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金荣专利>正文

一种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9397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以由10~65份(重量比)的粉煤灰,5~15份的改性剂,20~75份的载体,10~65份的分散剂组成,经混合改性反应制备而成。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经改性后与肥料增效结合起来的废弃物再次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优点:不仅能减少氮素的流失,促进作物对活化硅、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能改良酸性土壤理化性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增效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 低成本的改性粉煤灰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人多地少,化肥施用是农业增产最重要的手段。但 是,我国化肥使用长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目前的化肥平均利用率不到30% ,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化肥利用 率的低下,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还直接导致了土壤的严重 污染和贫瘠化,化肥对土壤的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对水 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改良耕地土壤,增强土地的生产力,已 经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乃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 大问题。中国专利第200410028199.5号专利提供了 一种由吸水 树脂、微量元素、膨润土、腐植酸钠、沸石、坡缕石、海绿 石按 一 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肥料增效剂。该肥料增效剂可以吸 附空气和土壤中的游离氮,使之缓慢释放并减少蒸发和流失, 但是,其PH值为3-6,不利于在因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 酸化的耕地上使用;再是因釆用吸水树脂和腐植酸钠等化工 产品作主原料',而且工艺环节多,工艺过程复杂,能耗高, 必然致使产品成本高,难于进行巿场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产品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减少 氮素流失,促进作物对活化硅、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能改良酸性土壤理化性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肥料 增效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改性粉煤灰肥料 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增效剂,以重量比计算,由10 65份的粉煤灰,5~ 15份的改性剂,20~75 份的载体,10-65份的分散剂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物料处理将分散剂粉碎,使其粒径为80 - 325目待用;2) 改性反应分别将粉煤灰、改性剂、载体加入到密封 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制反应温度为60 - 135°C,搅拌 反应时间为30~ 240分钟;3) 分散将粉碎好的分散剂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分散温 度为80 135。C,搅拌分散时间为20 - 90分钟;4) 成型经冷却后,粉碎制得肥料增效剂。 上述的改性剂,可以是以下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钙、碳酸氢铵、 草木灰、乙二胺、甲酰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甲 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醇胺、乙醇胺。上述的载体,可以是以下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水、 乳化沥青、尿素、硅藻土、葡萄糖、蔗糖、棕榈酸甘油脂、 硬脂酸酯、棕榈蜡、膏桐油、蓖麻油蜡、褐煤蜡、褐煤树 脂、聚丙烯酸树脂。上述的分散剂,可以是以下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褐 煤、泥碳、风化煤、膏桐籽壳、膏桐油枯、蔗渣、秸杆、纤 维素、木质素、木质素苯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十二烷 基苯磺酸盐。上述的肥料增效剂,作为对肥料增效的应用。其使用方 法按一定比例与肥料混合均匀后,按常规施肥方式施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粉煤灰是一种高分散的微细颗粒的集合体,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02、 A1203、 Fe203、 CaO和未燃炭。在低温下对粉煤灰进行碱改性可以使其发生凝硬 反应,反应中,在合适的时间、温度和高碱性的条件下,Si02 和A1203释出,并导致Si-O和Al-0四面体结构的键松 弛,从而使整个Si- O和Al- O四面体结构发生紊乱,活性 内核暴露,粉煤灰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能增加,吸附能力 增强。改性粉煤灰由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与化肥、特别 是氮肥接触时能大量吸附营养元素,形成植物营养元素和生 理活性物质的"储备库",从而有效减缓化肥释放和分解的速 度,达到提高肥效、增加产量、减少污染的多种效果。2、 粉煤灰经过改性,Si02及一些微量元素释出后成为 活性很好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中微量元 素养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营养成分,发挥平衡施 肥、提高肥效的作用。3、 改性粉煤灰肥料增效剂PH值为碱性,有利于在酸性 土壤上使用,并改良酸性土壤。4、 本专利技术肥料增效剂由于高效、低成本,在农业生产中 可以大规模应用,这为粉煤灰的农业利用开辟了新的技术途 径,从而对我国提高工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作出新的 贡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肥料增效剂的制备将褐煤粉碎,使其粒径为80目待用;分别将10份粉煤 灰、5份氢氧化钠、20份水加入到密封的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控制反应温度为60°C,搅拌反应时间为30分钟;将10 份褐煤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分散温度为80°C,搅拌分散时间 为20分钟;经冷却后,粉碎制得肥料增效剂。制备肥料增效 剂所用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粉煤灰 10份氢氧化钠 5份水 20份褐煤 10份实施例2、肥料增效剂的制备将膏桐籽壳粉碎,使其粒径为325目待用;分别将65 份粉煤灰、15份氧化钙、70份乳化沥青加入到密封的反应釜 中,搅拌均匀,控制反应温度为135°C,搅拌反应时间为240 分钟;将65份膏桐籽壳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分散温度为 135°C,搅拌分散时间为90分钟;经冷却后,粉碎制得肥料 增效剂。制备肥料增效剂所用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粉煤灰 65份氧化钙 15份乳化劝青 70份膏桐籽壳65份实施例3、肥料增效剂的制备将泥碳粉碎,使其粒径为200目待用;分别将IO份粉煤 灰、l份乙醇胺和4份甲酰胺、75份硅藻土加入到密封的反 应釜中,搅拌均匀,控制反应温度为135°C,搅拌反应时间 为240分钟;将IO份泥碳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分散温度为 135°C,搅拌分散时间为90分钟;经冷却后,粉碎制得肥料 增效剂。制备肥料增效剂所用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粉煤灰 10份乙醇胺 1份甲酰胺 4份硅藻土 75份泥碳 10份实施例4、肥料增效剂的制备将膏桐油枯和木质素苯磺酸钠粉碎,使其粒径为200目待用;分别将30份粉煤灰、2份碳酸氢铵和3份草木灰、45 份尿素加入到密封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勻,控制反应温度为 IO(TC,搅拌反应时间为120分钟;将15份膏桐油枯和5份 木质素苯磺酸钠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分散温度为IO(TC,搅 拌分散时间为60分钟;经冷却后,粉碎制得肥料增效剂。制 备肥料增效剂所用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粉煤灰 30份碳酸氢铵 2份草木灰 3份尿素 45份膏桐油枯 15份木质素苯磺酸钠 5份实施例5、肥料增效剂的制备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粉碎,使其粒径为200目待用;分 别将30份粉煤灰、3份乙二胺和2份N,N-二甲基甲酰胺、 45份膏桐油和15份褐煤树脂加入到密封的反应釜中,搅拌 均匀,控制反应温度为90°C,搅拌反应时间为90分钟;将 粉碎好粒径为200目的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反应釜中, 控制分散温度为135°C,搅拌分散时间为60分钟;经冷却后, 粉碎制得肥料增效剂。制备肥料增效剂所用原料及重量配比 为粉煤灰 30份乙二胺 3份N,N-二甲基甲酰胺 2份膏桐油 45份褐煤树脂 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份 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肥料增效剂对有机肥增效的应用 用上述实施1的肥料增效剂,对有机肥增效进行评价试验。该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 667 m2 (亩)。6个处理有机肥(鸡粪)与增效剂分别按重量 比为 处理1有机肥增效剂=1 0处理2有机肥增效剂=3 1处理3有机肥增效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肥料增效剂,以重量比计算,由10~65份的粉煤灰,5~15份的改性剂,20~75份的载体,10~65份的分散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波侯金荣李宝才
申请(专利权)人:侯金荣罗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