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结构,尤其是一种提高三极管可靠性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开关电源系统中,驱动双极型三极管时,如果驱动不当或者三极管存在制造缺陷,很容易造成二次击穿而烧毁三极管。近年来,三极管的制造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驱动不当,仍然会造成部分三极管的二次击穿。三极管的二次击穿是当三极管的基极悬空时,当CE端的电压超过三极管的CE耐压时,三极管发生击穿之后,CE电压迅速下降,电流突然增大的一种现象。如果此时Ice电流无穷大的话,会造成三极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三极管可靠性的驱动结构,提升三极管CE端的击穿电压,提高三极管驱动的可靠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提高三极管可靠性的驱动结构,包括电容C1、变压器线圈T、三极管Q和电阻R,其特征是: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变压器线圈T的一端接供电电压Vin,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线圈T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电阻R的一端,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的基极分别接控制芯片U的电流驱动器和电阻Rb的一端,电阻Rb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三极管可靠性的驱动结构,包括电容C1、变压器线圈T、三极管Q和电阻R,其特征是: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变压器线圈T的一端接供电电压Vin,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线圈T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电阻R的一端,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的基极分别接控制芯片U的电流驱动器和电阻Rb的一端,电阻Rb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三极管可靠性的驱动结构,包括电容C1、变压器线圈T、三极管Q和电阻R,其特征是: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变压器线圈T的一端接供电电压Vin,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线圈T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波,赵鑫,宗强,吴寿化,殷忠,管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