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383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包括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频率补偿单元、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控制电压Vctrl;第一级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一端和副功率管的栅极电连接,主功率管的栅极与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源极接电源,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漏极以及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根据负载大小自动打开或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低工作电压、低空载电流、高环路增益、宽输出驱动范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DO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电池使用时间长短的要求越来越高,静态电流和低输入输出电压差显得尤为重要。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拥有低静态功耗,低噪声,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外围元器件少,电路规模小等优点,因而可以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设备中。传统的LDO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需在输出端额外增加一个片外电容,其电容的值达到μF级。片外电容也有比较严重的缺陷,其尺寸是很大的,无法在LDO芯片内部集成,无法适应便携式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现阶段,无片外电容型的LDO结构由于节省了片外的大电容,结构简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相较传统的LDO,无片外电容型LDO主极点和稳定性情形是不同的:传统的LDO的主极点位于有庞大的电容的输出端,而无片外电容型LDO的主极点一般在功率管的栅极;由于它们主极点和非主极点位置的不同,各自稳定性最严峻的情形也不同,传统的LDO最差的情形是在大负载的时候,因为大的负载,输出阻抗降低,主极点往高频的方向移动,增益带宽积GBW也随之增大,而非主极点不变,所以相位裕度变小。无片外电容型LDO最差的情形却与之相反,它发生在轻载或空载的时候,轻载时,输出阻抗变大,非主极点向低频移动,也就是向GBW方向移动,导致相位裕度变小。因此,对于无片外电容型LDO我们需要研究新的补偿方案来保证环路稳定的工作。目前的补偿方案多有最小负载电流要求,在空载的情况下难以稳定,因此有必要研究宽输出驱动范围的补偿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具有低工作电压、低空载电流、高环路增益、宽输出驱动范围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通过LDO输出端输出电压,所述LDO电路包括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频率补偿单元、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控制电压Vctrl并通过控制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一端和副功率管的栅极电连接,主功率管的栅极与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源极接电源,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漏极以及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根据负载大小自动打开或关闭。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包括PMOS管MA1、MA2、MA5、MA6和NMOS管MA3、MA4、MB3、MB4,以及电容Ca;所述MA1与MA2以电流镜结构连接,即MA2的漏极、栅极和MA1的栅极连接,MA2和MA1的源极接电源,MA3的漏极与MA1的漏极连接,MA3的栅极接基准电压Vref,MA4的漏极与MA2的漏极连接,MA4的栅极与MA5的漏极连接,MA3和MA4的源极与MB3的漏极连接,MB3和MB4的源极接地,MB3和MB4的栅极连接后作为第一偏置电流源并输出偏置电压Nbias,MA6的栅极、漏极与MB4的漏极连接,作为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控制电压输出端,MA5的漏极与MA6的源极连接,MA5的栅极与MA1的漏极连接,MA5的源极接电源;电容Ca的一端接MA3的漏极,另一端接MA5的漏极。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级放大器包括PMOS管M1和MB2,NMOS管M2和MB1;所述M1的源极作为第一输入端与LDO输出端连接,M1栅极作为第二输入端接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控制电压输出端,M2源极与M1漏极连接,M2栅极接偏置电压Vbias,MB1漏极与M1漏极连接,MB1源极接地,MB1栅极接偏置电压Nbias,MB2漏极与M2漏极连接并作为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MB2源极接电源,MB2栅极接偏置电压Pbias,MB1和MB2均作为偏置电流源。M1和M2组成折叠式共栅级放大器,作为第一级放大器。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级放大器包括PMOS管M3、M7和M8,NMOS管M4、M5和M6;所述M3栅极与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M3源极接电源,M3漏极与M4漏极连接,M4与M5以电流镜结构连接,即M4漏极、栅极与M5栅极连接,M4和M5的源极接地,M6栅极与M1漏极连接,M6源极接地,M6漏极与M7漏极连接,M7和M8以电流镜结构连接,即M7漏极、栅极与M8栅极连接,M7和M8的源极接电源,M8漏极与M5漏极连接并作为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M3、M4和M5组成一个正增益放大器,M6、M7和M8构成一条前馈通道,能改善相位裕度;M5和M8形成一个推挽输出级,能增强摆率,实现对主功率管的栅极电容快速充放电,增强LDO的负载瞬态响应。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频率补偿单元包括密勒补偿电容Cm和前面所述M2,Cm第一端接M2源极,第二端接LDO输出端,Cm和M2组成折叠补偿结构。M2起隔断从第一级放大器到LDO输出端前馈通道的作用,对比传统密勒补偿,折叠补偿消除了右半平面零点,并实现更高电流-带宽效率。主功率管MP2的宽长比是副功率管MP1的几十倍,在电路工作时,根据负载电流大小,主功率管MP2会自动关闭或者打开,相应地,LDO分别工作在两级放大器以及三级放大器状态,从而便于LDO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保持环路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包括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频率补偿单元、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控制电压Vctrl并通过控制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一端和副功率管的栅极电连接,主功率管的栅极与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源极接电源,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漏极以及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根据负载大小自动打开或关闭。多级放大器的结构,实现了环路的高增益,因此LDO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本专利技术具有低工作电压、低空载电流、高环路增益、宽输出驱动范围的优点。...
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通过LDO输出端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频率补偿单元、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控制电压Vctrl并通过控制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一端和副功率管的栅极电连接,主功率管的栅极与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源极接电源,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漏极以及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根据负载大小自动打开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通过LDO输出端
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第一级放大器、
第二级放大器、频率补偿单元、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用
于产生控制电压Vctrl并通过控制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第一输
入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
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一端和副
功率管的栅极电连接,主功率管的栅极与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
和副功率管的源极接电源,主功率管和副功率管的漏极以及频率补偿单元的第二
端与LDO输出端电连接,主功率管根据负载大小自动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适应功率管技术的无片外电容LDO电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压产生单元包括PMOS管MA1、MA2、MA5、MA6
和NMOS管MA3、MA4、MB3、MB4,以及电容Ca;所述MA1与MA2以电
流镜结构连接,即MA2的漏极、栅极和MA1的栅极连接,MA2和MA1的源
极接电源,MA3的漏极与MA1的漏极连接,MA3的栅极接基准电压Vref,MA4
的漏极与MA2的漏极连接,MA4的栅极与MA5的漏极连接,MA3和MA4的
源极与MB3的漏极连接,MB3和MB4的源极接地,MB3和MB4的栅极连接
后作为第一偏置电流源并输出偏置电压Nbias,MA6的栅极、漏极与MB4的漏
极连接,作为控制电压产生单元的控制电压输出端,MA5的漏极与MA6的源极
连接,MA5的栅极与M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洪舟李毓鳌曾衍瀚王阳张鑫唐诗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