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与核桃楸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52956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核桃与核桃楸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方法,解决了核桃杂交种的快速繁殖及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并为克服核桃种间远缘杂交后杂种胚的败育提供了新的有效育种途径。具体步骤如下:1)杂交果的获得及其无菌化处理;2)幼胚的获得;3)幼胚的培养;4)胚培苗的继代;5)胚培苗的生根诱导;6)胚培苗的生根和炼苗;7)胚培苗的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将幼胚培养技术同常规育种程序相结合,借助幼胚培养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中胚败育,能够缩短育种周期的特性,迅速选育出抗性强的核桃砧木新品种,是一种高效的核桃砧木种间杂交新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幼胚培养技术,具体为一种核桃与核桃楸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核桃(JuglansregiaL)为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是近年来我国退耕还林的重要树种,也是我国许多地区发展农业经济,进行精准扶贫的主要干果树种。我国在核桃育种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地充分利用当地的核桃种质资源选育出了众多的核桃优良品种和优良无性系。但在核桃砧木方面的育种研究,国内很少有人问津。核桃砧木对核桃的嫁接亲和力、结果期、品质优劣、树体大小、适应性和抗逆性均有一定影响,是核桃生产的基础,是做大做强我国核桃产业的必经之路。因此,选择优良亲本进行杂交,是培育适应性强、抗性高适合我国地域特征和生态特点的优良核桃砧木新品种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核桃楸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核桃砧木资源和育种材料,通过杂交育种将核桃楸高抗病优良性状与核桃优良特性整合在一起,可以培育出适宜我国气候特点的抗病、抗逆的核桃砧木新品种。核桃和核桃楸的种间杂交属于远缘杂交,是利用种间的杂交优势创新核桃砧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进行种间杂交的亲本间,亲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桃与核桃楸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杂交果的获得及其无菌化处理以优良核桃为父本,核桃楸为母本,进行杂交,杂交60天后取幼果,并进行无菌化处理;(2)幼胚的获得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幼果用无菌纸包裹,然后打开果核后,看到置于核桃顶端、夹在两片子叶间的幼胚,将幼胚取出放入有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培养;(3)幼胚的培养幼胚的培养基为DKW培养基,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6‑BA 1.0mg/L,IBA 0.01mg/ L;培养条件:首先在4℃冰箱中放3周,然后在25℃条件下暗培养3周;待幼胚萌发,长出胚根和嫩茎,将胚根切去,仅留嫩茎,放培养室光照下培养,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与核桃楸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果的获得及其无菌化处理
以优良核桃为父本,核桃楸为母本,进行杂交,杂交60天后取幼果,并进行无菌化处理;
(2)幼胚的获得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幼果用无菌纸包裹,然后打开果核后,看到置于核桃顶端、夹在两片子叶间的幼胚,将幼胚取出放入有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培养;
(3)幼胚的培养
幼胚的培养基为DKW培养基,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6-BA1.0mg/L,IBA0.01mg/L;培养条件:首先在4℃冰箱中放3周,然后在25℃条件下暗培养3周;待幼胚萌发,长出胚根和嫩茎,将胚根切去,仅留嫩茎,放培养室光照下培养,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温度25℃;
(4)胚培苗的继代
将高为3-4cm的胚培苗截成1.5-2.0cm长的茎段,进行继代,继代培养基以DKW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BA2.0mg/L和IBA0.01mg/L;培养条件:光照下培养,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温度25℃;
(5)胚培苗的生根诱导
将高为5-6cm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陈秋芳史华平乔永胜张拥兵樊新萍田鑫茹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