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156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由上绝缘膜、正极板、两层中间绝缘膜、负极板和下绝缘膜依次叠压而成,所述正极板设有多个半腰型凸包,每个凸包上设有正电极,所述负极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包一一对应的半腰型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旁还设有负电极,所述上绝缘膜、中间绝缘膜和下绝缘膜上相同位置均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设有凹槽,叠压时,所述凸包嵌入第一通孔中,使得每个正电极上表面与负电极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
技术介绍
目前叠层母排遇到需要增大爬电距离的时候,一般都是在两电极之间粘贴一根凹形或凸形绝缘条来增大爬电距离,但这样也带来了一些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传统叠层母排方案是由正电极2、负电极3、绝缘膜(11、12、13)、绝缘条14、绝缘垫16组成,其中正极板、负极板上各有9个铜柱15。绝缘条粘接部位容易脱落,不耐高温,增加了产品的不可靠性和不可预知性。部件粘接工序,加大了制造成本,加长了产品的制造时间,难以实现大批量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爬电距离大的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由上绝缘膜、正极板、两层中间绝缘膜、负极板和下绝缘膜依次叠压而成,所述负极板设有多个半腰型凸包,每个凸包上设有负电极,所述正极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包一一对应的半腰型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旁还设有正电极,所述上绝缘膜、中间绝缘膜和下绝缘膜上相同位置均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负电极和正电极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由上绝缘膜(11)、正极板(2)、两层中间绝缘膜(12)、负极板(3)和下绝缘膜(13)依次叠压而成,所述负极板(3)设有多个半腰型凸包(4),每个凸包(4)上设有负电极,所述正极板(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包(4)一一对应的半腰型第一通孔(5),每个所述第一通孔(5)旁还设有正电极,所述上绝缘膜(11)、中间绝缘膜(12)和下绝缘膜(13)上相同位置均设有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所述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分别与所述负电极和正电极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之间设有凹槽(8),叠压时,所述凸包(4)嵌入第一通孔(5)中,使得每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凹槽结构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由上绝缘膜(11)、正极板(2)、两层中间绝缘膜(12)、负极板(3)和下绝缘膜(13)依次叠压而成,所述负极板(3)设有多个半腰型凸包(4),每个凸包(4)上设有负电极,所述正极板(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包(4)一一对应的半腰型第一通孔(5),每个所述第一通孔(5)旁还设有正电极,所述上绝缘膜(11)、中间绝缘膜(12)和下绝缘膜(13)上相同位置均设有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所述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分别与所述负电极和正电极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之间设有凹槽(8),叠压时,所述凸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齐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合康亿盛电气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