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鹏发专利>正文

一种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6280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分气管、进气管、分气网、气流筛板、排污口、注水口和排气口,水箱上设置有排气口和注水口,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污口,进气管一端连接于分气管,另一端伸出水箱外,水箱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分气管、分气网和气流筛板;所述分气管呈成排设置,分气管上设置有与分气管贯通的散气孔;所述分气网、气流筛板的形状与水箱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气流筛板活动置放于水箱。上述的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养护、除尘效率高、运行效果良好,适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厂区、道路等区域会产生很多的粉尘,而粉尘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特别目前空气环境很糟糕的情况下。人们为解决除去粉尘问题,也生产创造出各式设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设备要么制作复杂,设备制造价格昂贵,辅材浪费严重,要么无法大范围大工作量的进行除尘。对于一些洒水除尘降尘的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在道路上,通过洒水,一些扬尘确实能够暂时固定在地面上,待水气蒸发后,经过车轮的不断碾压,会变成更细微的扬尘,危害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养护、除尘效率高、运行效果良好的除尘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分气管、进气管、分气网、气流筛板、排污口、注水口和排气口,水箱上设置有排气口和注水口,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污口,进气管一端连接于分气管,另一端伸出水箱外,水箱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分气管、分气网和气流筛板;所述分气管呈成排设置,分气管上设置有与分气管贯通的散气孔;所述分气网、气流筛板的形状与水箱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气流筛板活动置放于水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气流筛板是由低于水密度的材质制成,气流筛板的筛孔为均布的柱形筛孔,柱形筛孔上下贯通于气流筛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气网上设有均布的网孔,在分气网上方设置有由吸附网构成的吸附区,所述吸附网分为上下两层,两层吸附网由支撑架支撑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两层吸附网之间设置有吸附条或吸附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进气管伸出水箱外的一端连接于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上部设置有抽风管道,抽风管道内设置有抽风机;抽风管道出气口端与进入预处理箱的进气管端相连通,抽风管道进气口端设置于预处理箱的一侧;预处理箱内,在抽风管道进气口端正下方设置有沉淀室,在抽风管道进气口端斜下方设置有吸尘管,吸尘管的一端开口设置于预处理箱的下部并与外界相通,吸尘管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抽风管道进气口端斜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处理箱下设置有吸尘斗,吸尘斗一端开口与吸尘管相连通,吸尘斗另一端的开口内设置有转轮和并排的阻隔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处理箱下部设置有吹风机,吹风机通过吹风管连接于阻隔条的位置,所述的吸尘斗通过吊簧连接于预处理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预处理箱内设置有滤袋网,滤袋网的开口通过分头管连接于吸尘管,所述抽风管道进气口端设置有防护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箱内还设置有防溅网,防溅网位于气流筛板的上面,水箱外设置有水位表;所述的预处理箱在沉降室侧为透明板,沉降室下部设有单向活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除尘装置,水箱充水,水漫过分气管、分气网。通过分气管上散气孔对含有灰尘的气流进行打散,分成多条小气流,增加气流与水的接触时间和范围,提高了净化效率。气流向上通过分气网,由分气网的小孔对气流再次进行分离,使得气流变得更细或者成为小气泡,增加与水的接触范围,提高净化效果。在吸附区,由吸附网、吸附条或吸附球共同促进气流与水进一步的接触,从气体中再次吸附灰尘于水中。气流筛板浮于水面,气流筛板上设置贯通的柱形筛孔,可以使得水中分散的气流和气泡重新形成小气流通过筛孔,这种设置方式更有利于气流和水的更充分的接触,进一步净化水中的灰尘。作为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反复使用,通过换水就可以继续进行除尘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浪费辅材。同时作为一个除尘装置,与其它的辅助装置设置一起,能完成更好的清洁效果。比如,可以把上述装置安装移动设备上,进行移动除尘,也可以安装在汽车上,进行移动清洁马路上的粉尘。对于预处理箱及预处理箱内技术方案的设置,能够除去大的杂质,防止堵塞散气孔,影响气流的散气,影响清洁效果。对于防溅网位于气流筛板的上面设置主要是为了移动过程中,水质不至于荡出水箱外;水位表的设置能够观察水箱的水位,可以根据水位的高低对水质中吸附尘土的情况进行预判,进而确定换水时间;预处理箱在沉降室侧为透明板材,以便于观察箱内情况,沉降室下部的单向活门能够清除沉降下来的大杂质。综上,本技术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养护、除尘效率高、运行效果良好,适于推广实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开);图2为图1所示除尘装置纵剖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晰表达,省略标号11的结构);图3为图1所示除尘装置的A-A向纵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除尘装置的吸附区中吸附网及吸附条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晰表达,省略上层吸附网7.1及部分吸附条7.2);图5为本技术除尘装置的气流筛板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开)。图中标号说明:1—水箱;2—分气管;2.1—进气管;2.2—抽风管道;3—分气网;4—气流筛板;4.1—筛孔;5—注水口;6—排气口;7—吸附区;7.1—吸附网;7.2—吸附条;7.3—支撑架;8—防溅网;9—散气孔;10—排污口;11—水位表;12—预处理箱;12.1—透明板;13—风机;14—防护网;15—虑袋网;16—分头管;17—吸尘管;18—吸尘斗;19—吹风管;20—吹风机;21—转轮;22—沉淀室;23—单项活门;24—吊簧;25—阻隔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1-5,除尘装置包括水箱1、分气管2、进气管2.1、分气网3、气流筛板4、排污口10、注水口5和排气口6,水箱1上设置有排气口6和注水口5,水箱1的下部设置有排污口10,进气管2.1一端连接于分气管2,另一端伸出水箱1外侧上部,水箱1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分气管2、分气网3和气流筛板4,分气管2呈成排设置,分气管2上设置有与分气管2贯通的散气孔9,分气网3、气流筛板4的形状与水箱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气流筛板4活动连接于水箱1。气流筛板4是由低于水密度的材质制成,其厚度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度调节,其上有均布的筛孔4.1,筛孔4.1为柱形筛孔,柱形筛孔上下贯通于气流筛板4。在水箱1上设置注水口5,散气孔9均布设置分气管2上,散气孔9的开口在分气管2的下方。分气网3上设有均布的网孔,在分气网3上方设置有由吸附网7.1构成的吸附区7,吸附网7.1分为上下两层,两层吸附网7.1由支撑架7.3支撑连接。两层吸附网7.1之间设置有吸附条7.2,也可以放置吸附球,或者其它的吸附体,比如蜂窝吸附块等。吸附条7.2为柔性条,两端连接于上下吸附网7.1,有一定的弹性,在气流通过时产生摆动,增强吸附效果。水箱1内还设置有防溅网8,防溅网8位于气流筛板4的上面,水箱1外设置有水位表11。工作时,通过注水口5向水箱1内冲水,使得水漫过分气管2、分气网3和吸附区7,含有尘土、细微杂质的空气通过进气管2.1进入,然后通过分气管2上均布的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分气管、进气管、分气网、气流筛板、排污口、注水口和排气口,水箱上设置有排气口和注水口,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污口,进气管一端连接于分气管,另一端伸出水箱外,其特征在于:水箱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分气管、分气网和气流筛板;所述分气管呈成排设置,分气管上设置有与分气管贯通的散气孔;所述分气网、气流筛板的形状与水箱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气流筛板活动置放于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分气管、进气管、分气网、气流筛板、排污口、注水口和排气口,水箱上设置有排气口和注水口,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污口,进气管一端连接于分气管,另一端伸出水箱外,其特征在于:水箱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分气管、分气网和气流筛板;所述分气管呈成排设置,分气管上设置有与分气管贯通的散气孔;所述分气网、气流筛板的形状与水箱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气流筛板活动置放于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筛板是由低于水密度的材质制成,气流筛板的筛孔为均布的柱形筛孔,柱形筛孔上下贯通于气流筛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口设置在水箱上方,所述的分气管上设置有均布的散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网上设有均布的网孔,在分气网上方设置有由吸附网构成的吸附区,所述吸附网分为上下两层,两层吸附网由支撑架支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层吸附网之间设置有吸附条或吸附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伸出水箱外的一端连接于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鹏发
申请(专利权)人:白鹏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