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温针灸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目前临床使用的温针灸的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留针期间,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柱穿置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柱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但这种操作方法在临床使用时有以下不足之处:一、点燃艾柱,通过针体传导热量到针尖,再通过针尖将热量传递到病灶,在热量传导过程中,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在针体和针柄处,到达针尖的热量很少,影响温针灸的效果;二、燃烧中或燃烧后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烧灼其衣物,并且对治疗环境的卫生造成影响;三、艾柱放置不稳,易造成针体的倾斜,甚至弯曲;四、为了避免艾柱重量过大导致针体倾斜,艾柱的长度受到严格的限制,并且也无法选择燃烧快的陈艾,影响了温针灸的效果;五、为了防止针体倾斜或弯针,温针灸时针灸入刺穴位需保持水平位,致使患者难以保持舒服自在的体位,并且有一些穴位无法操作。申请号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针灸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包括座体(101),座体(101)上方固定有烧艾桶(102),所述烧艾桶(102)中间设有夹针柱(103),所述夹针柱(103)上连通有夹针缝(105),夹针缝(105)的另一端与烧艾桶(102)的外侧连通,所述夹针缝(105)上靠近夹针柱(103)处设有隔挡缝(104),所述隔挡缝(104)上活动安装有隔挡片(4),所述支撑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盖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针灸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
包括座体(101),座体(101)上方固定有烧艾桶(102),所述烧艾桶(102)
中间设有夹针柱(103),所述夹针柱(103)上连通有夹针缝(105),夹针缝(105)
的另一端与烧艾桶(102)的外侧连通,所述夹针缝(105)上靠近夹针柱(103)
处设有隔挡缝(104),所述隔挡缝(104)上活动安装有隔挡片(4),所述支撑
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盖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艾桶
(102)的底部为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片
(4)的形状与隔挡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