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308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于容器上设有一可启闭之投入口及顶盖,而容器近底侧筒壁上设有可启开之闸门,以供容器中制成的有机肥能由该处取出,藉本创作得使绝大部分之植物性垃圾能回收制成有机肥料。(*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物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是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垃圾的形成乃生活必然产物,而在一般环境生活中有关垃圾的产生项目,依目前来说,概括的可将它区分为可燃性、不可燃性以及一般性垃圾;整体成分比例上来说,绝大部分的垃圾均属于可燃性及一般性垃圾,而在占绝大部分的这类垃圾中,更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垃圾,是可加以回收制成有机肥料的植物性废弃物(如果皮、树叶、蔬菜茎叶残渣等等),但以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来说则全部掩埋,或者载运至焚化炉予以焚化处理,如此,不但浪费具有回收经济价值的资源,同时大量可利用的资源垃圾不但浪费掉,且以掩埋方式处理时,则造成占用极大的掩埋场地,以及甚多的人力浪费,相同的,采用焚化处理时,则在垃圾收集、运送,及焚化处理过程中的人力亦造成极大的浪费与焚化炉的负荷重担,实非一个理想的垃圾处理途径。同时,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环保意识的增加,以及对生活环境、品质的日趋讲求,所以传统空气污染严重、且占地广的曝晒式加工有机肥(牲蓄之排泄物等)亦渐受到社会大众的拒绝,而越来越难取得,但相对的,由于天然有机肥的缺乏,致使一般土地的施肥(如种植施肥)均以化学肥料来布施,然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反而造成了土质的酸化与破坏(一般盆栽施肥,若以化学肥料来使用,经一段时日后,必须更换泥土),对长久生活环境来说实非为福。所以,如何有效的回收并利用垃圾,以制造出天然有机肥料,减少垃圾处理社会成本,以及如何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而以天然有机肥料来挽救日渐受损的土质,以拯救人类生存的地球,则为时下现代人应负的使命与责任。本技术即是针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减少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形成的污染而设计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供居家使用,藉以回收垃圾中的大量植物性垃圾,来制造天然有机肥料,使垃圾问题、环保问题缘得以改善及解决,同时,针对居家生活环境品质之要求,而设计成具有防蚊虫进入、气味不外泄,且容器内亦不会有蚊虫滋生的密闭容器设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包括一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上方设一投入口并设有一密闭投入口的可启闭式顶盖;于该容器的外壁处设有至少一对提把;而容器的侧壁近底缘处,设有一取出口,该取出口设有一可启闭取出口的闸门。所述的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容器下方配合组装一盛土盆,于其上周缘设有供容器嵌放的嵌沟,于盆体侧壁下段的盆内部,设有一滤网层,该滤网层与该处盆体侧壁的内壁面,距有一空间,且于该侧壁上向外伸设有一导接管。所述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容器近下缘所设的取出口的左、右缘,均具有供闸门插置组合的嵌槽,且取出口的下缘距离容器的底缘有一高度。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减少垃圾量,使具有回收使用价值之植物性垃圾,变成天然有机肥料,不但明显的减轻垃圾处理成本及人工、资源的损失,同时对掩埋场所,焚化炉焚化负荷均有极大的改善与贡献。(2)提供自然回收之有机肥料,对土壤来说,不但改善土质,同时也挽救日趋恶化的居住环境<地球>。(3)使用方便、效益高,效果优异(如垃圾处理时间、人工、资源的节省、垃圾掩埋场地的节省、焚化设备的负荷减轻……等)。综上所述,本技术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不但实用、经济,且对具高回收经济效益的植物类垃圾来说,更具有优异的产业利用价值,在垃圾处理的社会成本、人力、财力、时间、空间上亦均具有极佳的改善与节约。图示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创作之整体组合图。图2为本创作使用于泥土地之组合剖面图。图3为本创作使用于非泥土地之示意图。图4为本创作使用于非泥土地之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创作使用于非泥土地之示意图。请先参阅图2、3所示为不具底部盛土盆的容器1,该容器1顶部系设有一投入口11,口缘设有至少一只或一只以上的嵌口12,以供顶盖2的嵌块21置入,供顶盖2旋转卡置密闭封合之用;于容器1之筒壁周缘适当处系可制有至少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提把13,以供人手抓置抬移用;另在容器1的任一侧壁近底缘处,设一取出口14,该取出口14左、右二侧边壁处均具有嵌槽141,以供一上下升降的闸门3定位组配,以具备密闭防漏之效,该取出口14之底缘系距离容器1底端缘一设定高度。请再参阅图4、5所示为加设有盛土盆4,专使用于非泥土地之图示,其中容器1与图1、3完全相同,而下方供容器1稳固架放之盛土盆4系为一向上全开口之盆体,于其上端周缘设有内凹的嵌沟41,以供容器1底端周缘的嵌入定位组合用;另在此盛土盆4的预定一处侧壁下段的盆内部设有一滤网层42,该滤网层42与盆侧壁的内壁,距有一设定空间,另于该对应之侧壁上,向外伸制有一导接管43,供排水管导接用。请再参阅图3所示,及图2使用于泥土地上之状态,其中系将容器1的底周缘埋入土中约数公分左右(如5公分)。而图5所示为图4所示使用非泥土地时之状态,其中容器1下方所组合之盛土盆4中系盛有设定量的土,且于近滤网层42处,铺设有过滤用石材,以防止土的流失,并使液体能滤清排出体外。有关本案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的使用不论图3或图5,其使用方式均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图5使用于任何非泥土地环境,但其效果均相同,且置设位置宜在有日光照射,且不潮湿之处。一般花、草、树木掉落之枝叶,以及果蔬茎叶残渣等植物废弃物,可经由顶盖2的打开,而由投入口11投入容器1中,而投入垃圾厚度在20公分左右时,则铺撒一层防臭剂(防臭剂系为具有强力促进防臭及发酵作用之药剂,此药剂为一般已有之药剂,且含有机微生物(活菌),对人畜均无害,同时亦具有抑制蚊虫滋生功效的药剂);依此每日相关的植物性废弃垃圾均可投入,并从取出口14由底部随时的取用容器内的有机肥料。权利要求1.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包括一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上方设一投入口并设有一密闭投入口的可启闭式顶盖;于该容器的外壁处设有至少一对提把;而容器的侧壁近底缘处,设有一取出口,该取出口设有一可启闭取出口的闸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容器下方配合组装一盛土盆,于其上周缘设有供容器嵌放的嵌沟,于盆体侧壁下段的盆内部,设有一滤网层,该滤网层与该处盆体侧壁的内壁面,距有一空间,且于该侧壁上向外伸设有一导接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容器近下缘所设的取出口的左、右缘,均具有供闸门插置组合的嵌槽,且取出口的下缘距离容器的底缘有一高度。专利摘要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于容器上设有一可启闭之投入口及顶盖,而容器近底侧筒壁上设有可启开之闸门,以供容器中制成的有机肥能由该处取出,藉本创作得使绝大部分之植物性垃圾能回收制成有机肥料。文档编号C05F9/02GK2247659SQ962045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周文聪 申请人:大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包括一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上方设一投入口并设有一密闭投入口的可启闭式顶盖;于该容器的外壁处设有至少一对提把;而容器的侧壁近底缘处,设有一取出口,该取出口设有一可启闭取出口的闸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植物性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的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容器下方配合组装一盛土盆,于其上周缘设有供容器嵌放的嵌沟,于盆体侧壁下段的盆内部,设有一滤网层,该滤网层与该处盆体侧壁的内壁面,距有一空间,且于该侧壁上向外伸设有一导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大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