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季早稻及晚稻专用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472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专用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双季早稻及晚稻专用控释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包衣尿素40、包衣尿素S80、磷酸铵、包衣硫酸钾S80、硫酸钾、包衣硫酸镁S80和硫酸镁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包衣尿素40:29-35、包衣尿素S80:6-10、磷酸铵:8-12、包衣硫酸钾S80:3-5、硫酸钾:14-18、包衣硫酸镁S80:5-7、硫酸镁:21-27。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一次性施肥,搭配合理、适用于双季早稻及晚稻,减少了劳动成本及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专用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是水稻获得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水稻用肥受气候,土壤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更要考虏到水稻品种自身对营养的客观需求。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及气候情况复杂,加上水稻品种繁多,营养特性各异,传统的水稻施肥由于肥料品种单一,速效为主,难以满足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不同的水稻品种对肥料的要求,因此,不仅施肥次数多,用量大,而且,因使用的肥料速效性成分多,流失量大,造成环境污染。水稻依据早,中,晚稻的发育特点,在营养的需求上各异。如早稻本田全生育期80-90天,一般4月下旬插秧,7月中旬收割,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双季早稻一般移栽后15-20天达到分蘖高峰,分蘖至孕穗期吸收氮,磷,钾养分占吸收总量的80%,后期为20%。各类水稻生育期的氮,磷,钾的吸收比大致为1∶0.5∶0.8。传统的早稻不仅肥料用量大,成本高,劳动繁重,而且大量滥施无机化肥还会造成土壤板结,肥料流失,污染环境以及稻米品质下降等不良影响。同时,大量使用单一化肥,易导致水稻营养失调,易倒伏,抗性低等现象。因此,现代化的科学营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季早稻及晚稻专用控释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包衣尿素40、包衣尿素S80、磷酸铵、包衣硫酸钾S80、硫酸钾、包衣硫酸镁S80和硫酸镁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包衣尿素40:29-35、包衣尿素S80:6-10、磷酸铵:8-12、    包衣硫酸钾S80:3-5、硫酸钾:14-18、包衣硫酸镁S80:5-7、    硫酸镁:21-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