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爆竹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固定爆竹的底座。
技术介绍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爆竹的品种相当丰富,最为普遍的是“单响”、“双响”和“鞭”三大类。在双响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多响爆竹即闪光雷。在一个长纸筒内装若干药弹,点燃后依次射出药弹,凌空爆炸,并伴有银白闪光,故名闪光雷。因其火力强硬,易伤人,故自1987年春节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均禁止燃放闪光雷。然而人们相信春节时爆竹声越响亮、持久则来年的好运越旺,因此闪光雷在农村仍大受人们的喜爱。但因闪光雷火力强大,药弹升空所产生的后坐力容易使长纸筒晃动,甚至侧翻。一旦长纸筒侧翻则药弹会射向周围事物,并对他人或建筑造成损坏。目前,人们在燃放闪光雷时通常会在长纸筒四周置放石头或其他重物,以防止长纸筒晃动,但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牢靠,仍存在安全隐患,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同时近年因质量问题,闪光雷在燃放过程中发生爆炸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安全燃放多响爆竹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爆竹的底座,主要是解决现有多响爆竹燃放时容易发生侧翻或爆炸的情况,从而危及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定爆竹的底座,包括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轮廓均呈L字形,所述第二夹板的下端固设于底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壁设有朝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杆体,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一支架,该支架设有一通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固定爆竹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轮廓均呈L字形,所述第二夹板的下端固设于底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壁设有朝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杆体,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一支架,该支架设有一通孔,所述杆体可滑动地穿设于通孔,使所述第一夹板可朝第二夹板移动且与第二夹板相对立地设置于底板,所述通孔配设于用于固定杆体的锁紧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爆竹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轮廓均呈L字形,所述第二夹板的下端固设于底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壁设有朝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杆体,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一支架,该支架设有一通孔,所述杆体可滑动地穿设于通孔,使所述第一夹板可朝第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