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软速溶型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4719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行业,具体针对纺织染整技术而提供的一种超软速溶型软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软速溶型软片,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配比组分组成:硬脂酸60~80%、二乙烯三胺6~15%、三乙烯四胺2~5%、三乙醇胺2~6%、羟乙基乙二胺3~6%、硫酸二甲酯2~7%、对甲苯磺酸0.1~1.2%、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8~15%、分散剂1.5~3.5%、膨化剂1~4%、匀染剂1~3%、柔软剂1~4%、高效消泡剂2~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软速溶型软片不仅具有良好的着色渗透、分散性能佳,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耐电介质,能够使织物更丰满润滑,更富有弹性,不泛黄、不退色、不沾色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行业领域,具体针对纺织染整技术而提供的一种超软速溶型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软速溶型软片主要应用于纺织行业中的织物染整工序中,适用于棉、麻、纱线、锦纶纤维等布料。优质的速溶型软片有较强耐酸碱、耐电介质稳定性,具有阳离子软片的手感特性,可赋予纺织物布料优异的柔软性能,能促进其布料通过染整后更丰满润滑,富有弹性,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市场上一般采用普通的速溶软片用于纺织行业布料的染整,而国内还有企业仍在使用国外已淘汰的印染助剂产品,特别是使用一些高浓度溶剂型制成的软片,不仅使布料染整后带来易变黄、沾色、柔软性欠佳、耐洗性差,而且其平滑性较差,防皱性和缝纫性差,特别是软片用量较国外先进超柔速溶软片用量增加了30%以上,造成了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的局面。同时也制约了国内高端绸、丝、布、锦纶纤维布料提档升级、出口创汇。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保障民族工业发展,切实解决现有工艺技术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节能、环保、效益等,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品牌,彻底解决现有普通速溶软片存在的化料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软速溶型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配比组分组成:硬脂酸60~80%、二乙烯三胺6~15%、三乙烯四胺2~5%、三乙醇胺2~6%、羟乙基乙二胺3~6%、硫酸二甲酯2~7%、对甲苯磺酸0.1~1.2%、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8~15%、分散剂1.5~3.5%、膨化剂1~4%、匀染剂1~3%、柔软剂1~4%、高效消泡剂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软速溶型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配比组分组成:硬脂酸60~80%、二乙烯三胺6~15%、三乙烯四胺2~5%、三乙醇胺2~6%、羟乙基乙二胺3~6%、硫酸二甲酯2~7%、对甲苯磺酸0.1~1.2%、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8~15%、分散剂1.5~3.5%、膨化剂1~4%、匀染剂1~3%、柔软剂1~4%、高效消泡剂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软速溶型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优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分为:硬脂酸60~75%、二乙烯三胺6~11%、三乙烯四胺2.5~4.5%、三乙醇胺2~5%、羟乙基乙二胺3~5%、硫酸二甲酯2~5%、对甲苯磺酸0.1~1%、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8~13%、分散剂1~3%、膨化剂1~3%、匀染剂1~2%、柔软剂1~3%、高效消泡剂2~4%。所述的分散剂选用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所述的膨化剂选用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P型膨化剂所述的匀染剂选用平平加O-25匀染剂所述的柔软剂选用RT型脂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运丁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云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