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明专利>正文

升温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84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温搅拌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搅拌桶、加热元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棒,若干搅拌棒在搅拌轴的轴向方向上沿螺旋线路径排列设置,每一所述搅拌棒包括棒体和设置在棒体内的弹性组件,所述棒体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呈与所述搅拌桶内壁相适配的弧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升温搅拌器对物料的搅拌容易糊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器,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升温搅拌器
技术介绍
在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测试、分析、合成等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以及在大专院校实验室、科研单位中进行物质控温加热实验或研究时,往往需要使用到升温搅拌器对物质进行加热搅拌处理,使得物料能够在搅拌器内得到混合均匀和加温烘干等。现有的升温搅拌器一般如申请号为201210298916.0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搅拌桨及应用该搅拌桨的自动控温搅拌器所示,其仅仅具有加热和搅拌作用,但是物料却没办法在搅拌器内推送,这就使得物料容易在搅拌器内积留过长,进而产生糊化的问题。而现有的螺旋推送器是具有螺旋送料功能的一种输送机,但是这种输送机仅仅具有推送作用,而不具有加热作用,并且,这种螺旋推送的结构使得物料在推送器内的推送速度过快,而无法起到充分搅拌和加热的作用,所以其不能够简单的应用到升温搅拌器上。其次,现有的搅拌器中的搅拌叶片或者是搅拌棒在进行搅拌的时候,为使物料充分的搅拌均匀,所以搅拌叶片或者搅拌棒一般需要直接与搅拌桶的内壁接触。但是这样设置的搅拌叶片或者搅拌棒在转动搅拌的时候一直与搅拌桶内壁摩擦,进而使得搅拌叶片或者搅拌棒或者搅拌桶内壁发生磨损,这样就会使得搅拌叶片或者搅拌棒与搅拌桶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进而就会使得物料在搅拌桶内产生粘壁和糊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推送一边搅拌加热物料的升温搅拌器,并且其中的搅拌棒具有自补偿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温搅拌器,包括搅拌桶、加热元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棒,若干搅拌棒在搅拌轴的轴向方向上沿螺旋线路径排列设置,每一所述搅拌棒包括棒体和设置在棒体内的弹性组件,所述棒体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呈与所述搅拌桶内壁相适配的弧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在搅拌桶内搅拌的时候,能够随着搅拌棒的搅拌一边混合均匀,一边还能够向前输送,由于采用的是若干搅拌棒而不是螺旋叶片,搅拌棒对物料的输送具有缓慢逐步推进的特点,所以能够保证物料在搅拌桶内被搅拌和加热均匀;另外,由于棒体内设置有弹性组件,所以搅拌棒相对于搅拌桶内壁具有自补偿的效果,棒体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始终与搅拌桶内壁贴合,所以两者之间不会产生间隙,进而使得物料不会出现粘壁的现象,进而能够避免物料糊化。较佳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安装柱,设置于安装柱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棒体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弹性件连接于安装柱上,并间接连接至搅拌轴上,方便弹性件的安装。较佳的,所述安装柱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下导套,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下导套内,所述下导套相对于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套设有上导套,所述上导套的另一端与所述棒体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弹性件在伸缩的时候具有导向作用,进而使得搅拌棒的转动和自补偿动作更加稳定。较佳的,所述棒体包括与所述搅拌轴抵设的下棒和与所述下棒套设的上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棒体自补偿时伸缩更加稳定。较佳的,所述安装柱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导套与所述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轴向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沉头孔,所述棒体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上棒、第二安装孔、上导套、弹性件、下导套和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于所述搅拌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钉对弹性组件以及棒体的固定更加方便,并且螺钉与搅拌轴的螺纹连接还具有可调节性,所以能够调节弹性件的弹性变形量。较佳的,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和桶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搅拌桶的拆装,进而实现对物料的观测方便,并且还能够方便维护检修搅拌桶内的部件。较佳的,所述桶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加热元件的第一U槽和用于放置物料的第二U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结构布局合理,并且加热元件对物料的加热更加充分。较佳的,所述桶体的开口处对称设置有两卡槽,所述桶盖呈C形设置且其两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桶盖与桶体的配合更加稳定,并且保温效果更好。较佳的,所述桶盖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桶盖的保温效果更好。较佳的,所述棒体呈四棱柱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相比于圆柱形的棒体,能够更好的带动物料,使得物料所受的搅拌效果更好。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能够一边加热搅拌物料,一边对物料实现推送,另外,搅拌棒具有自补偿的特点,能够避免物料粘接在搅拌桶内壁,防止其糊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桶盖闭合于桶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桶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桶盖部分闭合于桶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桶体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中搅拌棒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搅拌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11、进料口;12、排气口;13、出料口;14、卡槽;2、桶盖;3、搅拌轴;4、搅拌棒;41、上棒;42、下棒;43、安装柱;44、下导套;45、弹簧;46、上导套;47、固定柱;471、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升温搅拌器,包括呈矩形设置的桶体1和设置于桶体1上的桶盖2,桶体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加热元件的第一U槽和用于放置物料的第二U槽。桶体1的开口处对称设置有两卡槽14,两卡槽14呈长条形设置,桶盖2呈C形设置且其两端卡设于卡槽14内,桶盖2内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保温层。当然,桶体1与桶盖2也可以是呈一体设置成圆柱形的,从而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加热元件在申请号为201210298916.0的中国专利中已有公开,在此不做赘述。在桶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11和排气口12,排气口12相对于进料口11的另一端设置,在桶体1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与第二U槽连通,并且设置在与排气口12同一端的位置,这样物料从进料口11进入桶体1内,经过搅拌加热,从出料口13排出,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及水汽都能够从排气口12排出。在桶体1的轴向方向上穿设有搅拌轴3,搅拌轴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桶体1上。搅拌轴3上设有若干搅拌棒4,若干搅拌棒4在搅拌轴3的轴向方向上沿螺旋线路径排列设置,这样设置不仅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还能够对物料起到推进的作用。其中,每一搅拌棒4包括棒体和设置在棒体内的弹性组件,棒体包括与搅拌轴3抵设的下棒42和与桶体1内壁抵设的上棒41,上棒41和下棒42套设。上棒41和下棒42均呈四棱柱形设置,并且是呈套筒状设置。上棒41与搅拌桶内壁相抵设的一端呈弧面设置,使其与桶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温搅拌器,包括搅拌桶、加热元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棒,其特征在于:若干搅拌棒在搅拌轴的轴向方向上沿螺旋线路径排列设置,每一所述搅拌棒包括棒体和设置在棒体内的弹性组件,所述棒体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呈与所述搅拌桶内壁相适配的弧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温搅拌器,包括搅拌桶、加热元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棒,其特征在于:若干搅拌棒在搅拌轴的轴向方向上沿螺旋线路径排列设置,每一所述搅拌棒包括棒体和设置在棒体内的弹性组件,所述棒体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呈与所述搅拌桶内壁相适配的弧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安装柱,设置于安装柱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棒体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下导套,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下导套内,所述下导套相对于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套设有上导套,所述上导套的另一端与所述棒体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包括与所述搅拌轴抵设的下棒和与所述下棒套设的上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温搅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明王鲁平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