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光伦专利>正文

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3600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包括鲜叶采摘、摊晾、杀青、初揉、复炒、复揉、保温保湿渥堆、造型、远红外提香、辉锅提香等步骤。与传统黑茶制备工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高香型条形黑茶具有条紧细园直、色泽黑褐润、香气纯和持久、滋味醇和回甜、汤色褐黄明亮、叶底黑褐匀亮的品质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黑茶(边销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因其具有止渴、防癌、抗癌、助消化、减肥、延缓衰老等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黑茶尤其是当年所产黑茶汤色浑浊、口感苦涩、发酵所味重,甚至带有酸馊和霉味,影响感官愉悦,也成为黑茶推广中的障碍。因此,如何改善黑茶尤其是当年所产黑茶的风味,成为当务之急。传统黑茶的制备工艺为鲜叶、杀青、初揉、自然渥堆、干燥,制备出来的传统黑茶口感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黑茶制作中没有单独的提香工序,而提香工序能促进茶叶香气成分和内含物的充分转化和聚合,挥发低沸点芳香物质,显露高沸点芳香物质,促进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多糖、咖啡碱等滋味主要组成物质充分转化和聚合,从而形成香气纯和浓郁、滋味醇和回甘的黑茶独特风格特征。而如何突破传统黑茶的制备工艺,专利技术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工艺则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摊晾:取新鲜茶叶,摊放2~8h,得含水量为60~80%的鲜叶;S2:杀青:取步骤S1处理后的鲜叶杀青,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5~65%,冷却;S3:初揉:揉茶机揉捻步骤S2的杀青叶,初步成条;S4:复炒:炒干机炒干步骤S3所得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S5:复揉:揉茶机再次揉捻步骤S4的所得茶叶,成条率30~40%;S6:保温保湿渥堆:取步骤S5复揉所得茶叶装入竹筐压实,放入密封渥堆车间,预热通入水蒸汽6~8小时,渥堆时间为20~40小时;S7:造型:取步骤S6所得茶叶,在温度控制在100~200℃的造型机理直,得含水量10~20%的紧细圆直茶叶;S8:远红外提香:取步骤S7造型茶叶,远红外增香温度控制在120~160℃,远红外提香机转速22~28转/分钟,红外提香时间3~5分钟,得茶叶含水率为8~15%;S9:辉锅提香:取步骤S8所得香茶,辉锅增香,得茶叶含水率为4~8%,即可。优选地,步骤S1中,摊放时间为4~6小时,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5%~70%。优选地,步骤S2中,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转速为20~35转/分钟,杀青时间为4~7分钟,杀青温度控制在220~280℃,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7%~63%,杀青过程中采用温度为10~18℃的冷风冷却茶叶。优选地,步骤S3中,揉茶机转速为28~35转/分钟,加压方式为空压2~3分钟,轻压1~3分钟,再空压2~3分钟,揉时6~9分钟。优选地,步骤S4中,炒干机转速为25~3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200~260℃,复炒时间为3~5分钟,含水量控制在40%~48%。优选地,步骤S5中,揉茶机转速为28~33转/分钟,加压方式为空压3~5分钟,轻压4~7分钟,再中压5~8分钟,揉时为15~25分钟。优选地,步骤S6中,预热通入水蒸汽6~8小时后,再通入八角和茴香水蒸气2~4小时,渥堆时间24~36小时。优选地,所述八角和茴香水蒸气是由中药材八角和茴香按1:1配比制备成水煎液后得到的水蒸气。优选地,步骤S9中,采用机辉锅提香,温度控制在120~180℃,转速24~32转/分钟,时间12~18分钟,茶叶含水率控制在5~6%。在本专利技术步骤S6中,采用人工加热增湿的方法,使室内的温度达到60~70℃,相对湿度达到80%~90%,经过20小时以后,茶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湿热氧化,使茶叶进行充分的渥堆转色,逐步达到黑茶所需的色、香、味、形。在本步骤中还加入了水蒸气通入步骤和八角和茴香水蒸气通入步骤,此步骤可以有效的增强湿热氧化,而且八角和茴香水蒸气附着于茶叶表面可以有效达到杀菌的作用,减少茶叶制备过程中细菌储留的情况。另外,通入八角和茴香水蒸气也有利于提高黑茶香气成分的含量,进而增强成品黑茶的香味。渥堆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每35分钟输入一次新鲜空气以补充渥堆过程中的氧气消耗,整个渥堆过程通过检测室内的仪表进行监测,仪表与室内的感应器相连接,渥堆时间24~36小时。本专利技术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鲜叶采摘→摊晾→杀青→初揉→复炒→复揉→保温保湿渥堆→造型→远红外提香→辉锅提香。与传统黑茶制备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是:1.创新利用摊晾技术:通过利用摊晾技术使其适度脱水,提高鲜叶中多种水解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使鲜叶中的多酚类,尤其是酯型儿茶素部分水解成了苦涩味和收敛性均较弱的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酯,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具有鲜爽味的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和果胶也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糖、水溶性果胶以及部分芳香油的转化、脂溶性色素的降解等,从而有利于产品香气、滋味等品质的提高。2.创新利用保温保湿渥堆技术:保温保湿渥堆通过人工控制渥堆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促使茶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自然的湿热氧化,促进茶叶中的各种内含成分进行充分而快速转化,其各种成分转化均匀,逐步达到黑茶所需的色、香、味、形的特征。3.创新利用造型技术:造型工序使茶条形成紧细园直的黑茶外形独特形状,造型过程中茶叶香气达到了一定的发展,为香气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4.创新利用远红外提香和八角辉锅机提香两种方式组合技术:采用远红外提香机提香和八角辉锅机辉锅提香两种方式组合,促进茶叶香气成分和内含物的充分转化和聚合,挥发低沸点芳香物质,显露高沸点芳香物质,促进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多糖、咖啡碱等滋味主要组成物质充分转化和聚合,从而形成香气纯和浓郁、滋味醇和回甘的黑茶独特风格特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摊晾:采摘一芽三、四叶(含同等嫩度对夹叶)鲜叶,摊放2~8h,得含水量为60~80%的鲜叶;S2:杀青:取步骤S1处理后的鲜叶杀青,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5~65%,冷却;S3:初揉:揉茶机揉捻步骤S2的杀青叶,初步成条;S4:复炒:炒干机炒干步骤S3所得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S5:复揉:揉茶机再次揉捻步骤S4的所得茶叶,成条率30~40%;S6:保温保湿渥堆:取步骤S5复揉所得茶叶装入竹筐压实,放入密封渥堆车间,预热通入水蒸汽6~8小时,渥堆时间为20~40小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摊晾:取新鲜茶叶,摊放2~8h,得含水量为60~80%的鲜叶;S2:杀青:取步骤S1处理后的鲜叶杀青,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5~65%,冷却;S3:初揉:揉茶机揉捻步骤S2的杀青叶,初步成条;S4:复炒:炒干机炒干步骤S3所得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S5:复揉:揉茶机再次揉捻步骤S4的所得茶叶,成条率30~40%;S6:保温保湿渥堆:取步骤S5复揉所得茶叶装入竹筐压实,放入密封渥堆车间,预热通入水蒸汽6~8小时,渥堆时间为20~40小时;S7:造型:取步骤S6所得茶叶,在温度控制在100~200℃的造型机理直,得含水量10~20%的紧细圆直茶叶;S8:远红外提香:取步骤S7造型所得茶叶,远红外增香温度控制在120~160℃,远红外提香机转速22~28转/分钟,红外提香时间3~5分钟,得茶叶含水率为8~15%;S9:辉锅提香:取步骤S8所得香茶,辉锅增香,得茶叶含水率为4~8%,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S1:摊晾:取新鲜茶叶,摊放2~8h,得含水量为60~80%的鲜叶;
S2:杀青:取步骤S1处理后的鲜叶杀青,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5~65%,冷却;
S3:初揉:揉茶机揉捻步骤S2的杀青叶,初步成条;
S4:复炒:炒干机炒干步骤S3所得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
S5:复揉:揉茶机再次揉捻步骤S4的所得茶叶,成条率30~40%;
S6:保温保湿渥堆:取步骤S5复揉所得茶叶装入竹筐压实,放入密封渥堆车间,预热通入水蒸汽6~8小时,渥堆时间为20~40小时;
S7:造型:取步骤S6所得茶叶,在温度控制在100~200℃的造型机理直,得含水量10~20%的紧细圆直茶叶;
S8:远红外提香:取步骤S7造型所得茶叶,远红外增香温度控制在120~160℃,远红外提香机转速22~28转/分钟,红外提香时间3~5分钟,得茶叶含水率为8~15%;
S9:辉锅提香:取步骤S8所得香茶,辉锅增香,得茶叶含水率为4~8%,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摊放时间为4~6小时,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转速为20~35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伦
申请(专利权)人:吴光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