35重量份、氯化铵15‑25重量份、硅酸钠6‑12重量份和尿素36‑50重量份制成的A颗粒与8‑14重量份B颗粒混合而成;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5‑65重量份、氯化铵35‑45重量份、硼酸4‑8重量份和硫酸锌7‑15重量份。本复混肥配比科学适用于早稻与晚稻,可提高产量10%以上,且杆重、有效分蘖、结实率等参数较常规复合肥的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混肥料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
技术介绍
前复混肥料中主要营养元素为氮、磷、钾。作物生长需要18种必须的营养元素,因此,目前常规化肥所含有的营养元素还不能完全满足作物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作物缺乏锌元素、硼元素和较为常见,锌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殖生长,缺乏锌元素将导致植株矮小,产生小叶病,生长受阻;硼元素硼对植物的生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与花粉形成、花粉管萌发和受精有密切关系。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硅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根系活性,提高抗伏到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锌、硼和硅元素的缺乏对作物产量将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于水稻的伏到、抗逆和产量具有影响。在复混肥料中直接添加硫酸锌等含锌元素的无机盐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化肥中的磷以磷酸盐形式存在。磷酸盐中的磷酸根离子和锌盐中的锌离子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锌,导致锌和磷都无法被作物直接吸收,因此直接在复混肥料中添加无机盐形式的锌元素,不但不能增加肥效,反而还影响原有磷肥的肥效。同时,锌和硅共存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上所述,农民在施用复混肥料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单独施用锌肥、磷肥和硅费,增加了人工支出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多种元素共存的难题,同时保证各元素的肥效不受影响。所述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该复混肥由磷酸二氢钾15-25重量份、氯化钾25-35重量份、氯化铵15-25重量份、硅酸钠6-12重量份和尿素36-50重量份制成的A颗粒与8-14重量份B颗粒混合而成;其中,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5-65重量份、氯化铵35-45重量份、硼酸4-8重量份和硫酸锌7-15重量份。其中,该复混肥的制备方法为:(1)B颗粒的制备,按配比取尿素、氯化铵和硫酸锌,各自磨成粉末,在熔融的尿素料桨中按配比加入硼酸和氯化铵、硫酸锌粉末,混匀后经高塔造粒后得到B颗粒;(2)A颗粒的制备,按配比取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氯化铵、硅酸钠和尿素,粉碎、混匀后通入蒸汽,经过氨酸管式反应器进行造粒,造粒成形后经烘干得到A颗粒;(3)将步骤(2)得到的A颗粒与步骤(1)的到的B颗粒按配比混合后得到产品。具体地,在步骤(1)中,将尿素加热至105-120℃制成熔融的尿素料桨,然后将硼酸和氯化铵、硫酸锌粉末混入料浆,混匀后从塔式冷却器顶部喷洒,从塔式冷却器底部得到凝固成形的颗粒,经滚筒筛分筛后得到B颗粒。具体地,在步骤(2)中,造粒时间为5-10分钟,烘干温度为90-110℃,烘干时间为5-8分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尿素和氯化铵将硫酸锌和硼酸包裹起来,与复混肥中的磷元素和硅元素进行物理隔绝,来防止磷、锌、硅和硼发生化学反应。2、科学配置各元素的比例,作物更容易吸收,锌和硼的利用率更高。3、本复混肥配比科学适用于早稻与晚稻,可提高产量10%以上,且杆重、有效分蘖、结实率等参数较常规复合肥的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该复混肥由磷酸二氢钾200Kg、氯化钾300Kg、氯化铵200Kg、硅酸钠80Kg和尿素400Kg经氨酸法造粒制成的A颗粒与100KgB颗粒混合而成;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高塔造粒制成:尿素550Kg、氯化铵400Kg、硼酸60Kg和硫酸锌120Kg。实施例2实施例2提供了另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该复混肥由磷酸二氢钾240Kg、氯化钾320Kg、氯化铵150Kg、硅酸钠100Kg和尿素500Kg经氨酸法造粒制成的A颗粒与120KgB颗粒混合而成;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高塔造粒制成:尿素600Kg、氯化铵360Kg、硼酸75Kg和硫酸锌140Kg。实施例3:复混肥水稻田间应用效果1、供试品种:金优458。2、供试肥料品种:市售复合肥(NPK≥45),本实施例1提供的复混肥(NPK在40左右),本实施例2提供的复混肥(NPK在40左右),复混肥(市售复合肥+锌、硅和硼肥;其中,锌、硅和硼在总施用占肥料中的含量与实施例1中对应元素的含量相等)。3、试验设计试验地选在黄冈市龙感湖农场试验大田内,沙壤土,肥力中等。土样检测为:有机质2.7%,碱解氮103mg/kg,有效磷7.5mg/kg,速效钾81mg/kg,有效锌0.77。设三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市售复合肥,35kg/亩;处理2:复混肥,35kg/亩;处理3:实施例1的水稻肥,40kg/亩;处理4:实施例1的水稻肥,40kg/亩。以上4个处理等氮磷钾养分总含量。试验采用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小区间用田埂分隔开,单独设立排灌水沟,管理措施一致。早稻播种时间为2013年3月15日,采用塑盘育秧,4月20日移栽,7月9日收获。二、结果与分析在同等养分条件下,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株高(cm)杆重(g)分蘖数结实率穗长(cm)千粒(g)产量(kg/亩)105.248.811.10.5118.327.3396.5104.947.711.90.5519.627.9405.2105.153.914.50.6919.625.5439.9105.353.814.90.7119.325.5441.7从表1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的肥料品种对早稻产量及其产量形成因素有影响。实施例1和2的早稻产量最高,达到440kg/亩;复混肥,产量为405kg/亩;市售复合肥产量最低,为400kg/亩。本实施例提供的复混肥比市售复合肥增产11%;对于早稻的产量形成因素来说,本复混肥的杆重、有效分蘖、结实率均高于其它两种复合肥;从表观来看,本复混肥能使水稻整体长势良好、均衡,无明显病虫害危害。对于晚稻,水稻品种采用金优38,种植位置为襄阳,播种时间为6月23日,育秧采用塑盘育秧、7月10日抛栽,收获期10月25日,整个生育期120天。采用早稻的四个处理(施肥量较早稻大),其结果如表2所示:表2处理株高(cm)分蘖数结实率穗长(cm)千粒(g)产量(kg/亩)1114.312.70.6920.118.3291.42110.213.50.7320.918.5310.33113.315.30.7721.519.1339.24114.115.50.7621.818.9335.4从表2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的肥料品种对晚稻产量及其产量形成因素有影响。实施例1和2的晚稻产量最高,达到337kg/亩;复混肥,产量为310kg/亩;市售复合肥产量最低,为290kg/亩。本实施例提供的复混肥比市售复合肥增产15.8%;对于晚稻的产量形成因素来说,本复混肥的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均高于其它两种复合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混肥由磷酸二氢钾15‑25重量份、氯化钾25‑35重量份、氯化铵15‑25重量份、硅酸钠6‑12重量份和尿素36‑50重量份制成的A颗粒与8‑14重量份B颗粒混合而成;所述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5‑65重量份、氯化铵35‑45重量份、硼酸4‑8重量份和硫酸锌7‑15重量份;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为:(1)B颗粒的制备,按配比取尿素、氯化铵和硫酸锌,各自磨成粉末,在熔融的尿素料桨中按配比加入硼酸和氯化铵、硫酸锌粉末,混匀后经高塔造粒后得到B颗粒;(2)A颗粒的制备,按配比取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氯化铵、硅酸钠和尿素,粉碎、混匀后通入蒸汽,经过氨酸管式反应器进行造粒,造粒成形后经烘干得到A颗粒;(3)将步骤(2)得到的A颗粒与步骤(1)的到的B颗粒按配比混合后得到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混肥由磷酸二氢钾15-25重量份、氯化钾25-35重量份、氯化铵15-25重量份、硅酸钠6-12重量份和尿素36-50重量份制成的A颗粒与8-14重量份B颗粒混合而成;所述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5-65重量份、氯化铵35-45重量份、硼酸4-8重量份和硫酸锌7-15重量份;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为:(1)B颗粒的制备,按配比取尿素、氯化铵和硫酸锌,各自磨成粉末,在熔融的尿素料桨中按配比加入硼酸和氯化铵、硫酸锌粉末,混匀后经高塔造粒后得到B颗粒;(2)A颗粒的制备,按配比取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氯化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鄂东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