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开关辅助电路、两相输入PFC电路、三相输入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不间断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的发展,系统效率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指标,为了提高系统效率,软开关、准谐振电路等不断被提出来,被广大的电力电子从业人员研究、发展。升压(boost)电路作为应用广泛的一个电路,近年来提出了很多boost电路软开关电路类型,以降低连续模式(CCM)下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损耗。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软开关电路。其中,开关管Q1为主开关管,开关管Q2为辅开关管,电感Lr1为谐振电感,电容C1为母线电容。其中谐振电感Lr1、辅开关管Q2、二极管D2构成了软开关辅助电路。当开通主开关管Q1之前先开通辅开关管Q2,由于谐振电感Lr1的存在,通过二极管D1的电流缓慢降低,避免了反向恢复损耗。当通过谐振电感Lr1的电流等于通过电感L1的电流时,开启主开关管Q1,此时由于电感L1的电流不能突变,使得主开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开关辅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开关管、谐振电感、第二二极管和n个第一二极管;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具有第一端至第n+2端;所述n个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分别与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一端至第n端连接,所述n个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共同连接至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一端,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至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1端,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辅开关管与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2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开关辅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开关管、谐振电感、第
二二极管和n个第一二极管;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具
有第一端至第n+2端;
所述n个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分别与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一端至第n端连
接,所述n个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共同连接至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一端,所述谐
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至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1端,
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辅开关管与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2端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开关辅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开关辅
助电路还包括:n个谐振电容,n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且所述软开关
辅助电路还具有第n+3端至第2n+2端;
所述n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中每组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同
向串联后连接在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1端之
间;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间节点通过一个谐振电容分别与软开关辅助
电路的第n+3端至第2n+2端连接。
3.一种软开关辅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开关管、谐振电感、n
个第一二极管、n个谐振电容以及n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其中n为大
于1的整数;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具有第一端至第2n+2端;
所述n个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分别与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一端至第n端连
接,所述n个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共同连接至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一端,所述谐
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辅开关管与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2端连接;
所述n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中每组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同
向串联后连接在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的第n+1端之
间;且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间节点通过一个谐振电容分别与软开关辅
助电路的第n+3端至第2n+2端连接。
4.一种两相输入PFC电路,包括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所
\t述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中均具有一个母线电容以及两个主开关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均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开关
辅助电路;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包括:一个辅开关管、一个谐振电感、一个第
二二极管和两个第一二极管;
所述正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输入端分别通过一个正向的
第一二极管连接至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辅开关管与主开
关管的电流输出端连接,且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正向的第二二极管连接至母
线电容的正极;
所述负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反向的
第一二极管连接至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辅开关管与所述
主开关管的电流输入端连接,且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反向的第二二极管连接
至母线电容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相输入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开关
辅助电路还包括:两个谐振电容,两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正向boost电路中: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同向串联后正向连
接在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和母线电容的正极之间;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间节点通过一个谐振电容分别连接至正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输
入端;
所述负向boost电路中: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同向串联后反向连
接在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和母线电容的负极之间;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间节点通过一个谐振电容分别连接至负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输
出端。
6.一种两相输入PFC电路,包括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所
述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中均具有一个母线电容以及两个主开关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均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开关
辅助电路;所述软开关辅助电路包括:一个辅开关管、一个谐振电感、两个第
一二极管、两个谐振电容,以及两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正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输入端分别通过一个正向的
\t第一二极管连接至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辅开关管与主开
关管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每组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同向串联后正向连接
在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和母线电容的正极之间;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间
节点通过一个谐振电容分别连接至所述正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
输入端;
所述负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反向的
第一二极管连接至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谐振电感的第二端通过辅开关管与主开
关管的电流输入端连接;且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同向串联后反向连接
在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和母线电容的负极之间;每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间
节点通过一个谐振电容分别连接至所述负向boost电路中每个主开关管的电流
输出端。
7.一种三相输入PFC电路,包括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所
述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中均具有一个母线电容以及三个主开关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boost电路和负向boost电路均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同,袁利杰,孙永魁,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