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6611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属于特殊钢冶炼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铸法:电极锭的钢种为UNS N08028;通过设计合理的金属模,制定合金锭身和冒口浇注工艺参数,以及保护渣和发热剂的加入时间和重量,最终完全消除了UNS N08028合金冒口下的缩孔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该合金成材率,稳定后续的电渣重熔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属于特殊钢冶炼领域。
技术介绍
UNSN08028合金是一种镍合金,又称Alloy28合金,是添加了钼和铜的镍铁铬合金,它对还原性酸和氧化性酸均有良好的抗性,同时对应力腐蚀开裂具有较好的抗性。此外也耐点腐蚀和缝隙腐蚀。因而可用于化学处理,污染控制设备,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核燃料后处理,硫酸生产酸洗设备等。这种高温耐蚀合金采用模铸方锭或扁锭直接轧制板材时,容易产生裂纹、中心疏松和夹杂等缺陷。目前,主要通过模铸生产电极棒,然后电渣重熔,最后轧制。经过重熔渣洗和逐步冷却,可以得到夹杂少,并且裂纹和疏松缺陷低的合金棒材。然而,由于该合金的热膨胀系数较大,通过模铸生产该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还有很多问题。如中心缩孔深度较大,最大可达到1m;冒口处缩孔半径较大,超过250mm。这种大缩孔缺陷会严重影响电渣重熔过程电压的稳定,不利于电渣重熔工艺的顺行。因此冒口下需要切除较长的铸锭,严重降低了该合金的成材率。目前,有大量研究报道了电极锭的浇注方法,如胡小东等发表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的文献“细长电极锭凝固缺陷的模拟”,针对45钢,调整冒容比(从5%到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采用模铸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锭的钢种为UNS N08028;锭模为金属模,金属模内径为上小下大,上口内径540~580mm,下口内径590~630mm,锥度1~1.5%;金属模上口厚度100~140mm,下口厚度为180~220mm;金属模冒口高630~670mm,绝热板高度630~670mm,绝热板厚度20~40mm;金属模高3500~4500mm;浇注采用下注法,出钢温度为1440~1470℃,锭身浇注时间为800~870s,冒口浇注时间≥380s;浇注时加入保护渣10~14kg/支,浇注结束加入发热剂15~17kg/支,动模时间≥4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采用模铸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锭的钢种为UNSN08028;锭模为金属模,金属模内径为上小下大,上口内径540~580mm,下口内径590~630mm,锥度1~1.5%;金属模上口厚度100~140mm,下口厚度为180~220mm;金属模冒口高630~670mm,绝热板高度630~670mm,绝热板厚度20~40mm;金属模高3500~4500mm;浇注采用下注法,出钢温度为1440~1470℃,锭身浇注时间为800~870s,冒口浇注时间≥380s;浇注时加入保护渣10~14kg/支,浇注结束加入发热剂15~17kg/支,动模时间≥4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耐蚀合金电极锭的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模上口内径560mm,下口内径610mm,锥度1.25%;金属模上口厚度120mm,下口厚度为200mm;金属模冒口高650mm,绝热板高度6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鑫曾建华陈晋阳王建吴国荣唐远昭马晓涛罗定祥严波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