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及冲制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4361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包括垫板和冲头,所述冲头置于所述垫板上的冲头运动空间中,且所述冲头运动空间中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冲头切换装置还包括驱动部和与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的调节杆;在冲孔模式,所述调节杆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运动并驱使所述冲头到达冲孔位置;在非冲孔模式,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调节杆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且所述冲头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冲孔位置。该冲头切换装置方便进行冲孔和非冲孔工作模式的切换,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冲制模具,包括上模座和所述冲头切换装置,所述垫板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该冲制模具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及冲制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常见的冲制模具,一般冲头通过固定块组件直接固定在上模座上,当压料芯压料后,冲头随上模座下行接触板件而开始进行冲孔工作。图1为现有技术中冲制模具的剖视图,冲头4'通过冲头固定板3'、垫板2'紧固在上模座1'上,其中5'为压料芯,6'为冲孔凹模,冲头4'、冲头固定板3'和垫板2'共同构成冲头组件。但目前由于同款车辆不同配置的车型越来越多,经常会出现某个冲孔存在于一种车型中,而在另一种车型中则没有该冲孔。如果使用上述传统的冲制模具,则会存在以下问题:当冲孔不冲制的时候,就需要卸下压料芯再拆掉冲头组件,增加了工时,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当需要冲孔的时候,需要卸下压料芯再装上冲头组件,为了保证冲孔精度,这个过程还需要重新研配,也使得生产效率降低。如果不采用上述方式,针对每一种车型均开发匹配的冲制模具,则又会大大增加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寻求更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冲制模具多车型共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头切换装置,以快速地对冲头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方便在冲孔和非冲孔状态下进行切换,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冲头切换装置的冲制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包括垫板和冲头,所述冲头置于所述垫板上的冲头运动空间中,且所述冲头运动空间中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冲头切换装置还包括驱动部和与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的调节杆;在冲孔模式,所述调节杆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运动并驱使所述冲头到达冲孔位置;在非冲孔模式,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调节杆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且所述冲头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冲孔位置。优选地,所述冲头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导向斜槽;在所述调节杆进入所述冲头运动空间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斜槽的槽壁始终与所述导向斜面抵接并施力驱使所述冲头向冲孔位置运动。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在所述冲头运动空间中布置于所述冲头顶端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冲头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垫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块固定。优选地,在冲孔模式,所述冲头从初始状态运动到冲孔位置的位移等于所述调节杆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厚度不小于8mm。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为驱动气缸。一种冲制模具,包括上模座,其中,所述冲制模具还包括本技术提供的冲头切换装置,其中所述垫板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冲头切换装置,在垫板、驱动部、调节杆和回位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可使得冲头进行位置上的调整,实现在冲孔模式和非冲孔模式下的自由切换,从而能够在有孔车型中进行冲孔操作,在无孔车型中避开冲孔位置,满足了不同车型共用模具的要求,使用方便灵活,且成本较低。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冲制模具,其具有上述冲头切换装置,能够用于有孔车型或无孔车型板料的冲制,通用性强化,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冲制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头切换装置冲孔模式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头切换装置非冲孔模式下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的标号说明如下:1'-上模座,2'-垫板,3'-冲头固定板,4'-冲头,5'-压料芯,6'-冲孔凹模;1-垫板,2-冲头,3-回位弹簧,4-驱动部,5-调节杆,6-调节块;11-冲头运动空间;51-导向斜槽;61-导向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参考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包括垫板1和冲头2,其中,所述垫板1上设有冲头运动空间11,所述冲头2可全部或部分的置于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中,并且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设有回位弹簧3,所述冲头切换装置还包括驱动部4和与所述驱动部4固定连接的调节杆5。在冲孔模式,所述驱动部4带动所述调节杆5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运动,运动过程中,所述调节杆5驱使所述冲头2向下运动直至到达冲孔位置。在非冲孔模式,所述驱动部4则带动所述调节杆5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且所述冲头2在所述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远离冲孔位置。具体地,所述回位弹簧3可设在所述冲头2顶部下方的所述冲头运动空间中。当所述调节杆5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运动时,所述调节杆5驱使所述冲头2向下运动,所述回位弹簧3被压缩;当所述冲头2到达冲孔位置时,其在所述调节杆5与所述回位弹簧3的作用力以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当所述调节杆5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后,在所述回位弹簧3回位弹力的作用下,所述冲头2离开冲孔位置。可选择地,所述回位弹簧3也可在所述冲头2顶部上方的冲头运动空间中与所述冲头2连接。当所述调节杆5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运动时,所述调节杆5驱使所述冲头2向下运动,所述回位弹簧3被拉伸;当所述冲头2到达冲孔位置时,其在所述调节杆5与所述回位弹簧3的作用力以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当所述调节杆5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后,在所述回位弹簧3拉力的作用下,所述冲头2离开冲孔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冲头2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块6,所述调节块6可为独立件,采用卡接或焊接等方式与所述冲头2顶端固定连接,也可与所述冲头2为一体成型件。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块6上设有导向斜面61,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导向斜槽51,在所述调节杆5进入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斜槽51的槽壁始终与所述导向斜面61抵接并施力驱使所述冲头2向冲孔位置运动。具体地,当所述调节杆5进入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时,所述导向斜面61与所述导向斜槽51的槽壁抵接,受力后所述冲头2向下运动,所述导向斜面61贴合所述导向斜槽51的槽壁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不断受力,直至所述调节杆5完全进入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所述导向斜面61与所述导向斜槽51脱离,受力停止,所述冲头2停止运动到达冲孔位置。当然,所述调节杆5也可选择其他形式,如所述调节杆5为具有一驱动斜面的调节杆,所述调节块6为普通矩形块。在运动过程中,所述驱动斜面直接作用于所述调节块6,由于驱动斜面的存在,所述调节杆5进入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所需的空间不断变大,从而导致所述冲头2不断向下运动直到指定位置。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3位于所述冲头2顶端下方的冲孔运动空间中,这种结构更加稳定紧凑。参考图2和图3,所述冲头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回位弹簧3,所述回位弹簧3优选与所述冲头2平行布置,且所述回位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垫板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块6固定,利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1)和冲头(2),所述冲头(2)置于所述垫板(1)上的冲头运动空间(11)中,且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中设有回位弹簧(3),所述冲头切换装置还包括驱动部(4)和与所述驱动部(4)固定连接的调节杆(5);在冲孔模式,所述调节杆(5)在所述驱动部(4)的作用下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运动并驱使所述冲头(2)到达冲孔位置;在非冲孔模式,所述驱动部(4)带动所述调节杆(5)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且所述冲头(2)在所述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远离冲孔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1)和冲头(2),所
述冲头(2)置于所述垫板(1)上的冲头运动空间(11)中,且所述冲头
运动空间(11)中设有回位弹簧(3),所述冲头切换装置还包括驱动部(4)
和与所述驱动部(4)固定连接的调节杆(5);在冲孔模式,所述调节杆
(5)在所述驱动部(4)的作用下向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运动并驱使
所述冲头(2)到达冲孔位置;在非冲孔模式,所述驱动部(4)带动所述
调节杆(5)离开所述冲头运动空间(11),且所述冲头(2)在所述回位
弹簧(3)的作用下远离冲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2)
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块(6),所述调节块(6)上设有导向斜面(61),所
述调节杆(5)上设有导向斜槽(51);在所述调节杆(5)进入所述冲头
运动空间(11)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斜槽(51)的槽壁始终与所述导向斜
面(61)抵接并施力驱使所述冲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